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外寒梅 发表于 2011-12-8 15:26:35

“纳燥堆”

本帖最后由 驿外寒梅 于 2011-12-8 15:29 编辑

                                       “纳燥堆”
      冷空气骤然而至,寒风萧瑟中把冬天一下子带了过来,令骨子里习惯温暖的江南一时乱了方寸,失控的天气扰乱了人们井然的秩序,让昨日还习惯于衬衣单裤的我们有些措手不及。
      气候确乎有些怪异,年关将至仍异常温暖,直让人心里嘀咕是否真有玛雅人所说的2012。但寒潮一来就让我们格外怀念起那刚刚远去的一缕温暖,说到底我们都是些惧怕寒冷的人,在这一点上,少时的记忆尤其清晰。童年时节的隆冬似乎特别寒冷,每每是冰冻三尺,同学们课间休息的时候总是嬉笑打闹着乱跑乱跳,扬起欢快的飞尘和热腾腾的蒸汽,借以驱散一丝寒冷,给身体增添一点燥热。而其中最为常见的把戏就是“纳燥堆”了。
      “纳燥堆”是方言的音译,是个很多人挤在一堆角力的游戏,这个“纳”字实际就是挤的意思,但用这个方言喊出来就更有种豪迈、有力的味道。我一直揣测,这项游戏就是乡村的孩子们自己发明的。试想在寒冷的冬天,太阳暖洋洋地照在乡村教室的台阶上,台阶很窄,一尺来宽,只能站一个人,大家就像小鸟在电线上似的排在那里晒太阳了。晒着晒着,儿童好动的天性勃然萌发,便个个不安分起来,笑嘻嘻地开始你挤挤他,他挤挤我,群情昂奋,鸟儿噪鸣,都鼓劲儿地挤起来,挤动热烘烘地活动了身体,大家叫着、笑着、闹着,别提有多欢快了。不过乱糟糟地相互挤是分不出个输赢的,也就少了许多乐趣,于是就分成了人数大致相等的两拨人马,看谁能从这边把对方挤到那边的墙角,那边就是胜方。这样挤着挤着,中途总有人被挤了出去,不过一点也没关系,笑哈哈地跑到队伍末尾,重新再来就是。不过对于孩子来说,被挤出去就算很丢脸的事情了,于是在长期的战斗中我们掌握了许多技巧。比如后背须紧贴墙壁,不能留出空隙,留出了,后面的就会在挤动中插进来肩膀头儿啊手臂啊,很快就将你挤出队伍了。双腿也必须紧贴墙壁,严防身后的膝盖头儿啦小腿啦什么的插进来,但同时还要保持向前使劲儿的姿态,除了不能动手去拉,全身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去挤、去压、去别、去挑,将对方阵营的孩子一个个挤出去,最后己方的队伍攻占下整个墙角的位置。
      一转眼间当年的小萝卜头们都已长大,现在的孩子们也早已不再玩这种简单的游戏,“纳燥堆”这个词汇或许只能存在于那些曾经经历过的人们的记忆深处了罢!不过我依然希望孩子们将来能够重拾这些简单的游戏,能够用稚嫩的喉咙吼出充满原始、野性的属于男人的声音,至少应该会比网络游戏强些。

一诺千金 发表于 2011-12-8 16:00:12

这个翻译不大看得懂哎!

压力山大 发表于 2011-12-8 16:49:15

这个小时候经常玩,不过玩后回家就一顿死柴。大人心疼衣服哦。/;p

abracadabra 发表于 2011-12-8 17:00:09

叫法太不一样了,我们这边一般叫“整麻车”

崎岖 发表于 2011-12-8 18:51:24

这是下乡穷人的节目,生活在城里条件好的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东。
小时候的冬天,农村孩子上学,一到下课时间总是抢占墙角有阳光的地方。人多站不下,所以就要挤掉几个,被挤掉的又不甘心,所以慢慢的就演变成了"井O×".后来的莼菜为了取乐取暖。

果果小盆友 发表于 2011-12-8 19:32:34

w我这个乡下的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不过看文字能想象出来。

崎岖 发表于 2011-12-9 11:07:24

"井OX"几乎天台通用。

林华强 发表于 2011-12-9 11:34:53

我们也叫"井OX"的,那个时候基本都是拼蛮力的。

家在天台 发表于 2011-12-9 11:34:54

这个还真是记忆犹新

风中独舞 发表于 2011-12-10 23:25:0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纳燥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