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 发表于 2007-8-7 09:16:27

读向左向右的《历代治国评略》

很久很久没有认真的看过一本书了
上次完整的看完一本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向左向右同学送来了他的新作
《历代治国评略》
一套8本
他和另外一个朋友合著的
偶向来对写书的人很葱白
尤其是一下子写这么多字的人
也许这套书没《明朝那些事儿》精彩
但偶还是准备看这套书
因为
它是向左向右写的么
看着它
就象是看着向左向右坐在偶前面
饭吐鲁港来爆爆赞
如果看到哪里写错了
偶还可以打个电话给向左向右戳下鳖脚
所以
偶认真的看这套书
第一本《家国产权》偶就这么认真的看完了!

印象比较深的是写李斯的老鼠论
李斯把人生的职业规划比喻成老鼠
一种是厕所里的老鼠
一种是粮仓里的老鼠
他的理想是做粮仓里的老鼠!
一只快乐的老鼠
作者在后面自己添加了一句周星星的台词
如果要在快乐后面加一个期限
那么
他想应该是
一辈子!

abracadabra 发表于 2007-8-8 00:57:20

好不容易看到地主一篇不是水贴的贴子

郑鸣谦 发表于 2007-8-8 01:04:05

写诗呀。

一诺千金 发表于 2007-8-8 08:32:22

/lh
原来所谓的诗就是一句换一行啊
哈哈

一诺千金 发表于 2007-8-8 08:51:22

昨天
兴致勃勃的翻开第二册《家国继承》
一打开就头大
看来这册跟第一册不是一个人写的
很明显
这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写法
一个人名
跟一段古文介绍
再跟一段典故
全是古文
哎!
实在看不下去了!
但愿向左向右别骂偶哦!
想起这段日子许多老教授出来抨击于丹、易中天等人
说他们歪曲了许多史实
据说出发点说是为了学术的尊严
在偶看来
更多的是对于易中天等人名利双收的嫉妒
别的不说
就说向左向右这套书的一、二册
明显两种风格
一种类似于易中天的
把历史通俗化
让历史更加平易近人
偶这等没多少历史功底的人看的也舒畅
另一种类似于老学究
认真、严谨
为了不误导读者
尽量引用原文
结果捏
反正偶是看不了的
辜负了作者的一片苦心!

向左向右别拍偶啊!
哈哈!

褚留香 发表于 2007-8-8 09:30:25

一套书,风格不同,让读者左右为难,这很尴尬啊。
除非是丛书,每本都不同作者加以标明,如果是合著,那最好统一一下,否则读者留不下印象。

除非这套书的读者目标不是石头这群人,但让学者去读这种书,似乎也没什么必要通俗。
真是向左向右,都要走;也许真要说,像我们这种略懂文化但不精的人还是太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严重缺失,断层非常明显,所以易中天更适合我们的口味。
所以考虑这套书的价值,在哪里?

/;d /;d

郑鸣谦 发表于 2007-8-8 10:16:25

如果当消遣,听故事,于丹、易中天也不错。
如果作研究,还是要扎实,没有深入,很难真正浅出。我看章太炎师讲演国学记录(讲演记录有两个版本,一为曹聚仁所编《国学概论》,一为张冥飞所编《章太炎先生国学讲演集》),翻澜古今中外,真个句句真言,石头可找来读读。书不后,两本加在一起,不到8万字。

于丹的功绩在于唤起大家学习论语、庄子的热情,尽管她本身因学养不足,讲说时错误多多。

易中天讲得好,一在于他长期教师生涯,上台不是问题;其次,则是他以吸取了学界的研究成果,但是当他书出版时,不注明援引何处,这个就太恶劣了,在盗窃了别人的研究成果,比如对闻一多等……

(旁白一句,台州学院有一教授,对三国的研究要超过易中天……如果他上百家讲坛,普通话再好些,当比易红。)

现在通常的做法,正文尽量用白话文,讲大白话,而原始资料(一般是文言)则当做注释,或旁注或脚注或尾注。


石头提到嫉妒,确实有一部分人,如十博士之流,我认识一些,本身就是个屁。我不大爱看人名册似的二手史书,也不喜欢故事会,要研究历史么,把一个朝代、一个事件弄清楚了,提升了,也就够了。现在流行小故事,大智慧,这种给小学生上课模式,确实适合大众。抗行兄这书我还没读到,但说治国之类,历代不乏名著。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7-8-8 10:38 编辑 ]

zhaopan 发表于 2007-8-8 10:33:39

前些天在看精简版的《二十五史》,感觉还是《史记》所写最精彩,其他都流于泛泛,或不敢展开来写或一味歌功颂德或一意否定,有时很难做到公正。再看向左向右的《历代治国评略》,轻松有趣生动,寓经济学于历史。丛书中个人认为《割据生态》、《商道轮回》写得尤其可以。

一诺千金 发表于 2007-8-8 11:42:33

强烈要求向左向右公布每册著者名单
/8-)

一诺千金 发表于 2007-8-8 11:44:50

章太炎国学?
8万字?

能不能不看啊
慌死滴
偶就稀饭看看连环画之类滴!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读向左向右的《历代治国评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