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秋日风情————走马仙居访古幽 [打印本页]

作者: 拂墙花影    时间: 2007-11-6 18:43
标题: 秋日风情————走马仙居访古幽
11月3日、4日,秋高气爽.经临海至仙居,走了几个地方.探幽怀古,流水记兹...


~~~~~~~~~~~~~~~~~~~~~~~~~~~~~~~~~~~~~~~~~~~~~~~~~~~~~~~~






~~~~~~~~~~~~~~~~~~~~~~~~~~~~~~~~~~~~~~~~~~~~~~~~~~~~~






~~~~~~~~~~~~~~~~~~~~~~~~~~~~~~~~~~~~~~~~~~~~~~~~~~~~~~~~~~






~~~~~~~~~~~~~~~~~~~~~~~~~~~~~~~~~~~~~~~~~~~~~~~~~~~~~~~~~~~








~~~~~~~~~~~~~~~~~~~~~~~~~~~~~~~~~~~~~~~~~~~~~~~~~~~~~~~

[ 本帖最后由 拂墙花影 于 2007-11-10 16:01 编辑 ]
作者: 拂墙花影    时间: 2007-11-6 18:47
一、路边偶拾篇


3日清晨快乐出发  上午进入山区  空气好了许多



[ 本帖最后由 拂墙花影 于 2007-11-6 18:58 编辑 ]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19:09
山民说可以从溪滩绕过水毁路段  于是一路前行






箭头所指为借道溪滩(4日深夜归途中补摄)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19:13
一头日日驴行的邮政驴   他的车车还会不断播放“森林防火  人人有责”的录音










[ 本帖最后由 不惑大师 于 2007-11-7 00:54 编辑 ]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19:20
公路边   曾经商贾云集繁华闹热的老街旧店  貌似时空在这里嘎然而止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19:25
公路边   曾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校园   曾经欢声笑语情趣盎然的池塘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19:35
公路边  曾经刀光剑影枪林弹雨的一幢建筑  曾经金戈铁马血雨腥风的楼前广场

(历史上这幢建筑是一方政权的象征  在血与火中数易其主 如今貌似成了废弃教堂)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然在   几度夕阳红”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19:47
停滞的时空维持着良好的生态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19:56
荒野中的威严








作者: 君君    时间: 2007-11-6 20:32
熟悉感,亲切感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7-11-6 21:11
街头街头啊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21:34
原帖由 一诺千金 于 2007-11-6 21:11 发表
街头街头啊

晕   又呐空哨喊   这地儿可是养在路边人未识  现在村不村镇不镇哦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21:36
二、奇山幽水篇


上山的路啊何止十八弯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21:37
无数个山峰已被甩到车下  但是仍须向上前行  前行前行再前行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21:41
终于到达山顶的山脚停车场  这驴车爬完山  轮到驴人爬山了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21:43
漫漫山道上飘落着片片黄叶 表明行人在数量上至少是极不丰富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21:44
待到路上黄叶尽   方闻有僧言笑声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21:46
驻足住处倚栏眺  远处有亭吸引人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21:48
攀岩援木傍亭望  反见住处更引人


作者: 右耳    时间: 2007-11-6 23:14
那条古街貌似榧树...究竟是哪里哈????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23:16
原帖由 右耳 于 2007-11-6 23:14 发表
那条古街貌似榧树...究竟是哪里哈????

此帖所记景物  均在天台之外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23:20
一叶知秋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23:22
翻跨围墙见曲径 右边悬崖颇寒心 估摸杂树拦失足 一鼓作气事竟成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23:24
这山崖上有字吗 呵呵这就是传说中的“天书”哈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23:26
双剑飞舞齐试石 一分为三成遗迹 想像吧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6 23:28
异象哦  盛开在深秋里的柴片花





作者: 安琪儿    时间: 2007-11-7 00:23
柴片花
???
真的 好奇怪啊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00:25
因为追逐阳光  所以长成直角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00:29
参天毛竹曾为笋






作者: 安琪儿    时间: 2007-11-7 00:29
大师观察真是仔细的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00:30
一柱擎天  其物壮大  伟然可观  




[ 本帖最后由 不惑大师 于 2007-11-7 00:31 编辑 ]
作者: 街上的游魂    时间: 2007-11-7 04:24
柴爿花是秋季开的是有点反常,见过好多次,12年前的冬季,在白鹤的桃源电站的水库边的那悬崖片还看到过花蕾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7-11-7 08:34
文字比照片更美
作者: 皇家斗牛士    时间: 2007-11-7 10:57
山势貌似仙居的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11:12
原帖由 街上的游魂 于 2007-11-7 04:24 发表
柴爿花是秋季开的是有点反常,见过好多次,12年前的冬季,在白鹤的桃源电站的水库边的那悬崖片还看到过花蕾

偶在山顶也看到了成片的蓓蕾,但是开花的唯有三株。杜鹃花貌似有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则花期越晚的说法...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11:13
原帖由 一诺千金 于 2007-11-7 08:34 发表
文字比照片更美

不就是绕个弯儿说偶拍照水平烂嘛,呵呵难得你能实话实说一回,喏喏奖朵小红花给诺诺同学以资鼓励哈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11:14
原帖由 皇家斗牛士 于 2007-11-7 10:57 发表
山势貌似仙居的

咯咯这位"逗妞师"见着那一柱擎天便算大概有数啦...也奖朵小红花哦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11:16
4日早晨因天气关系,与在黄山光明顶的“十八勇驴”一样,偶在这千峰之巅也没拍到日出的PP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13:38
寻常看不见,偶尔露一爪.

这是探身崖壁去拍PP,动作危险切勿仿效.

倘若有心一试,友情提示:

事先务必将相机挂在身上或套在手上,因为单手无法回环转身...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13:42
呵呵这是啥东东?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13:46
MM们目不转睛留连忘返的充足理由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13:53
静如处子水幽幽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13:56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14:05
"林中的小路有多长  只有我们漫步踱量"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14:08
这里应该飘扬着后司野驴俱乐部的旗帜   不过注意防火哦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14:13
此乃甚么去处   且看这两PP






作者: 安琪儿    时间: 2007-11-7 14:16
我 知道
我8月的时候去过
有拍PP的
但还没发
哈哈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7-11-7 14:17
不错不错。
诗意旅途。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15:21
三、村居旧宅篇












作者: 后门山    时间: 2007-11-7 15:48
还没有发完啊,快发快发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16:06



















(此处民居出现"解放台湾"字样...)
作者: 拂墙花影    时间: 2007-11-7 20:27













作者: 拂墙花影    时间: 2007-11-7 20:30













作者: 拂墙花影    时间: 2007-11-7 20:32










作者: 拂墙花影    时间: 2007-11-7 20:33




作者: 拂墙花影    时间: 2007-11-7 20:44

四、古镇老街篇









作者: 君君    时间: 2007-11-7 21:19
不管是哪里,都感觉好熟悉
作者: bbandme    时间: 2007-11-7 21:30
39#
那几张看得时候  想象自己要是这么挂一棵树上,还真TMD惊险
作者: 沧海一声笑    时间: 2007-11-7 21:32
此乃仙居景星岩和古村居吧!
作者: 沧海一声笑    时间: 2007-11-7 21:35
柴爿花秋季开放并不奇怪,因为有个十月小阳春,气温和春季相似,柴爿花就会开放,不单是柴爿花,其他花也会开放!
作者: bbandme    时间: 2007-11-7 21:36
对于古镇片组,感觉被人刻意扭成的那一部分,好不协调,
曾经的喧嚣,到如今的没落,都有着历史的痕迹,遗留下来的是该好好保护,
如被刻意扭捏还原到人们自己的想象中,实是最让人痛恨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21:37
原帖由 沧海一声笑 于 2007-11-7 21:32 发表
此乃仙居景星岩和古村居吧!

四个对了一个半  呵呵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21:38
原帖由 bbandme 于 2007-11-7 21:36 发表
对于古镇片组,感觉被人刻意扭成的那一部分,好不协调,
曾经的喧嚣,到如今的没落,都有着历史的痕迹,遗留下来的是该好好保护,
如被刻意扭捏还原到人们自己的想象中,实是最让人痛恨

嗯   偶当时看到那些红灯笼就头疼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21:58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22:20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22:23
















(此处老街旧店亦出现"解放台湾"字样...)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22:38
看看"游客止步"和"游人免进"里面的东东...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7 23:04
这座WC貌似狠有"古典文化"









这位SG貌似是"古典文化"的承包者






作者: 拂墙花影    时间: 2007-11-7 23:09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7-11-8 00:38
大师这回游的过瘾的!!!
作者: 无非如此简单    时间: 2007-11-8 12:54
皤滩古镇?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8 13:41
原帖由 无非如此简单 于 2007-11-8 12:54 发表
皤滩古镇?


是.古镇老街篇是皤滩,村居旧宅篇是高迁,奇山幽水篇是景星岩...


呵呵有谁知道路边偶拾篇所记那街店那校舍那楼屋是哪个地方吗?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8 14:06
               [转帖]    皤     滩
皤滩在历史上曾是一座繁华的古镇,也是台州通向内地的重要河埠。在历史的变迁中,这里遗下了大量的古迹,其中以街道和民宅建筑最有特色,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代商业文明的古迹。皤滩古街长达2.5公里,全由鹅卵石铺砌,具有十分独特的龙形结构,有“浙江第一古街”之誉。新建的街道已将它拦腰截断,分成上街、下街两段,下街模样依稀,上街则保存完整,大量的古迹也集中在上街。

  街旁唐、宋、元、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民宅古居,气势宏伟、布局精美的“三透九门堂”,朱熹送子就学过的桐江书院和曾获得中国艺术展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博览会金奖的针刺无骨花灯,都能让人体会到千年历史文化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


偶尔在一本书上看到皤滩古镇的照片,还读到一句印象深刻的话:皤滩是个令人心疼的古镇。顿时,心的一角像被一只温软的手,骤然捏了一把。萌生向往之情,可是又怕真到了那里,人头攒动,败兴而归。幸运的是,这个期许了很久的梦并没有破碎。

 





     空城计

      沿着一条小巷穿进皤滩古镇,还没有来得及心疼,倒觉得走进了武侠小说里的情景。商铺的旗号还在,门板却紧紧关上。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似的。

  慢慢往里走,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古镇才渐渐温软了起来。皤滩原为河谷平原中凸出的一块滩地,因满布白色鹅卵石,得名“白滩”。从唐朝起渐渐形成村镇,在以后的历朝历代里,在江浙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运盐埠头。



到现在都保留着停放货物的小巷,不过已然满是青苔。

  房子呢,淡雅的鹅卵石垒成的墙,远远看过去五颜六色,给古镇平添了很多生气。窗是木头雕出来的,花式繁复。只是窗棂斑驳得很,上面的漆片迎风摇曳,似乎就要摔下来的样子。门也是木头的,门楣上有木刻的《水浒》和《三国》的小故事,小人像雕得栩栩如生,好像要跳将出来一样。大门板上画了哼哈二将的门神,虽然被雨水洗刷地模糊了一点。退远一点,谁哼,谁哈,还是看得清清楚楚。

  古镇街上,正宗的老字号层出不穷,名字都起得古色古香,“蓬岛源流”是药店,“山珍海错”是饭馆,他们还管首饰铺叫首饰局。这些老字号都被写在粉墙上,墨迹依稀可辨。半人高的石头柜台,整齐的店面铺板,街也是鹅卵石砌成的,成龙鳞状,远远望去好似一条蛟龙在地上翻滚。导游说这就是赫赫有名三华里长的“龙”型古街,是求阴阳调和、人财两盛的意思。

  栀子花香的院落 沿街的店铺虽然还在,只可惜已经没有人经营了。大多封上了木板门,改为百姓居住。有些破败,有些萧条,的确生出一点让人心疼的味道。

  弯进一家赌局,如今已经归一户李姓人家居住,天真的小女孩趴在八仙桌上做功课。大妈在厨房的灶头上烧咸菜,炊烟袅袅从烟囱里冒出来。当地人仍然劈柴烧饭。大妈热情地打开一篮鲜杨梅让我们尝尝。

  出了这户人家,小巷曲曲折折,转个弯,一不小心又闯进一个豪门大院,一个头发花白,颤巍巍却很秀气的老太太站在一个堆满草药的竹匾前用手拨弄着这些东西。拨开“草药”的杆子,露出一颗芝麻大小黑色的籽。才弄明白是萝卜的籽。据导游说老太还是古宅的传人。

  院子里用鹅卵石垒起来一个小小的花圃,栽了一株美人蕉,一株栀子花,都开了大半,散开悠悠的香气。大石缸里盛着雨天房檐上低落的雨水。晒衣服的架子也是三两根的竹子搭成一个三角架。我们把脚步放得轻轻的,生怕打破了这里静谧的气氛。

  迎春院古戏台

    

当然,吊足了我们胃口的是传说中的勾栏院迎春院。七拐八弯终于寻见,院外的墙上“色赛春花”四个字依稀看见。迎春院分为外院、中院和内院。首先跨进外院,花花草草依然芬芳可见。只是美人不再,二楼的栏杆被叫做“美人靠”,不知被多少只红袖拂过。

  迎面大厅里据说是艺妓表演歌舞诗乐的地方,地上鹅卵石做成一颗心和九个铜钱的图案,寓意为“脚踩九连环,方得美人心”。转到中院里就是一间间待客的厢房,不知道那一间是头牌花魁的闺房。后花园里还是美人蕉、栀子花,还多了一棵高大的文旦树,青涩的小柚子刚刚长出来。这个如今破败的院落不知目睹了多少妓女的哀怨情仇、辛酸故事。

  还没有收拾好思绪,又走到古戏台前,一个小小的木头戏台。“咚咚”踏上木头台阶,走到戏台上,恍然间又听见锣鸣鼓向,老旦、青衣粉墨登场的热闹场面。台下的人叫好喝彩声不断。戏台两侧二楼的阳台上可能是富贵人家才有资格坐着喝茶看戏的“包厢”。会不会有一位美丽的小姐对着台上英武的小生暗送秋波呢。

  皤滩就是这么个地方,时光一点点雕刻下痕迹,百年、千年过去,什么都没有变。花没黄,唯有人老了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8 14:13
(为这转帖配几张俺拍的PP)




“山珍海错”是饭馆...





首饰铺叫首饰局...




墙上“色赛春花”四个字依稀(可辨)...




花没黄  唯有人老了...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7-11-8 16:49
大师就是大师!
作者: 七楼    时间: 2007-11-8 21:59
原帖由 不惑大师 于 2007-11-7 11:12 发表

偶在山顶也看到了成片的蓓蕾,但是开花的唯有三株。杜鹃花貌似有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则花期越晚的说法...

今天到宝华林场捡石头,路上也见到了几丛,开的正艳,当时也觉奇怪,原来还有伴.
作者: 龙少    时间: 2007-11-9 10:57
恩   很仔细的看了一遍
遗憾  



遗憾自己没去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11-13 18:20
原帖由 不惑大师 于 2007-11-7 13:42 发表
呵呵这是啥东东?




答案:











[ 本帖最后由 不惑大师 于 2007-11-13 18:21 编辑 ]
作者: べ天お涯い    时间: 2007-11-20 13:56
几时自己去好了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www.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