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夏姓来历一二三 [打印本页]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6-7-1 19:03
标题: 夏姓来历一二三
<span class="bt">&nbsp;<div class="box2"><span class="Tit">夏姓</span></div><table class="htb 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div class="box2 p14">来源有三:<br/><br/>1、出自妫姓。相传帝尧时,鲧的妻子女志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尧便赐禹以妫为姓。后来,禹治理了水患,指导百姓兴修沟渠,发展农业,还领兵平定了三苗之乱,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为了表彰他的丰功伟绩,舜封他于夏(今河南登封县东),后来还把帝位传给了他。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立国400多年,共传13代,16王。后因夏帝桀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夏王族便有以国为氏,称为夏氏。<br/><br/>2、出自妫姓。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为杞侯。至简公时,被楚国所灭。简公之弟佗(本妫姓)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复姓),其后裔以夏为姓,称夏氏。<br/><br/>3、出自妫姓,以王父字为氏。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建立陈国,建都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春秋时,传至第16位君主陈宣公杵臼时,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有夏氏。<br/><br/>夏姓分布<br/><br/>夏氏因得姓很早,故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替,散居尤为广泛。大致上,秦及秦代以前,夏姓主要在中原生息繁衍,并迁往陕西、山东、安徽、山西、河北等地。如夏征舒传至4世孙夏区夫仕陈(今属河南)为大夫,裔孙夏御寇仕齐(今山东东部)为大夫。秦始皇时尤御医夏无且(大致出自陕西夏氏)。秦汉之际,有代(今河北西北部、山西中部与北部等地)相夏说;安徽夏氏出自随王桀逃至南巢一部分夏王族的后裔。魏晋南北朝以前,夏姓还主要活跃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特别是中原一带。夏姓南迁始于汉代,如西汉时有夏黄公,为鄞人(今浙江宁波市);东汉有夏方,为九江人(今属江西)。大举南迁则为魏晋之际,经过长期繁衍,使得夏姓的分布中心,移向了江南地区。唐宋以后,夏姓主要以江南广大地区为其繁衍地,广布于今安徽、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福建、和广东、广西等省,特别是以浙江的分布最为集中,使得夏姓最终成为了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br/><br/>郡望堂号<br/><br/>堂号:"平水堂":夏禹治水13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水患终于被治平,舜把帝位让给了他。<br/><br/>夏姓也以"会稽"为堂号。<br/><br/>郡望:<br/><br/>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于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西汉时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分(仅天目山、淳安县以西小部分地区除外)及福建全省。此支夏氏,为西晋高士夏统之族所在。<br/><br/>谯 郡:东汉建安末年从沛郡分一部分设置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毫县)。<br/><br/>高阳郡:东汉桓帝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晋泰始初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南)。北魏改为郡,移治高阳。<br/><br/>鲁 郡:西汉初改薛郡置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br/><br/>历史名人<br/><br/>夏 昶:明代著名画家。他不仅善绘画,而且善书能诗;其诗词清丽,书工正楷,其画擅长写竹石,当时推为第一,有传"仲昭一个竹,江南十锭金"。宋代以后,是夏姓在文学领域里最为光辉的时期。<br/><br/>夏 圭:南宋杰出的画家。早年工人物画,后以山水画著称。并与马远同时,号称"马夏"。画风洒脱,糅合李唐、范宽与米芾的画法,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构图多作半边或一角之景,时称"夏半边"。<br/><br/>夏侯玄:三国时魏国大臣。精玄理,为玄学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四聪之一"。<br/><br/>夏原吉:明朝大臣,为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户部尚书,主持财政27年,支应无误,在详定赋役,清仓场,广屯种,修水利等方面均有政绩。<br/><br/>夏 恭:东汉光武帝时备受人敬仰的学者。依据史籍记载夏恭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易学教授,曾经教授生徒达100余人,可谓桃李满天下。<br/><br/>夏无且:在荆轲谋刺秦王之时的侍医,由于"以药囊捉荆轲",而名登《史记》的"刺客传"。<br/><br/>夏 育:卫国名震遐迩的勇士,据说他力举千钧,能生拔牛尾。 </div></td></tr></tbody></table></span>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6-7-1 19:04
<div class="box2 p14">一、寻根溯祖&nbsp; &nbsp;<br/><br/>1、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nbsp; &nbsp;<br/><br/>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札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nbsp; &nbsp;<br/><br/>二、迁徙分布&nbsp; &nbsp;<br/><br/>吴国灭亡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唐高宗时有吴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吴姓将佐随王审知入闽,皆在福建安家落户。宋明以后,吴氏称雄于东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孙吴宣是后蜀驸马,家族显赫一时。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nbsp; &nbsp;<br/><br/>吴氏迁居台湾始于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台湾)。明朝末年以后,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谋生创业。发展至今,其中最为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吴伯雄现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台北市市长等要职,其家族号称吴氏"全台第一家"。&nbsp;&nbsp;<br/><br/>吴氏迁居香港,大约始于元代。&nbsp; &nbsp;<br/><br/>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吴氏在东渡日本的同时,还有大批人南迁,进入今越南地区。其中季扎的50世孙吴权于939年称王,建立了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南越政权最后一任总统吴庭艳即吴权之后。现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吴姓为第六大姓。东汉时有吴风进入朝鲜,发展至今,吴姓称为朝鲜143个姓氏中最常见的20大姓之一。明代以后,吴姓还有人移民南洋,迁至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国、缅甸等国,近代,又有人旅居欧美。&nbsp; &nbsp;<br/><br/>三、郡望堂号&nbsp; &nbsp;<br/><br/>【堂号】 "延陵堂":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死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nbsp; &nbsp;<br/><br/>【郡望】 延陵县:西晋时分曲阿县置县。 濮阳郡:晋代时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改为郡。此支吴氏,其开基始祖为广平侯吴汉的裔孙吴遵。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吴氏是季扎的后裔,为东汉吴恢之族所在。 长沙郡:秦时置郡。此支吴氏系季扎之后,其开基始祖为西汉长沙王吴芮。&nbsp; &nbsp;<br/><br/>四、历史名人&nbsp; &nbsp;<br/><br/>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nbsp; &nbsp;<br/><br/>吴承恩:明朝小说家。著有《西游记》传世。&nbsp; &nbsp;<br/><br/>吴勉:贵州黎平侗族英雄 <br/><br/>吴 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卫国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nbsp; &nbsp;<br/><br/>吴 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nbsp; &nbsp;<br/><br/>吴敬梓:清代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著称的杰出讽刺作家。&nbsp; &nbsp;<br/><br/>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nbsp; &nbsp;<br/><br/>吴昌硕: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工诗,善书法,尤精篆刻。&nbsp; &nbsp;<br/><br/>吴其濬: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著有被誉为19世纪中国重要的植物学著作《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 </div>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6-7-1 19:52
呵呵,楼上的,有心了。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6-7-1 20:49
你贵姓,我告诉你来历
作者: xdh1102    时间: 2006-7-1 23:13
我也姓夏~
作者: xiabing509    时间: 2006-10-19 02: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dh1102    时间: 2006-10-20 01:21
<p>夏姓原来还有这么多名人啊~</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6-10-20 04:15
<p>我姓谢。</p><p>不过已经找过来历了。记录在自己的博客上。甚至知道我们村出过一个谢皇后。</p>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6-10-20 05:31
<p><br/>3、出自妫姓,以王父字为氏。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建立陈国,建都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春秋时,传至第16位君主陈宣公杵臼时,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有夏氏。<br/><br/>夏姓分布<br/></p><p>夏姓和我们陈姓是同个祖宗的,而且也是从我们陈姓里分出来的。</p><p>第一个姓陈的就是胡公满、陈胡公。同时他也是胡姓人的祖宗。</p>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7-6-27 18:58
这是来源之一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7-6-28 08:36
虽然说是来源之一,这说明有一部分的夏姓起源于陈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7-6-28 13:07
夏商时期战争年表
(约前21世纪—前1057年)
  
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 夏禹攻有扈氏甘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 夏启攻益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 甘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 夏启攻河西之战
夏王仲康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 夏胤攻羲氏和氏之战
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 夏相攻东夷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 夏少康复国之战
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中后期) 浇灭相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 夏少康灭浇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 夏季杼灭豷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 夏伯靡灭寒浞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 夏季杼攻东夷之战
夏王槐时期(约公元前18世纪) 洛伯与河伯之战
夏王芒时期(约公元前17世纪) 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战
夏王不降时期(约公元前17世纪) 夏不降攻九苑之战
夏王桀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 夏桀攻有施氏之战
夏王桀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 夏桀攻有缗氏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 商灭夏的战争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 商汤灭葛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 商汤灭韦顾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 商汤灭昆吾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 鸣条之战
商王中丁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  商中丁攻蓝夷之战
商王河亶甲时期(约公元前14世纪)  商河亶甲攻蓝夷班方之战
商王阳甲时期(约公元前14世纪末)  商阳甲西征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周边各国的战争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甫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沚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周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巴方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下危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方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武丁攻宙方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攻?方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化攻?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雀攻?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缶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子方攻基攻缶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亘方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荆楚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归、佣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方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方之战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虎方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对西北游牧民族的战争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土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方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方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洋方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羌方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北羌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方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方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龙方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震攻鬼方之战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人方之战
商王廪辛、康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 廪辛、康丁攻危方之战
商王廪辛、康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 廪辛、康丁抗击羌方之战
商王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 商武乙攻召方之战
商王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 商武乙攻人方之战
商王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 周季历攻西落鬼戎之战
商王武乙二十四年(约公元前12世纪) 周季历灭程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 周季历攻燕京戎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 周季历攻余无戎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 周季历攻始呼戎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 周季历攻翳徒戎之战
商王帝乙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 周文王攻商之战
商王帝乙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 商帝乙攻人方之战
商王帝乙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 商帝乙帝辛攻盂方之战
商王帝辛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 商帝辛攻东夷之战
商代末年(约前12世纪末至前11世纪初) 周灭商的战争  
商王帝辛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 周文王攻犬戎之战
商王帝辛三十二年(约公元前11世纪) 周文王灭密须之战
商王帝辛三十四年(约公元前11世纪) 周文王攻耆之战
商王帝辛三十四年(约公元前11世纪) 周文王灭邗之战
商王帝辛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 周灭崇之战
商代末年(约公元前11世纪)  牧野之战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7-6-28 13:27
历史上是否存在夏,学术界还存在争议和疑惑。
出土的文物非常稀有,还不足以支持这一朝代的存在证明。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7-6-28 16:18
不懂,学习了!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7-6-29 12:05
原帖由 褚留香 于 2007-6-28 13:27 发表
历史上是否存在夏,学术界还存在争议和疑惑。
出土的文物非常稀有,还不足以支持这一朝代的存在证明。


不会吧?难道还一定要用文物来推断啊 ?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7-6-30 00:17
天台夏氏重修宗谱:始祖:鄎端,宋代自会稽县(今属绍兴县)迁居仙居县庆云村。始迁祖:本翁,字立古,号怡松,元初自庆云村迁居天台县。该支派排行字:正承忠统庆云发祥积善垂裕传家永昌功开万世教通海邦建极议礼制度文章。
作者: xdh1102    时间: 2007-6-30 00:27
我是“积”字辈~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7-6-30 00:42
彼此彼此啊!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7-7-2 17:12
看来街上只有两个姓夏的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7-7-2 17:14
原帖由 褚留香 于 2007-6-28 13:27 发表
历史上是否存在夏,学术界还存在争议和疑惑。
出土的文物非常稀有,还不足以支持这一朝代的存在证明。

夏朝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带。我倒希望它真实存在过。没有文物说明年代久远、生产力不发达啊!
商朝的文物也只发现一个遗址、一个青铜啊!哦,还有甲骨文!
作者: 沙(kk)    时间: 2007-7-2 19:58
那两位夏姓,积辈街民的辈分蛮高的嘛!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7-7-3 09:41

高的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7-7-3 13:41
唐朝之前的夏氏迁移概况:夏氏因得姓很早,故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替,散居尤为广泛。

夏姓发源于今河南、安徽省境。大致上,秦及秦代以前,夏姓主要在中原生息繁衍,并迁往陕西、山东、安徽、山西、河北等地。如夏征舒传至4世孙夏区夫仕陈(今属河南)为大夫,裔孙夏御寇仕齐(今山东东部)为大夫。秦始皇时尤御医夏无且(大致出自陕西夏氏)。秦汉之际,有代(今河北西北部、山西中部与北部等地)相夏说;安徽夏氏出自随王桀逃至南巢一部分夏王族的后裔。

魏晋南北朝以前,夏姓还主要活跃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特别是中原一带。

夏姓南迁始于汉代,如西汉时有夏黄公,为鄞人(今浙江宁波市);东汉有夏方,为九江人(今属江西[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初步考证:东汉时的九江并非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另有《晋书》列传第五十八记载:“夏方,字文正,会稽永兴人也。”])

唐朝、宋朝及之后的夏氏迁移概况:据各地夏氏谱牒记载[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初步综合百余部家谱考证],主要由浙江迁江西、苏州等地,江西迁湖南、湖北的黄岗与麻城、安徽等地,苏州迁苏北、安徽等地,河南回迁浙江东部,浙东迁广东,湖广(湖南、湖北)迁重庆、四川、陕南,江西、安徽迁福建、台湾,湖北的黄岗与麻城迁河南南部,江苏、重庆、四川迁贵州、云南;山西迁山东、苏北,苏北、四川迁山东,江西、山东迁东北三省。

近二十年夏氏迁移概况: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交通通讯的飞速发展,夏氏迁移更趋复杂化,突出表现在重庆、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中西部省份的夏氏向东南沿海的广东、上海、浙江、苏南、福建及北京、山东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迁移。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7-7-3 13:41
夏姓来历

 夏,顾名思义,是夏禹的后裔;夏侯,史有明载,也同样是这位上古贤君的子孙。两个姓氏,一单一双,实际上却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

  《姓纂》记载说:“夏后氏之后,以国为姓。”

  《姓谱》说:“夏侯,复姓,本姒姓,夏禹之裔。周武王立,封夏裔于祀;后祀为楚灭,简公弟佗奔鲁,鲁悼公以佗为夏后,爵为侯,因以夏侯为氏”。

  《唐书宰相世系表》也指出:“出自姒姓,夏禹裔孙东楼公封为杞侯,至简公,为楚所灭,弟佗奔鲁,鲁悼公以其夏禹之后,给以采地为侯,因以为氏焉,后去鲁之沛,分沛为谯,遂为郡人。”

  这两段记载明白指出,夏侯氏是分自周朝初年“以奉夏祀”的杞国,而夏姓则与杞氏谊属兄弟,统统都是夏禹的后裔,则夏侯与夏氏系出一源的亲戚关系,可以说是一目了然,清楚万分。唯一的分别,是夏氏得姓较早,而夏侯氏得姓稍后罢了。

  在过去的两三千年以来,夏氏的历史名人相当不少,他们的杰出表现,的确无愧为大禹的后裔,使这个大家族所享的盛誉历久不衰,也为一部中华历史,益增光辉。

  夏氏成名早在先秦时期,当时,卫国曾出过一位名震遐迩的大力士夏育,据说他力举千钧,能生拔牛尾呢!另外,在荆轲刺秦王之时,也有过一位名叫夏无且的侍医,由于“以药囊提荆轲”,而名登《史记》的《刺客传》。依照该书的记载,秦始皇在保住了生命之后,论功行赏,曾经赏赐两百镒黄金给夏无且。

  汉代以后,夏氏的表现更加出色,譬如,光武帝时的夏恭,就是一位大名鼎鼎,备受后人敬仰的了不起学者。根据历史的记载,夏恭是当时一位最负声名的易学教授,曾经教授生徒至一千余人,桃李满天下,他的声名也传遍天下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7-7-3 13:42
夏姓源出有二:一为夏后氏之后,即大禹后裔,商汤灭夏后,族人以国为姓;另一出妫姓,为陈宣公庶子子西的后人,子西字子夏,后人以其字为姓。

上海出现夏姓居住,至迟在唐代。上海收藏家顾景炎先生曾有一块唐青龙镇报德寺塔砖,其烧造文字为“夏清妻宋五娘共舍砖一万保扶身囗“和”长庆元年囗月”,长庆元年即821年;松江城中刻于唐大中十三年(859)的经幢上,有夏言、夏仲暹等人名。宋景定年间(1260~1264),长兴夏杞为华亭小吏,其弟夏椿随兄迁居今泗泾。夏完淳,祖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就是大禹的发祥地。绍兴夏姓是望族,夏完淳也可堪称是禹王正宗子孙了,至于他的家族何时迁居松江,因无谱牒查索,语焉不详。

夏允彝、夏完淳父子,落籍上海多年,就把夏允彝称为华亭荡湾人,他是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曾任长乐县令,耿直干练,善办疑案,被考察为“天下廉卓第一”。他办案不畏权势,当时福建总兵郑芝龙飞扬跋扈,且庇护部将,在南澳岛残害过往商贾,历来主管官员,投鼠忌器,视而不问。夏允彝查实案情,先斩后奏,以“非天意彰露,则郑镇长为其冒托;不惟污朝廷之法网,又亏郑镇之清节”等词,使郑芝龙得悉后,也只得哑子吃黄莲,无可奈何。夏允彝与陈子龙、徐乎远等曾组织几社;清兵破扬州后,即举义抗清,兵败后投水自尽,有《幸存录》等传世。夏完淳是当时公认的国家级神童,5岁知经史,7岁能诗文,9岁出版《代乳集》,13岁组织西南得朋会,后积极参与抗清斗争,初为吴志葵参谋,继为太湖吴易助手,被捕受审时,巧骂汉好洪承畴,牺牲时仅17岁,诗文由后人整理成集。夏允彝兄夏之旭,也参加反清斗争,案发自尽。夏完淳姐淑吉、妹夏惠吉,都因家学渊源,见有诗作传世。今松江横云山西有夏允彝、夏完淳墓。

因为夏完淳宁死不屈的事迹颇有教育意义,抗战时期,郭沫若写了历史剧《南冠草》,还在儿童刊物发表《夏完淳的故事》,应该说在当时抗战大后方,夏完淳的知名度也是很高的。

郭沫若选择夏完淳故事激励民众,是否还因为他姓“夏”,但抗日时期确实有人取名为“夏”,伸张我中华民族凛凛正气的,那就是学者钱玄同,他改称自己叫“钱夏”。

夏姓多有文入学士。元夏汲清,为名画家曹知白仆人,对画很有造诣。清夏子言,是海上白描画法的鼻祖,对后世颇有影响。明夏宗文与夏寅,均为学者,前者参与编篡《永乐大典》,后者有《政鉴》、《夏文明公文集》、《尚书本旨》《禹贡评节》等著述传世。

近人夏瑞芳,商务印书馆主要创始人,其对教育独具慧眼,注力于教科书的编辑和出版,还主办师范讲习所和尚公小学,作为科研和实验的基地。夏月润、夏月珊,京剧名演员,曾在九亩地新舞台进行京剧革新,辛亥革命时参加攻打制造局之役,作战勇敢,颇有功绩。夏允麟,曾创松江清华女校,即今松江师范的前身。夏仲方,沪上名医,对脉象研究甚有见地,建国后为市中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夏桂甫,为冶印高手。夏光字、夏坚白都是土木工程专家,前者是出席万国工程师大会和国际水利会议的代表,后者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同济大学副校长。夏嘉,江西大学教授。外籍在沪的夏氏文化名人有夏尊、夏禹龙、夏征农、夏东元和夏写时等,夏禹龙是上海社科院邓小平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夏征农为《辞海》主编。

在海外的上海夏氏名人有夏昌瑶,巴西中国学专家,系夏允彝兄夏之旭的后人。

与夏姓有关的地名有青浦刘夏镇、奉贤夏家村、松江夏家浜等,都是早年夏姓家族聚居而得名的。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7-7-3 13:43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有它姓融入夏姓中,從而擴大了夏姓的人數和影響力,这其中包括:

党项建立的西夏王朝中有人改姓夏;

明朝建立后,为笼络蒙古贵族,曾赐封他们汉姓,明皇帝曾赐元人齐噜台夏姓名贵;

清满族人中有夏姓,世居牛街(现北京市内),就有夏姓;

清嘉庆13年(1818年)岭夷12地夷人归附,16年改土归流,令他们改为汉姓,从事畜牧业,其中龙竹山头目姓夏;

台湾土著赛夏族哈也湾氏改为夏姓;

如今土家,蒙古,回,佤等民族均有夏姓.

此外,历史上曾存在过的夏丁,夏父,夏后,夏里,夏佳,夏阳等以后都融入了夏姓.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7-7-8 18:25
原帖由 褚留香 于 2007-6-28 13:27 发表
历史上是否存在夏,学术界还存在争议和疑惑。
出土的文物非常稀有,还不足以支持这一朝代的存在证明。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与后来的商周文明一道,构成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的主流,确立了以礼乐文化为根本的华夏文明的基本特质。

10月下旬,70多位来自大陆香港台湾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专家学者云集“华夏第一王都”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参加在这里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形成的“意见书”中说:“建议尽早启动二里头遗址和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作为夏商都城遗址群,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7-7-8 18:26
寻找夏文化

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中国社科院二里头工作队的二层小楼装扮一新,“华夏第一王都”的大碑,也在工作队门口竖起,等待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为其揭碑。在专家眼里,这是一块分量很重的石碑,因为在二里头这个看似普通的村庄下,埋藏着中华民族的重大秘密: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这里曾是中国第一个王朝的都城所在地,上演过夏的繁荣和夏商周三代王朝更替的壮阔史剧。

上个世纪,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证明了商王朝的存在。这给了中国学者以极大的鼓舞,他们希望能从考古学上寻找夏族和夏王朝的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的本来面貌。寻找夏王朝存在的证据,成了近半个世纪中国学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1959年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旭生率队在传说中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区豫西开始了对“夏墟”的考古调查。偃师二里头被纳入学者的视线。这是首次明确以探索夏文化为学术目标所进行的田野考古工作。

此后,中国三代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遗址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发掘,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大型青铜冶铸作坊、制陶、制骨遗址,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以及400余座墓葬,出土了成组的青铜礼器和玉器,证明了它是一处早于郑州商城的具有都城规模的遗址,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和夏商王朝分界的关键性遗址。

由于它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所以从发现至今,围绕它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其中最大的悬念是:它是夏都还是商都西亳。“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后,二里头文化的主体为夏人遗存的观点逐渐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学术界也都倾向于认为二里头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之所在。

20年前提出“二里头一到四期都是夏文化”的观点时,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邹衡孤军奋战,如今,此一“异说”逐渐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年届80的邹衡先生说,“夏的存在与否,在国际学术上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二里头遗址用事实证明了夏朝的真实存在。”
作者: 小哥    时间: 2007-7-8 20:13
历史的谜团有待后人的猜测和挖掘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www.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