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j163 发表于 2007-7-29 16:18:19

台州文化概论

台州文化概论 http://www.tzzk.gov.cn/tzculture/display.asp?ID=6&t=

娱记 发表于 2007-7-31 13:34:14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台州

      古代的台州,在经过六朝这个开发的第一个高峰期以后,进入隋唐这个过渡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它成为中央政权的边郡,同时又成为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带,日益增长的经济 与文化交流,为台州的历史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孕育着下一个发展的高峰。

(一)
      在《秦汉至南朝时的台州》一节中,我们曾经指出在这个台州历史上的第一个开发时期 ,中央政权的南进方针所起的巨大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从更根本的关系上来 论述的,而在历史进程的具体过程中,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推动或抑制作用往往更为 明 显。在那个时期中,特别是三国东吴、东晋以及后继的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中央政 权都设在离台州地域只有一省之隔的建康(今南京),政令的有效施行、人口的大批南迁、 经济与文化的频繁交流,对于台州一带的开发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到了隋代,这种情况起 了逆转。隋王朝在中原立国,定都长安,台州一带远离政权中心而成为海隅边郡,开发的力 度自然要大大减弱。事实上,由于隋王朝的统治者采取限制江南豪强世族利益的政策,尤其 是实行均田制,使他们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于是纷纷起来反隋,“陈之故境,大抵皆 反”。到了开皇十年(590),隋朝立国已经有十年时间了, 台州的乐安(今仙居)仍有蔡道 人自称大都督,割据一方。后来虽然被隋将杨素所平定,但境内实际上仍然很不太平。隋王 朝撤销了临海郡的政区建置,同时将所属各县并入临海县,改属处州(后改括州,今丽水) 。第二年,在临海的大固山(今城关)设立军事机构临海镇,兼管临海县的行政事务,实行 军政合一的军事管制。大业三年(607),括州改为永嘉郡(今温州),临海县随之改属, 台州 仍然没有恢复郡一级的政区建置。隋代38年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唐王朝初建立时,台州一带仍然是天高皇帝远,属于军阀沈法兴的割据范围。武德 三年(620),李子通打败了沈法兴,这一带改入李子通的势力范围。 第二年,唐将杜伏威平 定李子通,这一带才进入唐王朝的版图,在临海郡的故地设置台州,同时恢复原来的临海、 章安、始丰、乐安、宁海五个县的行政建置,这是使用台州这个政区名称的开始。但是,当 时的局势仍然相当混乱,政区依旧多变。还在武德七年,就把宁海县并入了章安县。第二年 又把始丰、乐安、章安三个县并入临海县,台州又仅仅只有一个临海县,恢复到隋代的那个 模样。 直到十年以后的贞观八年(634),才重新将始丰县分设出来。上元二年(675),将临 海县的南部分划出来设置永宁县(天授元年改名黄岩县),同时分始丰县重新设置乐安县。 永昌元年(689)重新设置宁海县。直到这个时候,台州的政区才算稳定下来。这时离唐王朝 的建立已经有七十多年了,唐王朝的统治也已经过去四分之一左右的时间。
      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唐王朝统治者的心目中,台州只是一个荒僻的 海隅边郡。这一点,从他们把台州当作远谪官吏的处所也可以看出来。高宗显庆二年(657) 至五年,宰相来济因反对封立武后,被贬为台州刺史。永隆元年(680),侍御史骆宾王因上 书议论政事,触忤武后,被贬为临海县丞,在临海大约有两年多时间。到了乾元六年(758) ,广文博士郑虔被贬到台州来当了个小小的司户参军,七年之后病死临海。中宗神龙时(70 5-707),给事中沈佺期又被贬为台州录事参军。

娱记 发表于 2007-7-31 13:34:30

(二)

      玄宗天宝以后,由于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加剧了阶段矛盾,引发了一系列动乱。 特别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为了筹集军饷,多方榨取,不仅要征收自天宝十三年至上元 二年这八年以来农民所欠的租调,而且还掠夺人民的粮食、布帛,“察民有粟帛者,发徒围 之,籍其所有而中分之,甚者什取八九,谓之‘白著’。有不服者,严刑以威之。民有蓄谷 十 斛者,则重足以待命。”人民不堪忍受,只好铤而走险。代宗宝应元年(762)八月,台州终 于 爆发了袁晁起义。他本来是一个胥吏,受命去捕捉反抗暴征赋税的农民,因为同情农民而遭 到官府鞭打,于是在唐兴(天台)起义。接着赶走台州刺史史叙,以台州为根据地,建立政 权,年号“宝胜”,意思是要胜过唐朝宝应。“民疲于赋敛者多归之”,义军很快发展到20 多万 人,攻克了台、衢、温、婺、明、越、信、杭、苏、常等江东十州。由于这些地方都是唐王 朝财赋的重要来源,朝廷急忙派李光弼率领精锐官兵前来镇压,前后十余战,义军失败。宝 应二年四月,袁晁在石垒寨(在今天台关岭)战败被俘,次年在长安就义。他的弟弟袁瑛带 领五百多人退入宁海县的紫溪洞坚持抵抗,最后被围绝粮,全部战死。此次起义是唐代中叶 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反映出当时台州一带的阶级矛盾何等剧烈。大中十三年(859)十二月 ,台州一带又爆发了裘甫起义。 先是攻下象山、剡县(今嵊州),次年正月在天台桐柏观 和剡西等地大败浙东观察使郑祗德,于是义军“四面云集,众至三万”。裘甫自称“天下都 知 兵马使”,年号“罗平”,分兵攻下衢、婺、明、台、上虞、余姚、慈溪、奉化、宁海等州 县 ,“大聚资粮,购良工,治器械,声震中原。”唐王朝急调安南都护王式为浙东观察使,统 率 大军前来镇压。经过19次战役,起义军的军事据点沃州寨(今新昌县西南)、新昌寨、海游 镇(今三门县城关)、南陈馆(今宁海西南)先后陷落,宁海失守。裘甫率残部自王爱山入 剡县,据城坚守,三天之内经历83次激烈搏斗,甚至妇女也奋勇参战。城破后,裘甫被俘, 被械送长安,英勇牺牲。此次起义历时七个月,揭开了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乾符二年(8 75),浙西狼山镇遏使王郢由于节度使赵隐不给衣粮,申诉无效,也起兵反抗,乾符四年攻 下台州等地。到了中和元年(881), 台州又发生了杜雄、刘文起义。杜雄是临海县杨 梅镇人,刘文是他的副手。占据台州后,刘、杜两人相继自任台州刺史。光启二年(886), 杭州刺史董昌遣将钱镠攻越州,浙东观察使刘汉宏逃奔台州,杜雄执刘汉宏降于董昌,自 称浙东观察使。次年董昌奏授杜雄为德化军节度使。乾宁四年(897),钱镠攻占台州,唐王朝在台州的统治就此结束。

娱记 发表于 2007-7-31 13:35:44

(三)
      尽管艰难曲折,隋唐之际台州的经济仍在继续向前发展。高宗上元二年分置永宁县 以后,温黄平原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县城开凿县河,东门到小南门为干河,从干河再向 西开五条支渠,既便利县城居民用水,又促进了城郊农业的发展。沿海一带,因为常受台风 侵袭,洪潮倒灌,盐碱洪涝为害,农业生产很不稳定,人们开始修筑海塘。唐代僧人怀玉在 健跳(今属三门县)所筑的健阳塘,堤长约500丈, 是台州见于文献的最早的人工海塘。柑橘已进入良种栽培阶段,并已有一定规模。《新唐书·地理志》载“台州临海郡……,土贡金 漆、乳柑、干姜、甲香、鲛革、飞生鸟”,可见当时台州的柑橘已经相当出名。盐业生产已 成规模,在章安之西的黄礁附近设有亭场,为海盐集中转运之所。后因江面淤涨,运驳不便 , 在乾元元年(758)西迁至新亭头,设立盐监,专管盐业生产。代宗时(763-779), 新亭 盐监成为江南十大盐监之一。造船业在三国时就已经有较大规模,到唐代又有发展,临海县 成为国内14个著名造船场所之一。茶叶在汉末已经开始种植,唐时已相当有名。贞元二十年 ,日僧最澄来天台山求法,次年归国时带去茶籽在日本播种,成为日本种茶的先导。稍后来 天台山的日僧圆珍在其《行历抄》中称“天台山云雾茶园遍山皆有”。最值得注意的是海上 贸 易,在唐代,台州与日本、新罗等国的海上贸易往来已经屡见于史册。天宝三年(744), 鉴真和尚准备第四次东渡日本时,曾经到台州的宁海、天台、临海、黄岩等地,其目的是 寻找去日本的商船,可见这时台州与日本之间已有贸易往来,而且声名不小。文宗太和八年 (834),有日本商人到台州经商。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二十四日,日僧惠运搭乘中国商人 李处人在日本所造的楠木船,从肥前国植嘉岛那留浦起航,到达“温州乐成县玉榴镇”。这 个玉榴镇就是现在台州的玉环岛。僖宗乾符四年(877)六月一日,台州商人崔铎等63 人从台 州起航,于七月二十五日到达日本筑前国,搭乘的人中还有在咸通十五年(874)来华求购香 药的日本商人多治安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城镇的发展。西晋太康元年(280) ,临海郡只有1.8万户。东晋孙恩战乱以后,又逢合郡饥荒,人多死亡或逃亡,户口锐减, 只剩下十之一二。经过60多年的恢复,到南朝宋大明八年(464)时,全郡也只有1.4万户、3. 42万人。到唐天宝元年(742),人口已经发展到8.39万户、48.9万人。在将近300年时间里 ,户数增加将近6倍,人口增加14倍多,单元家庭的人口平均数也增加了将近一倍。如果把 这段时期的战乱考虑进去,这种增长的速度是相当快的,反映出当时的经济确实有明显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时期,中原人士继续迁入台州。据现有史料,唐代迁入天台县境的 有18个姓氏,迁入三门县境的有26个姓氏,迁入温岭县境的有12个姓氏、16个族支。人口的大批迁入,无疑带来了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有助于台州的全面发展。如果再把众多来访的文 人学者考虑进去,再把海外贸易等情况考虑进去,这一时期的台州,确实是一个开放的沿海地带,大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台州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标志的城镇也有了相应的 发展。西汉设置回浦县时,台州一带只有一个回浦县治。随着行政区划的向西拓展,陆续形 成临海、始丰、乐安三个县城市镇。唐代,台州沿海地区的第二轮开发起步,行政区划重新 由西向东发展,城镇也随之而发展。武德四年至七年(621-624),海游(今三门县城)成为 宁海县治。高宗上元二年(675),黄岩城关一带成为永宁县治。

娱记 发表于 2007-7-31 13:36:01

(四)
      在文化领域,由于天台山的声名远播,众多的文人学士与名僧高道对台州表现出极 大的热情。造访台州的著名文人,继东晋的王羲之与南朝的谢灵运、萧统之后,唐代有孟浩 然、李白、寒山子、钱起、韦应物、陆羽、顾况、元稹、刘禹锡、贾岛、李绅、陆龟蒙、皮 日休、杜荀鹤、方干、许浑、任翻等人,加上远谪而来的骆宾王、郑虔和沈佺期,无论是初 唐、中唐或者晚唐,都有不少著名文人来寻访台州山水,有些人甚至客居台州多年。寒山子 于中唐时在天台的寒岩隐居了半个世纪左右,留下著名的《寒山子诗集》。大约在贞元二年 (786)左右, 诗人兼画家的顾况为了实地观察“海中山”,自动要求从临安到临海来任新亭 盐 监的监丞。许浑在天台住了相当长的时间,几乎踏遍了天台的山山水水。任翻寓居台州的时 间,起码在十年以上。在台州最早的区域性诗歌总集《天台集》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唐代 曾经以台州为题材作诗的外地籍著名诗人还有宋之问、杜甫、司空曙、刘长卿、张籍、韩愈 、孟郊、白居易、李涉、贯休、张继等。有交流才会有发展,大批文人学士的来访,无疑加 快了台州的文化发展步伐。郑虔贬来台州以后,以文教为己任,“选民间子弟教之”,被后 世 誉为“台州文化教育的启蒙者”。在台州本籍的人士中,仙居的项斯终于带着山野的清风走 上 了全国文坛,成为第一个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足迹的台州籍诗人。会昌三年(843),他到了 长安,以诗稿晋谒老诗人杨敬之, 杨赞许备至,“到处逢人说项斯”,留下了“说项”的典故。
      宗教界的活跃程度,与文化界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继东汉、三国时的 葛玄与晋代的许迈之后,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至十一年(508-512),陶弘景在台州的天台山 、灯坛山、括苍山、玉榴山精修道教,开创佛道双修理论,奠定了台州道教发展的理论基础 。隋唐时期,以天台山的桐柏观为中心,教理研究十分活跃,道教上清派的高道辈出,先后 有徐则、王远知、叶法善、司马承祯、田虚应、冯惟良、应夷节、徐灵府、叶藏质、杜光庭 、厉归真、朱霄外等。唐代中叶,陶弘景的四传弟子司马承祯在天台山30多年,进一步发展 佛道双修理论,名重天下,武后、睿宗、玄宗三代皇帝四次召见问道。景云二年(711), 睿 宗下诏为司马承祯重建桐柏宫,周围40里严禁樵猎。天宝三年(744), 玄宗命立《桐柏观颂 碑》于桐柏宫,并亲书碑额,开道教丹法南宗祖庭先声。咸通时(860-874),陶弘景八传弟 子杜光庭入天台山,融儒道学说于一体,将“体、用”哲学范畴引入道教,为道教的理论发 展 开辟了新领域。佛教的发展,在隋唐两代到达了最辉煌的时期,天台山成为日本与朝鲜等地 僧人朝拜的圣地。隋代初期,高僧智者从天台山出发,到长江中游各地讲经说法。开皇十年 (590),隋文帝下诏问候智者。次年,晋王杨广迎智者为师,赐号“智者”。十五年,智者 回 天台山继续讲经,建造寺院。十七年,应杨广召请,智者带病北上,病逝于新昌大佛寺。次 年,杨广派人按智者遗图在天台五峰山麓造寺,登帝位后赐额“国清寺”,成为佛教天台宗 的 祖庭。从初唐到中唐,天台宗曾一度衰落,九祖湛然创“无情有性”论,使天台宗复兴。天 宝 十三年(754),台州开元寺僧人思托随鉴真东渡日本,天台宗经典从此传入日本。贞元二十 年(804) ,日本高僧最澄到天台山求法,从天台宗十祖道邃学习天台教 义并受圆教菩萨戒。他于次年归国, 在比睿山创立日本佛教天台宗。大和八 年(834)和开成五年(840),日本桔皇后先后两次派人送袈裟到国清寺供奉。也许是佛教发展 的过于张扬,与唐王朝的统治者发生了思想信仰与经济利益上的冲突,会昌五年(845),武 宗下诏毁天下佛寺,僧尼还俗,台州的佛教界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国清寺遭拆毁, 典籍散失,常住寺内的150多名僧人大多逃隐深山。直到唐宣宗大中元年(847)下诏重兴寺刹 ,国清寺才得以重建, 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为之书额。大中七年,日本高僧圆珍到国清寺学 习天台教观。十年,圆珍在寺内建止观堂。整个唐代,日本的入唐学僧有90多人,大多到过 天台 山,开创了中日佛教天台宗交往的黄金时期。同时,与朝鲜半岛的佛教交往也相当频繁。早 在隋开皇十六年(596),就有新罗僧人波若到天台山谒见智者,留山修禅16年, 成为终老天 台的第一位外国僧人。唐代,新罗僧法融与弟子理英、纯英到天台山求法,归国后各化一方 。新罗僧悟空在国清寺前建新罗院,作为新罗僧众留居学佛的处所。 景福元年(892),新罗 僧道育到天台平田寺修道40多年,直到后晋天福三年(938)才在平田寺坐化。

娱记 发表于 2007-7-31 13:36:26

以上内容均转自楼主的链接!

chj163 发表于 2007-7-31 13:49:27

原帖由 娱记 于 2007-7-31 13:36 发表 http://www.317200.net/dz/images/common/back.gif
以上下方的内容均转自楼主的链接!
那个可不止这些按那个页面下方下一篇 上一篇处还有其他的

霜红庵 发表于 2007-7-31 14:18:19

这本书乃众手所成,所叙多皮相,其论佛论道论儒未的。
在书的体例上,也是自相割裂,缺乏浑然的体系。
不过,这也就是所谓台州翘楚学者的最高境界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台州文化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