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火棘果
[打印本页]
作者:
古木
时间:
2011-11-28 15:11
标题:
火棘果
别名 火把果、救军粮
火棘果科名 蔷薇科
属蔷薇科火棘火棘果每年十月中、下旬成熟,直到翌年二、三月均可采撷,每3斤鲜果可得1斤含水量13%以下的风干品。 火棘适应性强,性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喜疏松、肥沃的土壤。以播种繁殖为主,采种容易,秋季随采随播,也可在夏季嫩枝扦插繁殖。幼苗容易培育,但移栽时必须带土球,以提高成活率。定植后行重剪,促使萌发新枝、调整树型。北方盆栽,10月至11月移入温室越冬,江南地栽,可露地越冬。
果:消积止痢,活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小儿疳积,崩漏,白带,产后腹痛。
根:清热凉血。用于虚痨骨蒸潮热,肝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腰痛,崩漏,白带,月经不调,吐血,便血。
叶:清热解毒。外敷治疮疡肿毒。
'西昌的火棘果在路旁、在水边、在山坡、在旷野处处可见,那里的人称火棘果为“水楂子”,想来是有道理的,因为这种果子的外形极像被缩小了十几倍的山楂,但是水分不足,吃起来干涩略带点酸。在当地许多人还叫它“红米饭”,因为当年红军是用它当口粮充饥的,在四川有的地方还管它叫做“红军粮”。
记得在放学的路上,常常是顺手抓一把鲜红的“水楂子”放入口中,一直吃到家门口,后来才知道,它还是一味草药,具有生津解渴、健脾消食的功效呢。到了秋天那满山遍野的“水楂子” 红的格外的耀眼,这时“春华秋实”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火棘药用始载于《滇南本草》:“其根、果、叶性平,味酸甜苦涩。”中医中火棘被称为豆金娘、赤阳子,冬末春初挖根晒干备用或鲜用,叶随用随采。火棘果不仅药食兼用,就连它的根、叶、花等都能入药,具有健脾消积,生津止渴,清热解毒,行气活血之功效,治胸中痞块,食积、崩漏、产后淤血,还可消虫、明目。
(以上百度)
作者:
古木
时间:
2011-11-28 15:12
[attach]137535[/attach]
作者:
古木
时间:
2011-11-28 15:12
[attach]137536[/attach]
作者:
古木
时间:
2011-11-28 15:14
[attach]137537[/attach]
作者:
古木
时间:
2011-11-28 15:16
[attach]137539[/attach]
作者:
徒手杀猪
时间:
2011-11-28 16:00
作者:
坏蛋
时间:
2011-11-28 16: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风中独舞
时间:
2011-11-28 18:02
看着像柿子?
作者:
家在天台
时间:
2011-11-28 18:08
这个好像山上有看到过的
作者:
大头
时间:
2011-11-28 19:02
这次我也看到啦,能吃吗,那我下礼拜去摘点回来
作者:
大头
时间:
2011-11-28 19:09
[attach]137658[/attach]
作者:
大头
时间:
2011-11-28 19:10
[attach]137661[/attach]
作者:
大头
时间:
2011-11-28 19:10
[attach]137663[/attach]
作者:
大头
时间:
2011-11-28 19:11
[attach]137665[/attach]
作者:
哈拉贝
时间:
2011-11-28 19:38
作者:
哈拉贝
时间:
2011-11-28 19:38
作者:
xyq12345
时间:
2011-11-28 20:51
这玩艺能吃啊?杭州多的是!
作者:
y03831
时间:
2011-11-28 21:39
作者:
美食
时间:
2011-11-29 08:28
作者:
3322
时间:
2011-11-29 11:51
作者:
maxtor2008
时间:
2011-11-29 18:13
小时候吃过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www.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