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天台上有条左溪 [打印本页]

作者: 陈邦杰    时间: 2008-8-3 17:44
标题: 天台上有条左溪
                                天台上有条左溪

      今年仲夏,我面见左溪,回来后,一直有想写一写左溪的冲动,但又不知如何下笔。
      美丽的天台山有许多条五颜六色的小溪,大的、小的、老的、新的、长的、短的、青的、绿的、白的、黄的、黑的……天台多山,有山就有水,山涧的水流多了就成了溪,横的、竖的、高的、矮的……人人都说天台风景独好,天台风景的美丽,很大的原因就是溪的美丽。从石梁飞瀑到琼台夜月,从螺溪钓艇到紫凝十七水,天台八大景,八小景,有名有姓三十六,无名无姓数不清的景,无一不和溪连在一起。
      作为天台人的我,走过了天台无数条小溪,从无名的到有名的,从小溪到大溪,我四十多年的人生旅途始终没有离开过溪。可以说是天台的溪把我喂养大的,溪是我的母亲河。
       在天台众多的溪流中有一条溪叫左溪。为什么叫左溪,我不知道,大概是因为在天台的左边吧,但如果没有参照物,前、后、左、右都是很玄乎的概念,那左溪以什么为参照点,从104国道白鹤左溪段面向南向天台城,她是右溪;只是面向北向杭城,她才是左溪,所以说她因为在天台的左边就叫左溪,可能有些牵强附会。那么为什么取名左溪,大概是左相对右而言,右手、右脚相对左手、左脚灵活,从古到今,中国文化以右为大,左为小,左迁就是遭贬的含义。这么理解,取名左溪可能就是因为相对小的溪,相对贫瘠的溪的缘故。
       对左溪,我是先认识其名,再认识其形。1981年我浙江金华粮食学校毕业后,17岁的我回乡参加了工作;我是1978年从始丰溪流出去,流到金华的婺溪,再又回到了故乡始丰溪,先是在平桥粮管所,后到苍山粮管所,再在1986年到县粮食局工作。年少的我爱交友,而当时的天台的部、委、办、局各个部门同我年龄相仿的最后成为我要好朋友的,很多都是左溪人。当时我就很奇怪,左溪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能一下子出了这么多人才,都是农家子弟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而后分配到有关部委办局等单位工作。在天台,几乎每个部委办局中都有左溪出来的人。交往中我还发现左溪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正直、诚实、认真,心地善良,纯朴实在、待人真诚,乐于助人,而且还是清一色的帅哥,他们尽管没有像山东大汉那么伟岸、高大,但却很地道,囊括了天台山所有的优点:灵秀、清纯、大气……。
       由于当时我也不懂什么风水,自然而然地也不会把一个地方的地貌,同这个地貌产生的人才联系起来,只是偶尔也有想看一看左溪的冲动,但由于没有刻意想去,那些冲动都在日常的事务中搪塞了。
       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左溪,是在上世纪90年代,影像中好像是随一个朋友到他家,记得当时我还问了一个很见笑的问题:这就是左溪?回答是肯定的。这么一条黑不溜秋的小溪就是左溪?事实的左溪同我当时心中想象的左溪有着很大的出入。我是来自天台的大西乡,大西乡有众多星罗密布的溪流,百溪归流汇入到始丰溪,而我家乡平桥镇张思村原更是溪流众多的地方,门前溪、后门溪,奓溪、小溪,就我村前村后的那些小溪也要比左溪宽大,水流也要比左溪丰,所以自然而然地不会把眼前的小溪同大名鼎鼎的左溪联系起来。
       左溪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丑的,小小的水流而且是黑的,整条溪就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农村老人的脸,布满了岁月的皱纹,找不到一处平整的地方。当时,我就想:左溪该叫左坑更为贴切。左溪两边都是山脉,两山夹谷,最宽处也不过1华里左右。左溪的体貌特征同百丈琼台即百丈坑的景区有相类似,都是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条坑水独自流。所不同的左溪在溪边上,依溪遍布了许多个村庄:奓村、念罗、岭根、菖蒲坑、西岙、上新屋、后坟王、里加岙、宝通、二甲、隔溪、杜加庄、麻车、王慧头、木坑等大大小小近二十来个村庄,整条左溪长十余里,几乎每半里就有一个村。一条小溪要哺育这么多村庄,养育近上万的左溪人,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的。据说左溪人均耕地不到一分,远低于天台其它地方。人多耕地少,在以农耕为主的我国社会里怎么生存?朋友却告诉我:“俗话说:人生有三样宝:‘丑妻、薄田、破棉袄’。左溪正是拥有这三样宝,才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左溪人勤劳、智慧、卓越。左溪人不能等天、靠天,左溪人要生存,就必须勤劳,要生活必须靠智慧,要生命必须卓越超群”。——怪不得左溪出帅哥,勤劳、智慧、卓越是帅哥必须具有的秉性。勤劳的人就会是心地善良的人,心地善良的人就是心底无私的人,心底无私了,人就清纯起来了。人一旦拥有了智慧就会灵秀起来,正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人一旦灵秀起来就会秀美、大气起来,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帅哥靓妹。
      左溪独具一格的地貌形成了左溪岙独特的风水特点。据说左溪从晋代就有人居住,从古到今一直人才辈出,当代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和原国民党外交部常务副部长金树基,就是左溪岭根人,目前在县里、县外从政的处级干部以上,从商的百万千万以上的左溪人更是比比皆是。左溪面积不足县城面积的1/100,人口不足全县的1/55,而左溪人、财、物对天台的贡献却要大于了1/10。左溪还是我县市场经济最初萌芽的地方;左溪袜子走四方。至目前,我们天台很多人都为上世纪80年代的左溪袜子可惜,左溪的商品经济起步要远远早过义乌等地,如果当时我们能有现在的解放思想程度,左溪有可能就是“浙江的义乌”,我们天台就可能是“中国的浙江”。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什么浙江先富起来,因为浙江在中国“薄田”,而浙江又为什么温州、台州先发起来,因为温、台“薄田”。穷则思变,正如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几位农民的自发行动,推进了全国农村改革一样,因为“薄田”不能温饱,所以敢闯、敢想、敢干,敢于趟着水去过河,敢立潮头博大浪……左溪被誉为“当今中国十大慈善家“之一的陈逢干先生就是一个传奇式的敢闯敢冒的典型,他从左溪岙闯出去,一直闯南闯北,闯出一条恩慧大众通向慈善天堂的路……
       弹指灰间,一晃过去了很多年,岁月已把我彻底地洗礼,所以当我又一次来到左溪,又一次站在左溪的土地上,我倍感亲切。尽管还是那条溪,还是那些山那些景,但她在我的眼里却已没有一点丑陋的感觉,相反觉得她很美丽。看着左溪,我的思绪万千,左溪的昨天,左溪的今天,还有左溪的明天,这不是一部很好的教科书么!我看着左溪从北向南流去,想起孔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想到了一些生命的典故:
       美国有一家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一棵榆树的树杆上箍了一个铁圈。随着榆树的长大,铁圈慢慢地长进了树身里,榆树的青皮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有一年,当地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榆树病,方圆几十里开外的榆树全部死亡,唯独那棵箍了铁圈、留下深深伤痕的榆树却存活下来。植物学家对此产生了兴趣,结果发现,正是那个给它带来了伤害的铁圈救了它,是它从锈蚀的铁圈里吸收了大量的铁,所以才对真菌产生免疫力。
       一位心地善良的老人经常在郊外散步。一次,他在草丛中看到了一枚蝶蛹。还是早春时节,老人怕蝶蛹挨冻,就小心地把它装进自己的贴身口袋,带回家精心保护起来。不知不觉中,小区的花园绿了起来,春天真的来了。老人精心保护的那只蝶蛹里面也开始有了动静。过了几天,里面的幼蝶把蛹壳拱开了一条小缝。可是,那幼蝶太娇嫩、太弱小了,苦苦挣扎了好长时间,却总也出不来。老人急了。于是,他便找来剪刀子,小心翼翼地将茧子壳剪开,把那只幼蝶从壳中解放了出来。然而,美丽的蝴蝶虽然出壳了,可它的翅膀软弱无力,根本飞不起来。没几天,老人的蝴蝶便夭折了。老人突然领悟到,原来,幼蝶必须在茧中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和折磨,直到它的翅膀锻炼得足够强壮,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破茧而出。这不是折磨,而是磨练,是生命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缺少了这个过程,它便丧失了生命力,永远也飞不起来。
       我想到我还看过《在邱吉尔这棵大树下》的一篇文章,是王殊写的,他说:邱吉尔这位二战叱咤风云的人物,晚年的生活却是多么的不幸。大女儿戴安娜两次婚嫁,丈夫酒色之徒,他们看上的并不是她,而是他父亲的政界和社会上显赫的声誉。她受到了严重的折磨,精神陷入极度的痛苦和失望之中。儿子鲁道夫受到了父亲格外的栽培和提携,而他一点也不给父亲争气,终日沉溺于酒色,丑闻不断,气得他父亲多次发病。二女儿莎拉婚嫁多次宣告失败,情场失意造成精神崩溃,整天借酒消愁。只有女儿玛丽下嫁平民,生活还不错。邱吉尔在晚年一次又一次被儿女的不幸所打击,在他1965年以91岁高龄去世前一年多,戴安娜终于精神失常,在1963年10月吞服了大量安眠药自杀。在他去世后的三年内,鲁道夫在57岁终因酒精中毒死在家中。妹妹莎拉也步了他的后尘。当时,一些在报刊在谈到这些悲剧时写道:“邱吉尔这样大树实在太大了,正如大树底下的植物,他的子女在大树呵护下都经不起人间风雨的吹打,都不可避免地夭折了。”
       想到这些,于是我在想,左溪告诉我们的也正是这么一些道理:不仅是树、动物,还是人都是如此,环境的恶劣并非坏事,而且是好事,有时伤害和不幸会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会让生命更坚强、更精彩。没有风雨就没有彩虹。所以,尽管你没有一个好出身,没有一个好环境,也不必怨,不必恼,命运会在你的痛苦后加倍的补偿给你……
呵!天台上有条左溪,她的贫瘠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左溪人茁壮成长,我愿我们心灵的天台上也有一条那样的溪,哺育着我们一代一代茁壮成长,直到长成帅哥靓妹……这就是我来到左溪所想到的。


[ 本帖最后由 陈邦杰 于 2008-8-3 17:49 编辑 ]
作者: 我不是律师    时间: 2008-8-3 17:50
慢慢读
作者: 乌鸦    时间: 2008-8-3 19:48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8-8-3 19:57
白鹤人都要顶的
作者: xyq12345    时间: 2008-8-3 20:20
  一篇好文章,使人百看不厌。后司街如有此10人,我可以省去不少买书的钱。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8-8-3 20:30
左溪是很有名气的, 左溪人是很牛气的。
作者: 龙少    时间: 2008-8-3 20:44
好文采
要顶的
怎么说偶也算半个左溪人
作者: 胡明刚    时间: 2008-8-3 21:56
标题: 拉到国外去了,太远了
可以写写左溪的花鼓,摇大鱼船,以及袜子
尽管有人写,但是从自己的角度来写,或许有新发现
可以找汪林老兄聊聊。
汪林的小说写到许多的左溪山歌,很有意思
作者: 花花归来    时间: 2008-8-3 21:58
那地方现在污染的不行啊。。。。。。

为了经济  不要环境了
作者: 山间浪花    时间: 2008-8-3 22:12
好!!   感谢楼主的解说
作者: 笑死我    时间: 2008-8-4 00:23
哈哈,真好好文章啊。号召全县人民学习一个月。
作者: 十二少    时间: 2008-8-4 00:32
我听说我们天台有个学者笔名叫“左溪”的,在天台还是挺有名的,仰慕已久!
作者: 天高云淡    时间: 2008-8-4 08:42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8-8-4 09:26

偶外婆就是左溪人
小时候经常在
如今的溪水已经被做袜子的污水污染了
实景已经不堪入目
只能从楼主的文字来想象了
顺便问一句
古代是右为大么?
作者: 胡明刚    时间: 2008-8-4 09:33
标题: 左溪,不能左倾
最近在看一本旧书摊淘来的好书,《中国左祸》,有意思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8-8-4 09:34
年代不同,左右尊贵的礼制习俗也有变化。
唐宋好像是尊左,汉、清好像是右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8-8-4 09:38
写人又写景
作者: 桑吉嘉    时间: 2008-8-4 10: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胡明刚    时间: 2008-8-4 12:21
标题: 左岸好像是巴黎流浪艺术家扎堆的地方,与左溪有什么联系

作者: 胡明刚    时间: 2008-8-4 12:30
标题: 百度一下左岸
“左岸”(La Rive Gauche),最早认识他,是地理上的一个区域的泛称,位于塞纳河左岸的圣日耳曼大街、蒙巴纳斯大街和圣米歇尔大街,一个集中了咖啡馆、书店、画廊、美术馆、博物馆的文化圣地。塞纳河由东向西成几字形穿越了巴黎,而巴黎城则是从塞纳河中央的西岱岛发展而来,左岸,孕育了巴黎。

公元14世纪起,西岱岛上的居民逐渐向河的两岸扩展,自法国国王查理五世起将王宫迁往右岸的浮日广场、卢浮宫、万森城堡后,政治权力中心渐渐移向了右岸,随即商业经济也在右岸蓬勃发展了起来。左岸除了一些零星的居民外,主要建了三所大学:索尔本大学(后更名为巴黎大学文学院)、三语大学(后更名为法兰西大学)、四国学院(后更名为法兰西学院)。由于当时学院的师生必须学会拉丁语,并用拉丁语写作、交谈,所以这一个区域也称拉丁区,这是左岸最早的区,一个由知识分子构成的区域。

到了十七世纪,路易十四迁居于凡尔赛宫,左岸成了从巴黎去凡尔赛宫的必经之路,这时的左岸获得了飞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的达官新贵、社会名流纷纷来此建造公馆,这样慢慢形成了以文化知识界为主流的中产阶级社区,与右岸的王宫府邸、商业大街组成的权力和经济中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无怪乎人们诙谐地称“右岸用钱,左岸用脑”。

由于文化知识界聚集在左岸,于是各种书店、出版社、小剧场、美术馆、博物馆等逐渐建立了起来。围绕这种社交氛围的咖啡馆、啤酒馆也应运而生,成了左岸知识文化人士重要的聚会场所。从紧靠赛纳河左岸的圣米歇尔大街开始,文化名人和先贤们光顾和聚会过的咖啡馆、酒吧遍布各个街区。

300多年来,左岸的咖啡不但加了糖,加了奶,而且还加了文学、艺术以及哲学的精华,加了一份像热咖啡一样温暖的文化关怀。“左岸”因此而成为一笔文化遗产、一种象征、一个符号、一个时髦的形容词。

当你随便走进一家咖啡馆,也许一不留神就会坐在海明威坐过的椅子上、萨特写作过的灯下、毕加索发过呆的窗口。

在最古老的圣日耳曼教堂周围,有最早的弗洛咖啡馆(cafe de Fiore,也称“花神咖啡馆”),这家咖啡馆和边上的德玛格餐厅 (Auy Deux Magots)是著名的哲学家萨特和他的情人海湟波娃几乎天天消磨时光的地方。现在咖啡馆的菜单上还印着萨特的语录:“自由之神经由花神之路……”。而附近的“里普啤酒馆”是安德烈·幻德及其《法兰西》杂志社撰稿作家们定期见面探讨写作心得的地方,也是圣罗兰经常涉足的地方。

如果说,右岸凝聚着奢华宏大的文化象征:香榭丽舍大道、刚果广场、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等等;那么,左岸(Rive Gauche)则有着着卓尔不群的精神指向:罗丹博物馆、克吕尼馆、MK2艺术院线等等。


巴黎人说笑话,在左岸散步,从你身边匆匆而过的不是教授就是大学生;而在右岸,走路时注意不要踩别人的脚——那十有八九是一双蹬着高级皮鞋的银行家的脚!
左岸右岸,好像已经不仅是一个地域上的区别,而更多的是理念和象征意义的不同。一条几十米宽的大河,在人心浮动、灵活机巧的今天,能阻断多少思想或行为的交流、融合和碰撞呢?但是,的确如此:左岸的环境是叛逆的,左岸的心灵是极端的,左岸的眼神是**的,左岸的语言是感性的。
相对来说,右岸则理性、中庸、强硬得多。巍峨的各大银行、金融集团、保险公司、股票交易所;一丝不苟、严肃刻板、衣着考究的过往行人;奢华、繁荣、熙熙攘攘的商业街;主题明确、派头十足但又决不拖泥带水的谈话。在右岸确实找不到左岸那份轻松和闲适;就像在左岸,也找不到右岸这种严谨和精细一样。
右岸的浮华下面掩藏着嘲弄和淡漠,左岸的**中却能让人体会到深刻和孤独。右岸变化无常的金融风云,所体现出来的无情,衬托着左岸对无知、对“没文化”的蔑视,和不加掩饰的自我欣赏或清高。右岸的沉重,也对比出左岸的浪漫。右岸高贵的感觉,让睥睨群雄的金融骄子们如鱼得水;左岸雅致的氛围,使牧人式的粗犷情感无地自容。如果说右岸的原则是竞争,左岸的原则就是宽容,哪怕是异端邪说,也能宽容。
右岸的传奇当然大都和财富有关,左岸的故事却肯定发生在群毕至、少长咸集的咖啡馆里。右岸的传奇,虽然充斥铜臭,却令人满怀向往。左岸的故事,因其人文色彩,注定不会成为过眼烟云。右岸蓬勃、喧哗、奢侈;左岸沧桑、寂莫、朴素。
◆左岸右岸相辅相成
左岸、右岸,都因为对方的存在而突出了自己、强化了自己。左岸的魅力在于它的热烈和丰富,右岸的影响在于它的实际和隆重。左岸是政治的,右岸是经济的。左岸属于艺术和雄辩,右岸属于股票和经营。左岸敏感而简单,右岸优雅且富有。左岸拥有耐心,右岸崇尚效率。左岸可以体会韵致,所谓耐人寻味;右岸能够带来成就,意即功成名就。左岸的成功标成大概是志得意满、应者云集,“于会心处大笑”;右岸的胜利象征却可能是富可敌国、翻云覆雨,“得真味时痴狂”。
不过,如果不成功,左岸也许顶多令人柔肠寸断,右岸却可能让人万念俱焚。左岸重“情”,右岸多“欲”。要寻找思想上的知音,来左岸;而要找事业上的合伙人,最好去右岸。充斥左岸的,是寻求真理的美;遍布右岸的,则是创造财富的真。左岸怀疑右岸是否诚信无欺;右岸质问左岸有无真知灼见。左岸顾影自怜,视右岸如蛮夷
作者: 突然的自我    时间: 2008-8-5 12:40
年少的时候左溪的水很干净的,一到夏天就会去抓螃蟹放假的时候会去玩水,大人们会在溪里洗米洗菜洗衣服,更让我深有印象的是基本上每个村会在冬天的时候在小溪上修一些水坝,一潭连一潭,充分利用着这条母亲河。
作者: 成王败寇    时间: 2008-8-5 23:36
标题: 回复 20# 的帖子
一直不理解的"左岸"今天知道点了
作者: 陈邦杰    时间: 2008-8-11 10:52
感谢朋友:我采纳了大家的意见,把标题改为左溪里有个天台。8月13日会在天台报上刊登。谢谢。
作者: 陈邦杰    时间: 2008-8-11 11:00
我原来不会电脑,所以一直没回信息,请原谅。
作者: 七楼    时间: 2008-8-11 11:55
       楼主文中的三段典故我很喜欢,但个人认为与本文关系不大,或者是所占篇幅过长,有喧宾夺主之感,建议浓缩一下或删掉部分。

[ 本帖最后由 七楼 于 2008-8-11 11:56 编辑 ]
作者: 陈邦杰    时间: 2008-8-11 15:48
谢谢,写左溪里有个天台,仨个典故关系就大了,原来我就是以左溪里有个天台写,题目出天台上有条左溪,所以你们不理解,是我的错。
作者: 天    时间: 2008-8-11 16:58
标题: 好文章
好文章.          赞!                        赞!                     赞!                     顶!                     顶!                顶!
作者: 玲珑    时间: 2008-8-11 17:42
文章写得很好,  左溪,阵逄干,在宁夏每年慈善三百万
作者: 莫名其妙    时间: 2008-8-11 23:39

作者: cmhuai    时间: 2008-8-12 13:40
N年前,左溪还是可以游泳,
现在,变得跟臭水沟一样,实在可惜了。
作者: 嘻嘻    时间: 2008-8-12 15:42
上星期回天台认识了始丰溪,今天又看到文字版的左溪,有机会得去看看
作者: 莫名其妙    时间: 2008-8-12 18:38

作者: 七楼    时间: 2008-8-12 20:55
原帖由 一诺千金 于 2008-8-4 09:26 发表

偶外婆就是左溪人
小时候经常在
如今的溪水已经被做袜子的污水污染了
实景已经不堪入目
只能从楼主的文字来想象了
顺便问一句
古代是右为大么?


左为大
作者: 风中飞花    时间: 2008-8-13 20:16
相信明天的左溪会变得更加美丽,如同它边上的山一样!
作者: 依岗山心    时间: 2008-8-13 20:23
虽然不是白鹤 人,但也有支持你一下
作者: xwf1818    时间: 2008-8-29 14:17
标题: 好文采
好文采
作者: 幸福花苑    时间: 2008-9-5 22:36
标题:
我也是左溪人,为左溪的美赞叹,为左溪的一切美好歌唱
作者: 绝对DY    时间: 2008-11-20 22:48
左溪人顶起来!!·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8-11-21 10:01
左溪人才 还是很多的
作者: 江南    时间: 2008-12-3 1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思西村    时间: 2008-12-6 22:06
张思西村的好人才啊//////
作者: 安琪儿    时间: 2008-12-7 23:22
heihei  
好多年没去过了也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www.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