huxiaomeihao 发表于 2013-4-30 16:13:00

百茶缘

http://www.317200.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30/161158u8c7kd8x4xoy8kys.jpg
亲,知道,这是在干吗么!!/;p

huxiaomeihao 发表于 2013-4-30 16:22:40

http://www.317200.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30/162012cq7jf36b3jax6rb7.jpg
老师教的是泡茶时的坐姿,林总来了个示范:哈哈,大喊“我有罪”/ka

huxiaomeihao 发表于 2013-4-30 16:29:11

huxiaomeihao 发表于 2013-4-30 16: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师教的是泡茶时的坐姿,林总来了个示范:哈哈,大喊“我有罪”

http://www.317200.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30/161913l1mwwvh3oh33gzmm.jpg
许老师在教:茶盘上的摆茶姿势,咱讲究的优美和弧度,有木有,呵呵~

huxiaomeihao 发表于 2013-4-30 16:30:04

huxiaomeihao 发表于 2013-4-30 16: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许老师在教:茶盘上的摆茶姿势,咱讲究的优美和弧度,有木有,呵呵~

http://www.317200.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30/162003n2oh6p1hkxh1gqzm.jpg
课间讨论,有木有,有木有!呵呵

huxiaomeihao 发表于 2013-4-30 16:31:05

huxiaomeihao 发表于 2013-4-30 16: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课间讨论,有木有,有木有!呵呵

http://www.317200.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30/161926sxqdyb5ssbj15bz1.jpg
额,上课的时候偷拍的啦,嘻嘻,貌似角度有点问题哈!拍摄水平有待提高!

huxiaomeihao 发表于 2013-4-30 16:31:55

huxiaomeihao 发表于 2013-4-30 16: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额,上课的时候偷拍的啦,嘻嘻,貌似角度有点问题哈!拍摄水平有待提高!

http://www.317200.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30/161935deue711eejauuxwx.jpg
还记得这事茶艺班的第一个晚上,许老师在上面讲关于茶艺方面的理论知识,顶起,嘻嘻!

群培旺堆 发表于 2013-4-30 16:41:39

本帖最后由 群培旺堆 于 2013-4-30 16:43 编辑

貌似你的签名档需要改正下,不要强奸我们的眼睛好不?

huxiaomeihao 发表于 2013-5-1 09:22:06

茶是一种常绿灌木,中国人最早发现它的嫩叶和小芽可作羹饮,一开始人们把它叫做「荼」。收集西周初年(公元前十一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全书《诗经》,就有咏「荼」的诗篇:「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谁谓荼苦,如甘如荠」。到了汉代,卒于宣帝神爵年间的蜀人王褒,在他写的《僮约》中仍是写作「烹荼」、「买荼」;直到晋人郭璞疏注《尔雅》时,才明确指出它是「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一种蜀人叫做槚的苦荼。《汉书'地理志》述及长沙国时,有「荼陵」字眼;唐人颜师古注,读音虽转为茶,但仍然写为荼,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编辑《开元文字音义》时,才将荼字「始变作茶」。

「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建立中国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修通了穿越秦岭连接秦都咸阳与巴蜀的故道,以及「与咸阳同制」的成都商业繁荣、市场列肆,出自巴蜀的「姜桂荼荈」得以逐渐流传东南各地。虽然从汉魏至李唐以前,人们对于荼的用途似乎还是以「治病」、「解毒」为主,但已脱离咀嚼「叶与骨」的习惯,而是「炙为茗菜」,煮成汤羹,以荼作饮或用荼「当酒」。其间还穿凿附会不少神话传说和有趣的故事,如说隋文帝杨坚「微时患脑病,忽遇僧曰: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帝服之有效,由是竞采,天下始知饮茶。」

像这样的消息,在考古材料中也有发现,而且最有趣的都出自湘江之滨。一件是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槚笥」木牌,木牌原本是系在装有食品的盛器上;既说是「槚笥」,当是轪侯夫人用来装苦荼的竹笥,这是西汉初年贵族喜欢饮荼的证物。另外一件是岳州窑址发现的一件写有「荼 」二字的瓷碗。这个「荼」字传送的消息是它绝不是唐玄宗以后烧造的。

关于陆羽《茶经》,如果只是着眼于他所记述的有关茶之采、造、煮、饮,以及各式各样的茶具之制造工艺与致用,那是很不够的。这是因为这位从小「独行野中」在「牛背」上画字读书的大自然之子,写的是对李唐开国一百四十多年来饮茶习尚的全面总结,并且是由古及今,与现实相关的,特别是他还深入生活,亲自到茶户调查研究。另外,唐代诗人的作品中,有一些写采茶、捣茶、焙茶、锁茶、茶碾、茶罗、茶灶、茶炉、茶鼎、茶铫、茶碗、茶瓯,以及家居饮茶,以茶侍客,向人乞茶,谢人寄茶,茶宴,茶会,私园种茶,农家焙茶,茶商市肆等芸芸众相,恰好与陆羽《茶经》的分类记述相近,同是对有唐一代「天下益知饮茶」的具体说明。

另外,在敦煌石窟发现一件晚唐时期用拟人法写成的俳优戏脚本,脚本题为《茶酒论》,有茶、酒、水三个人物,先后对话,互争长短。从中透露出不少唐代西北地区茶和饮茶习尚的消息。例如关于茶的产地及其繁荣景况:「茶为(谓)酒曰:阿你不闻道,浮梁歙州,万国来求。蜀川流(蒙)顶,其(登)山蓦岭。舒城太湖,买婢买奴,越郡余杭,金制其囊。素紫天子,人间亦少,商贾来求,舡东塞绍。」至于茶酒价钱:「酒为(谓)茶曰:茶贱三文五碗,酒贱盅半七文。」至于吃茶的好处:「茶为(谓)酒曰:男儿十四五,莫与酒家亲。君不见生生(狌狌)鸟,为酒丧其身……不见道有茶疯茶癫。」

唐代饮茶之盛,陆羽说:「两都、荆、俞(渝)间以为比屋之饮。」而「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可见饮茶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正因为「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的原因,李钰才上疏穆宗李恒,反对盐铁史王播在长庆元年(八二一年)提出茶税百分之五十的奏议。到了宋代,钱塘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南宋之世在浙江地区茶已是生活必需品,成为俗话说的开门七件事,而进入了千家万户。同时,《茶经》已经出现草茶(即散茶),因其冲泡方便、不用碾磨,逐渐成为两宋江南喜用的点茶用品,而双井、顾渚、蒙顶的草茶尤为人所嗜好和乐道。至于茶叶的品种和饮茶习尚亦较唐人大有发展,仅仅从自称为眉山「寒族」的东坡先生的诗文中,就可以看到绝妙的消息:例如关于茶叶的分类,他提到的有建茶、腊茶、蕲州团黄茶、阳羡茶、双井白茶、顾渚紫笋、福州露芽、涪州月兔茶、曾坑茶、雪坑茶、北苑茶、沙溪茶、草茶、团茶、小龙团茶、叶家白茶、酽茶、八饼茶等。属于吃茶方面的有点茶、煮茶、姜盐煎茶、煎茶、斗茶、分茶、供茶、贡茶、赐茶等。他很看重点茶的「浮颗如粟」、「花乳浮轻圆」和「雪汤满玑珠」;强调「啜茶知味」,且有「点茶三昧」之说。他还说吃茶有「消渴」之用,也认为茶可治病:「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他还写了一首五言诗把「天公遗弃」的野生茶,亲手移栽「说得苦乐相关」。更应推重的,是东坡先生也用拟人笔法为茶叶写出一篇题为〈茶嘉传〉的小传,传文虽从茶的先世写起,但贯穿全篇的精义是在它的「清白」之身,「粉身碎骨」供「喉舌之任」,惟「风味德馨为贵」、「一旗一枪」、「争为天下英武之精」。综上所述,东坡先生在诗文中所描述的种种茶事,可以说是继陆羽《茶经》之后,以宋人见闻为主的另一部茶书,弥足珍贵。

更有趣的是,用拟人笔法替茶或茶具撰写小传的文章还有后继,例如生于明宣德七年(一四三二年)的嘉兴人支立(中夫)就为茶瓯写了一篇《味苦居士传》,值得一读。

历代皇帝中爱好茶事、茶艺的不少,其中具有实物证言、最有代表性的要算唐懿宗、僖宗父子。他们下诏文思院和地方官吏打造鎏金银碾子、罗子、笼子、匙子、则子、盐台、龟台以及银火筋和琉璃茶碗柘子等造茶、饮茶的器具(图一、二、三)。有的上面还特意刻出「五哥」二字,意在表明它是太子李儇未继承皇位以前使用的。后来这些茶具在咸通十四年(八七三年)十二月自京都护送佛指舍利真身至法门寺时,便随同金银宝器衣物一并恩赐供养,「归安于塔下之石室」。由此可以看到,宫廷茶具虽和陆羽《茶经》刊出的品名相同,但它们的质地、造型、制作工艺与装饰花纹则是一派皇家味,与《茶经》大相径庭。同时,这几件茶具所反映的图像以造茶为主,自造、自煮、自饮,无异是一幅唐宫茶乐画卷。

在此后的历代帝王像传中,清康、雍、干三朝对茶事十分看重,他们特别关注御用茶具的制作,常常亲自下诏,要经办官员「照此烧制」。例如,雍正四年十月二日,「持出宜兴壶大小六把。奉旨……照此打造银壶几把,珐琅壶几把。」乾隆十二年五月,「唐英所进茶壶、茶盅,随大运再烧造些。盖子口上俱不要金。红地随红花,青地随青花。」乾隆皇帝嗜茶如命,说「君不可一日无茶」,他还把自己得意的诗句烧制在茶具上,例如乾隆五十一年〈咏哥窑碗托子宣窑茗碗〉:「托子成于宋,岁陈碗莫寻。宣窑尚堪配,春茗雅宜斟。青拟天蓝蔚,红洵霞赤侵。陶君如有识,谢我善知音。」(图四)

唐宋时,社会上「斗茶」、「茗饮」盛行,品茶成为人们风雅的文化生活型式之一,城邑茶馆应运而生。宋人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十字大街就有几家茶馆。明清时期,江南各地的城市经济日益繁荣,茶肆更是兴旺,往往成为市民说闲话、会朋友、交流消息、评古论今的场所。

南京茶肆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宋朝,宋人徐锴的儿子徐十郎,曾在摄山前开过一家茶肆;明万历年间,一位新都人在钞库街开过茶坊,一个僧人也在栅口开了「五柳居茶社」。清代藏书家甘熙在其名著《白下琐言》说:「土街口道旁有小茶肆,屋宇不多,而饮具精洁。以炭火煨陈雨水,茶叶亦殊佳,有龙井、银针之类,此亦独出冠时者。」甘熙还提到「钦天山帝王庙」有个茶社,名曰「歇歇去且吃茶」,「炉篆瓯香,饶有野趣,视市尘诸馆,雅俗迥殊。」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也多次提到茶事:「船舱中间放一张小方金漆桌子,桌上摆着宜兴砂壶,极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

扬州茶肆,多与寺僧、文人有关,庶民百姓常去吃茶的有几处较为有名,一处是虹桥东的「乔姥茶桌子」。「乔姥于长堤卖茶,置大茶具,以锡为之。小颈修腹,帝列茶盒,矮竹几数十,每茗一碗二钱」、「每龙船时,茶客往往不给钱而去。」相传明亡后侨居金陵鸡鸣山的诗人杜琼、说书艺人柳敬亭都曾在此吃茶聊天,评古论今。另外还有「小洪园后门」的「且停车茶肆」和「七贤居」,每逢清明节放纸鸢、端午节赛龙舟、重阳节赏菊花斗蟋蟀时,来吃茶的人最多。再一处是新城街西的「青莲斋」,又叫「六安山僧茶叶馆」,秋冬时节,游人喜欢来这里买茶,「供一日之用」,板桥道人曾书一联相赠:「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最有特色的要数江曜生的「茶担子」,自名为「游山具」,担子两头各有一个上中下三层的木框子,前头上层放着小颈、环口、修腹、带风门的铜茶罐子,「旁置火箸二,小夹板二」;中层「贮锡胎填漆黑光面盆、浓金填掩雕漆茶盘」和手巾;下层为椟,藏宜兴砂壶和柴炭袋子等。后头上层「贮秘色瓷盘八」;中层置「填漆黑光茶匙、锡茶器和取火刀石」;下层贮铜暖锅等。扁担上还挂着斑竹烟袋和大小蒲团。每逢担子一出,人们争相拥来吃茶。

苏州的日常生活中,百姓还讲究着许多茶的风习礼仪。清代茶磨山人顾禄在《清嘉录》列举了一些趣事,例如:正月吃年节酒时要点茶待客「近日款宾仪数简,点茶无复枣花桃。」三月游春,「苏州好,茶社最清幽。阳羡时壶烹绿雪,松江眉饼炙鸡油,茶草满街头。」四月立夏,「取隔岁撑门炭烹茶以饮。茶叶则索诸左右邻居,谓之七家茶。」五月,「居人于梅雨时,备缸瓮收蓄雨水,以供烹茶之需,名曰梅水。」六月,茶叶铺买配茶用的取子珠兰,号为撇梗,「茉莉花则去蒂衡直,号打瓜花。」十二月,祭床神,祈安寝,「今俗备酒祀床母,以茶祀床公。因母嗜酒,公癖茶,谓之男茶女酒。」林林总总,展示了一幅生动的民俗画。

日本高僧圆仁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八三八年)渡海入唐,经扬州,转山东,过河北、山西到达长安。在他写出的亲身见闻中,说在偏僻的农村,农民用茶款待客人和他们用茶换酱菜的情景,确实是中国茶文化中可贵的篇章。圆仁记载:「山村人,餐物粗硬,爱吃盐茶粟饭。」「行十里,到乔村王家吃茶。」「就主人乞菜酱醋盐,物心不得,遂出茶一斤,买得酱菜。」「入室不久,便供饭食,斋了吃茶。」「遂于土店里任吃茶」。同时,他还记录地方官吏向他们赠茶的事情,如「尚书赐给布三端、茶六斤」。这就表明九世纪时,沿着江北和黄河的农村人家也是用茶待客,而且在种田人的心目中,茶是一种深受欢迎的东西,地方官也将茶作为礼品赠给这位东邻高僧

一诺千金 发表于 2013-5-1 16:40:28

很实用的培训

huxiaomeihao 发表于 2013-5-9 11:28:16

一诺千金 发表于 2013-5-1 16: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实用的培训

http://www.317200.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305/09/104415nvzk799kfb1hkk4r.jpg
继茶艺后的插花课程,开始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百茶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