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天中学生时代的价值观 [打印本页]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12-22 23:09
标题: 天中学生时代的价值观
<p>"后司街"这种网络平台很有意思,能在这里与不同时代的校友相互交流,尽管看不到不同时代的天中原貌,从校友的描述中了解天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p><p>各个时代的天中学生在天中读书时的价值观必定个不相同,包括每个人的理想、目标、偶像、娱乐方式等等,如果我们能在这里跟贴聊聊当时的个人价值观,最后综合起来看,可能就是一幅天中的“浮世绘”。</p><p></p>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12-22 23:44
<p>偶的初中时代没有任何想法,只是觉得比小学的时候玩伴更多。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红透了半边天,那时觉得老费真酷!娱乐明星不像现在那么多,学校门口小摊上的明星卡片也只有李连杰等几个功夫明星,这是因为“少林寺”成功后出了一系列的少林电影系列。很少有港台的磁带唱片,除了春节联欢晚会出现过的几个,与外界的交流很是闭塞。</p><p>崇拜的偶像可能要数聂卫平了,可能现在的人无法理解当时偶对老聂有多么崇拜,围棋起源于中国,但是几乎没有人能下得过日本人,过去一个日本五段的女棋手居然打遍中国无敌手,耻辱之极。老聂真牛,中日围棋擂台赛上过五关斩六将,那个激动啊,第二天就到小北门的那个商店里买了一副塑料围棋。后来,见到老聂要求签名时,手抖得都没法送出笔,呵呵。</p><p>初二的时候历史教科书改了,正面宣传国军抗日,“血战台儿庄”公映,从此不再相信老G的历史书,觉得那都是胡说八道。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比现在的日本和韩国好不到哪里去,何必五十步笑一百步呢?个人的信仰出现了危机,书上说的究竟是真的吗?以前从来不怀疑教科书的真实性。但是,对历史还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p><p>嘿嘿,慢慢与大家交流,大家有什么好玩的事多多在此贴分享。</p>
作者: lzchen    时间: 2006-12-23 02:20
<p>偶的初中,也是城关中学在东门的第一届,教学资源过于简陋。</p><p>初一刚从三州希望小学到城里,没有想到学校居然比我们那里还艰苦。上厕所就是下课后,对着旁片的小河,在我们的殷切期望下,后来简易的搭了个棚!同时也发现,那河发生了“赤潮”!呵呵。。食堂也从记忆中的五分钱一个菜,到后来的2块,从竹棚下搬到了现在的伙食中心。。那段生活,回忆起来,还是蛮有意思的,也感觉到那段光阴,身为第一届,有点自豪!</p><p>理想,莫过于“考上天中”,似乎伙伴们组织的足球是唯一的自娱自乐!</p><p>上了天中,知道了乔丹,喜欢了NBA,也从张亚伟老师的“heal the world”引导下,开始喜欢上了Michael Jackson,也找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当然,更多的还是三点一线的生活,要上名牌大学。</p><p></p>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6-12-23 06:20
<p>&nbsp;&nbsp;&nbsp; 我和二楼同届,也听说过乔丹,但印象不深。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经过一段暗恋,就莫名的毕业了。有时反刍记忆,除了惘然,大概还有几张熟悉的面孔,几句清澈的话语,此外都已作古。我是不擅于恋旧的,对于记忆总有莫名地排斥,既然已经过去,又何必执着呢?天使只有沉睡时最美,往事亦然。然而,我终于不能释然,徘徊于无地了。还是初一的时候,我已习惯独处,晚自习后,我常躺在溪边,听溪水湍湍。如果是夏天,时有萤火虫闪过,随手往水里丢块石子,准能惊起蛙声一片。这时有风吹过,嗡动地空气刹时遁逃无影,只落得一身凉快……那时尽管周遭漆黑,内心并无丝毫的恐惧,对于一切总充满欢欣、好奇、宁静。但到了天中,生活便似机械般无味,吃饭、睡觉、读书,听着那些无厘头的鬼话,做着挑鸡蛋骨的习题,似乎天天有所收获,但晚上闭眼一想,似乎什么也没学,心情于是糟糕。比如说语文吧,往往把美文当尸体解剖,分析段落,归纳中心,结果面目全非,这样从小学到高中解剖了十几年,文章还是不会写,然而我们还是乐此不彼。再说政治吧,本是最简单的利益平衡学,结果成了编造谎话的范本。又如数学,假设之上再假设,结果成了最严密的学科。但是常识,比如生理卫生,骂人的英语,往往略过不教。其实不懂物理规律又怎样?一个人不懂规律难道就不会运用了吗?原始人并不了解关于火的物理规律,但人类在实践中用火已有了几百万的历史。感性的经验体认与理性的把握并不是一回事。但我们在评价某某人才智力时,却只在乎后者,于是有了高分低能的怪胎。其实,我想更多的人最需要的是生活经验,而不是玄之又玄的理性概念。毕竟,社会终究是世俗的。我把这想法告诉某老师,她气愤了,把我母亲请到办公室,一阵讽刺,说我考不上大学。母亲很伤心,不看我一眼就出校门了。事情虽过去了多年,但心中那份悲凉,随着阅世的深人也愈日深沉了。关于人生的同一句格言,年轻人会讲,老年人也会讲。但是他们所体会的意义则迥然不同。尽管年轻人也可以正确地表述这句格言,但他绝对体会不到这一格言内涵中的那种深刻性和广袤性。因为对于一个老人来说,这句格言不仅是一句语言,其中已凝缩了他的整个人生经历,人生体验。高二读《哲学笔记》时,我把这句黑格尔的明言刻在心理。也就在那时,他们——黑格尔、列宁成了我的偶像。</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2 22:23:18编辑过]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12-24 07:05
<p>初中三年就一个班主任,现在想想,那个年代的班主任水平真是孬,尽管本身的人品不错。班主任教数学,偶是数学课代表,每天早上的数学课,经常先让我站起来背昨天教过的定理,背不出来,站到后面去。这是什么教学方法?不会背定理就不会作题目?定理是古诗?是用来背的?</p><p>然后就是晚自修时喝得满脸通红站到教室的后门从关着的门缝里或者是在天桥上看谁在自由讲话,看到了谁,就从前门进来把他拎出去。偶又没有能逃过数劫。班主任却以此为乐,乐此不疲。</p><p>老师的作为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从此发誓今后我不会去当老师。老师在我心目中的光辉形象被这位班主任弄得烟消云散。初中正值“叛逆期”,一发火,偶就不想读书了,至少数学不想读了。</p>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6-12-25 02:19
<p>初入天中时,正好是哈雷慧星回访的那一年,于是在那几天夜里,自习也不上,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和一个同学一起在天桥上等待那个大扫把在群星中突然闪现。从此对天文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甚至人生中的第一次邮购行为就是用几个月早餐省下来的钱寄到上海买了一个折射天文望远镜的部件……这个兴趣到现在一直还有,也使后来读到霍金写的那些书的时候仍然是津津有味。我要感谢文化馆的那个图书馆,和天中的那个小图书室,是从那两个地方,我开始认识这个世界。</p><p>那时不好写字,却好读书。《楚辞》里蘅芷兰桂的优美一度令我迷醉。加上对植物学极有好感,于是也有上南山采九头兰,入北山撷百合花,到始丰溪边摘红蓼观流水,或者做蝴蝶标本、叶脉书签的事情。初二那一年的许多个周末,都是在国清附近的山中度过的。</p><p>也是在初中时,知道民国时有个浙江人潘漠华,只身骑脚踏车周游世界,十分的佩服。于是漫游世界从那时起就成了我的一个小小理想,如果这也算理想的话。现实生活中的偶像基本上没有,因为棋艺太臭,所以不怎么下围棋,所以对于红极一时的聂棋圣也只是敬仰而已。总是对一些古人和小说人物充满兴趣。</p><p>中学时代的娱乐乏善可陈,电影好看的不多,去文化馆曲艺场看录像就是很有吸引力的项目了。当然初中时,开始流行电子游戏,最简单的红白机,直升飞机啊兵乓球到英雄救美采蘑菇,当时同学里有好几个高手,初三时有段时间每天晚自修后都要拥到学后巷和民主路交叉口的那个电子游戏铺观摩。那个热闹呀。后来到高中时,迷上了街机。什么西部牛仔圆桌骑士。最喜欢玩的就是三国志,单打双打三个人打都有。这是我玩得最久的游戏,每次回天台都要去找这款游戏玩。直到去年过年,和当年的老同学一起去文化馆那个游戏店,却再也找不到了,老板说早换掉了。算算这个游戏玩了有15年之久,这中间当年曾和我一起玩过这游戏的某个同学也已经离开人世。15年的游戏终究玩到了头,这真是一个时代的结束。</p><p></p>
作者: 归于宁静    时间: 2006-12-25 08:50
<p>我也想想我的天中生活。我是傻乎乎地进去,带着一个头痛病出来。这变化不是因外在人事的压力,是个人为心智上的成熟所受的自以为是的折磨。——我曾经在陈统广老师的办公室外忐忑徘徊,琢磨着要不要敲这个门。当时他兼做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我那时以为老师是万能和崇高的,还是信得很。呵呵,现在想来,多亏没敲,否则或许真就给自己打了烙印。后来就自己买中药喝,喝胖了不少,也算添了另一个肥胖的负担,倒把头痛冲淡了。</p><p> 平生最怕的科目是物理。方老师拿个老大的三角板说,画个图题就解出来了,多简单。天知道,一个小球在平面上滚一下竟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力可受,这个是抵消了,那个还在作用,什么什么什么作用,我怎么想清楚。还有电,那一长串葡萄藤似的电路图,绕来绕去,我只有糊涂。物理从来胆战心惊,无可奈何。幸亏会考过了。阿弥陀佛!</p><p> 还有孩子气的自作聪明。那时喜欢一个别校的男生,不敢说。恰恰又流行笔友。于是,——真的是真心实意的——把自己的一个好朋友介绍个那男生做笔友。……于是总问女生,跟笔友关系怎么样了啊。他对你怎么样啊。问了又问,一面怕泄露了自己那一点小私心,一面又为间接得到了那男生的信息而自喜。还有的就是担心,怕他们隐瞒了我,真恋爱上。我记得女生矮矮胖胖的身子,圆鼓鼓的脸,眼睛很亮,有种拙笨的精明,多年没联系了,不知道她现在哪里。那男生也早做了别人的丈夫。</p><p> ……</p><p> 一时间有一时间的悲喜。毕业后听说一同学得了脑瘤,开刀了,病是好了,人却有点痴傻迟钝了,再不能读书了。我在心里常想起她上学时的活泼逗笑,但没去看过她。是一种残酷,还是不见的好,留一个怀想。人有命定的哀乐,也有不尽的路要走,像河静静淌过,承接那一份该有的就是了。这就是天中及后来生活教我的价值观。</p>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6-12-25 10:20
<p>&nbs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5 12:40:03编辑过]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12-26 07:38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归于宁静</i>在2006-12-25 0:50:00的发言:</b><br/><p>人有命定的哀乐,也有不尽的路要走,像河静静淌过,承接那一份该有的就是了。</p></div><p>这种体会真难得,更难得的是能够始终保留这种心态。</p>
作者: 喘气大菜包    时间: 2006-12-26 16:52
<p>随手往水里丢块石子,准能惊“息”蛙声一片。郑同学说错了。“嗡动”地空气,这个词好的。</p><p>心灵飘洒也就那么几年。的确回味不够。老虎有点子。</p>
作者: 许欣    时间: 2006-12-26 22:10
<p>你们怎么小时候就有这么多的思想呀,小心掉头发哦!</p><p></p>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12-26 23:25
<p>初中时代印象深刻的事情确实不多,娱乐项目不象现在这么多。与现在相比,但是这也提供了更多的“原始”旅游的机会,所以对于天台的认识几乎从初中才刚刚开始,或者说,天台的很多地方只有初中的时候才去过。</p><p>那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周末只有一天或一天半,正如AB所说,一辆自行车给了偶无穷的旅行的欲望。周末只有一天或一天半,偶经常跟随或者约同学骑自行车到那些天台的景点,燕窠岩、苍山的九龙潭、桐坑溪水库、百丈坑、明岩等地方都是由我的那辆26吋“飞花”自行车载着我去的。尤其是燕窠岩印象深刻,一两个老者守在那里几乎没有什么游客,我们几个人到以后,他就不停地说能不能给拨点款重修一下,这边快要坍塌了,那边漏水了等等。一位同学开玩笑对他说,这位以后能当省长(指偶),你有什么要求趁早说,那位老者居然相信!偶得绰号“省长”被叫了很久。以后一直没有去过燕窠岩,不会忘记那位老者期盼的眼神,恐辜负所托。</p><p>领略天台的风光并不是初衷,但是所见所闻的确对天台的理解大大地加深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6 15:31:18编辑过]


作者: 喘气大菜包    时间: 2006-12-27 00:30
<p>中学,初中的记忆模糊了,只记得曾在河边沙土上给自己做一坟茔,雨后没迹,心境于是了然。</p><p>高中,只记得校门口小天桥上看黑压压无穷屋顶,后来上教学楼厕所平台,发现更多黑屋顶和山。书,初中读了很多,高中除了一本钟楚红封面的杂志,一点没记忆。</p>
作者: hugh    时间: 2007-1-1 05:52
<p>在天中玩过学过</p><p>一晃十多年了</p><p>拥抱崭新的2007</p>
作者: 归于宁静    时间: 2007-1-1 06:47
<p>想起了高中时的元旦晚会.呵呵.那时活着多有期待.现在没了.一个人呆坐着就跨过年了.</p><p>各位新年快乐.</p><p></p>
作者: openkave    时间: 2007-1-10 06:48
<p>初中是在赤城中学念的,是个新校区,我们是第二界的,姐姐是第一界,听姐姐说她刚进去的时候学校操场都长满草,有时候都要他们课余时间拔草的,在操场上都是坑坑哇哇的水坑,下雨天水坑里还有小鱼的(操场周围就是农田),那时候很期待上初中。不过等我们这一届时操场草的问题解决了,下雨时也从来看不到小鱼了:( 失望了好久。</p><p>初中的生活很开心!初一我们班主任是梅爱武,非常棒的一位老师,很会激起我们学习的欲望,当时我们班成绩也不错,出现过一次轰动年级的期中考试,全年级6个班,我在班级排名第六,不过在年级里却能排到第七,只有2班的一名同学是排在年级前7的,也就是前7名的名次我们6班占了6名,这个班主任给我印象最深了,我高中毕业那年她也被调到天中了,估计因为工作出色吧。</p><p>上天中初很兴奋,不过高一时从我们班级开始就是住老房子的(1-6班都是能住新教学楼很羡慕他们),很老很老的房子,很郁闷的说,高二分班了终于能在新教学楼上课了,很开心。天中离我家有点小远,骑自行车要20分钟吧,看同班要住宿的同学感觉他们很爽,当时还没住过校觉得很好玩,就要求住校了,当时住宿很紧张居然还要托个关系才有了床位,不过住了一段时间又天天往家跑了。天中每天早上住宿同学都要去早跑并拿早跑签,如果不跑就没早跑签到时候就要班级扣分。那个学期我真是为这个早跑签着急,后来一个同学居然意外拣到一打早跑签,加上平时自己偶尔跑跑,终于解决了早跑签的问题,以后几个学期在也不敢提住校的事情,怕了。</p><p>天中的生活平淡,有点沉闷,印象最深的班主任的一句话是:物理学不好的人都是脑子不聪明的,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这么说,也许是为了刺激物理不好的学生让他们更用心一些吧,不过这些话倒是刺激倒了不少女生</p><p></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9 23:01:50编辑过]


作者: openkave    时间: 2007-1-10 07:1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老虎</i>在2006-12-23 23:05:00的发言:</b><br/><p>初中三年就一个班主任,现在想想,那个年代的班主任水平真是孬,尽管本身的人品不错。班主任教数学,偶是数学课代表,每天早上的数学课,经常先让我站起来背昨天教过的定理,背不出来,站到后面去。这是什么教学方法?不会背定理就不会作题目?定理是古诗?是用来背的?</p><p>然后就是晚自修时喝得满脸通红站到教室的后门从关着的门缝里或者是在天桥上看谁在自由讲话,看到了谁,就从前门进来把他拎出去。偶又没有能逃过数劫。班主任却以此为乐,乐此不疲。</p><p>老师的作为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从此发誓今后我不会去当老师。老师在我心目中的光辉形象被这位班主任弄得烟消云散。初中正值“叛逆期”,一发火,偶就不想读书了,至少数学不想读了。</p></div><p>偶小学一个数学老师也有非常强的暴力,每次把同学叫到黑板去做题,做不出来每人一个重棒炸弹,很粗的棒子打在头上,我们班一个女生老是被他打,那个同学数学真是越打越差啊。偶一次上课开小差,正和同桌讨论的津津有味也被他打了一下真象炸弹炸一样脑子翁翁响,我们班很少有人能逃脱他的炸弹。这样的老师真的蛮可恶的,估计那个同学就是被她打笨掉的</p>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7-1-11 00:27
<p>高中时代的前半段几乎是没有读进什么书。葱白围棋高手比现在的追星族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个阶段正值天台棋手俞斌夺得“新体育”杯,天台被命名为第一个“围棋之乡”,老聂到天台来下棋,中午烈日下赶到国清宾馆,翘首以盼老聂的签名。那个激动啊!我从来不批评“追星族”,因为我知道那只是一个阶段的回忆而已。</p><p>80年代末,自由主义思潮泛滥,生活中的偶像也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一部美国电影“霹雳舞”,改变了我对事物的很多看法。里面有一句话至今难忘,大概是说什么是真正的跳舞,答案是无论男女老幼、健康的残疾的、只要感到快乐就是跳舞。里面的黑人街舞者“旋风”和“马达”便是我那个时代的偶像,于是高中的前半阶段是学霹雳舞中渡过的,最后舞是没有学会,学业倒是荒废了不少。</p>
作者: Los    时间: 2007-1-12 06:55
<p>想念校门口的炊饭,浇点牛肉汤,就着萝卜丝,怎么吃怎么好吃!</p><p>很怀念。。。很怀念。。。</p><p>再也吃不到了</p>
作者: Los    时间: 2007-1-12 06:56
汗。。。MS跟错地方了
作者: 桑桑    时间: 2007-1-13 10:47
米错哦&nbsp; 你都已在天中同学会那报了到哦
作者: 捞猴子的月亮    时间: 2007-1-19 04:59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老虎</i>在2007-1-10 16:27:00的发言:</b><br/><p>高中时代的前半段几乎是没有读进什么书。葱白围棋高手比现在的追星族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个阶段正值天台棋手俞斌夺得“新体育”杯,天台被命名为第一个“围棋之乡”,老聂到天台来下棋,中午烈日下赶到国清宾馆,翘首以盼老聂的签名。那个激动啊!我从来不批评“追星族”,因为我知道那只是一个阶段的回忆而已。</p><p>80年代末,自由主义思潮泛滥,生活中的偶像也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一部美国电影“霹雳舞”,改变了我对事物的很多看法。里面有一句话至今难忘,大概是说什么是真正的跳舞,答案是无论男女老幼、健康的残疾的、只要感到快乐就是跳舞。里面的黑人街舞者“旋风”和“马达”便是我那个时代的偶像,于是高中的前半阶段是学霹雳舞中渡过的,最后舞是没有学会,学业倒是荒废了不少。</p></div><p>最流行“霹雳舞”的那一阵子,班里一帮男生经常相约到我家,在阳台上放震耳欲聋的舞曲,跳酣畅淋漓的霹雳。我安排了场地,提供了音响,却一直没放手学到“霹雳舞”。 </p><p>曾主持过全校的文艺汇演,有个“霹雳舞”的节目,舞跳的很好,表演者请我在舞毕造型的那一刻,通过主持人话筒大喝一声“HO”,或者“哈、嗨”之类,这样可以把表演推向高潮。对于主持报幕轻车熟路的我,却没有信心这样大喝一声,现在,也许更难喊出那一声了。</p>
作者: lzchen    时间: 2007-1-19 19:0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老虎</i>在2006-12-26 15:25:00的发言:</b><br/><p>初中时代印象深刻的事情确实不多,娱乐项目不象现在这么多。与现在相比,但是这也提供了更多的“原始”旅游的机会,所以对于天台的认识几乎从初中才刚刚开始,或者说,天台的很多地方只有初中的时候才去过。</p><p>那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周末只有一天或一天半,正如AB所说,一辆自行车给了偶无穷的旅行的欲望。周末只有一天或一天半,偶经常跟随或者约同学骑自行车到那些天台的景点,燕窠岩、苍山的九龙潭、桐坑溪水库、百丈坑、明岩等地方都是由我的那辆26吋“飞花”自行车载着我去的。尤其是燕窠岩印象深刻,一两个老者守在那里几乎没有什么游客,我们几个人到以后,他就不停地说能不能给拨点款重修一下,这边快要坍塌了,那边漏水了等等。一位同学开玩笑对他说,这位以后能当省长(指偶),你有什么要求趁早说,那位老者居然相信!偶得绰号“省长”被叫了很久。以后一直没有去过燕窠岩,不会忘记那位老者期盼的眼神,恐辜负所托。</p><p>领略天台的风光并不是初衷,但是所见所闻的确对天台的理解大大地加深了。</p><br/></div><p></p><p>哈哈...</p><p>我们高中时候影像最深一次是骑车去百仗坑!</p><p>现在上海,有时候骑车在浦东晃,感觉实在很舒坦.</p><p>骑车兜风开心的.</p>
作者: lzchen    时间: 2007-1-19 19:08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openkave</i>在2007-1-9 22:48:00的发言:</b><br/><p>初中是在赤城中学念的,是个新校区,我们是第二界的,姐姐是第一界,听姐姐说她刚进去的时候学校操场都长满草,有时候都要他们课余时间拔草的,在操场上都是坑坑哇哇的水坑,下雨天水坑里还有小鱼的(操场周围就是农田),那时候很期待上初中。不过等我们这一届时操场草的问题解决了,下雨时也从来看不到小鱼了:( 失望了好久。</p><p>初中的生活很开心!初一我们班主任是梅爱武,非常棒的一位老师,很会激起我们学习的欲望,当时我们班成绩也不错,出现过一次轰动年级的期中考试,全年级6个班,我在班级排名第六,不过在年级里却能排到第七,只有2班的一名同学是排在年级前7的,也就是前7名的名次我们6班占了6名,这个班主任给我印象最深了,我高中毕业那年她也被调到天中了,估计因为工作出色吧。</p><p>上天中初很兴奋,不过高一时从我们班级开始就是住老房子的(1-6班都是能住新教学楼很羡慕他们),很老很老的房子,很郁闷的说,高二分班了终于能在新教学楼上课了,很开心。天中离我家有点小远,骑自行车要20分钟吧,看同班要住宿的同学感觉他们很爽,当时还没住过校觉得很好玩,就要求住校了,当时住宿很紧张居然还要托个关系才有了床位,不过住了一段时间又天天往家跑了。天中每天早上住宿同学都要去早跑并拿早跑签,如果不跑就没早跑签到时候就要班级扣分。那个学期我真是为这个早跑签着急,后来一个同学居然意外拣到一打早跑签,加上平时自己偶尔跑跑,终于解决了早跑签的问题,以后几个学期在也不敢提住校的事情,怕了。</p><p>天中的生活平淡,有点沉闷,印象最深的班主任的一句话是:物理学不好的人都是脑子不聪明的,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这么说,也许是为了刺激物理不好的学生让他们更用心一些吧,不过这些话倒是刺激倒了不少女生</p><p></p><p></p><br/></div><p></p><p>哈哈...</p><p>因为我们的班主任是物理的吗..</p><p>有着老王这样的招牌,话当然容易说的咯..</p><p></p>
作者: lzchen    时间: 2007-1-19 19:09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hugh</i>在2006-12-31 21:52:00的发言:</b><br/><p>在天中玩过学过</p><p>一晃十多年了</p><p>拥抱崭新的2007</p></div><p></p><p>hugh兄一晃十多年了?</p><p>哈哈,看不出来啊,看起来.侬还比我年轻呢.</p>
作者: lzchen    时间: 2007-1-19 19:1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捞猴子的月亮</i>在2007-1-18 20:59: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老虎</i>在2007-1-10 16:27:00的发言:</b><br/><p>高中时代的前半段几乎是没有读进什么书。葱白围棋高手比现在的追星族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个阶段正值天台棋手俞斌夺得“新体育”杯,天台被命名为第一个“围棋之乡”,老聂到天台来下棋,中午烈日下赶到国清宾馆,翘首以盼老聂的签名。那个激动啊!我从来不批评“追星族”,因为我知道那只是一个阶段的回忆而已。</p><p>80年代末,自由主义思潮泛滥,生活中的偶像也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一部美国电影“霹雳舞”,改变了我对事物的很多看法。里面有一句话至今难忘,大概是说什么是真正的跳舞,答案是无论男女老幼、健康的残疾的、只要感到快乐就是跳舞。里面的黑人街舞者“旋风”和“马达”便是我那个时代的偶像,于是高中的前半阶段是学霹雳舞中渡过的,最后舞是没有学会,学业倒是荒废了不少。</p></div><p>最流行“霹雳舞”的那一阵子,班里一帮男生经常相约到我家,在阳台上放震耳欲聋的舞曲,跳酣畅淋漓的霹雳。我安排了场地,提供了音响,却一直没放手学到“霹雳舞”。 </p><p>曾主持过全校的文艺汇演,有个“霹雳舞”的节目,舞跳的很好,表演者请我在舞毕造型的那一刻,通过主持人话筒大喝一声“HO”,或者“哈、嗨”之类,这样可以把表演推向高潮。对于主持报幕轻车熟路的我,却没有信心这样大喝一声,现在,也许更难喊出那一声了。</p></div><p></p><p>顶!</p><p>霹雳舞,我的一点遗憾啊.</p><p>高中没有好好学..</p><p>sigh..</p>
作者: 花花S2号    时间: 2007-3-17 10:12
<p>胜者为王!马太效应!</p><p>失败是你自己选择的~</p><p>天中所授我的绝学</p>
作者: 冷风    时间: 2007-3-17 21:34
<p>上大学后,学校也搞文艺汇演,仍然觉得不如在天中时候的文艺汇演好看。</p><p>我觉得,当时天中水平最高的节目应该是黄河大合唱的那个舞蹈。是刘纪娜老师精心组织的。参与的男生、女生,无论从人数、服装、化妆、相貌、体形、演艺、效果,都是一个县级中学所很难达到的水准。</p><p>不知道还有哪些同学还记得那场演出,应该是在1990年左右元旦文艺汇演时推出的(我忘记是具体哪一年的了,反正那时候我还很小)。</p><p></p>
作者: 冷风    时间: 2007-3-17 21:34
<p>上大学后,学校也搞文艺汇演,仍然觉得不如在天中时候的文艺汇演好看。</p><p>我觉得,当时天中水平最高的节目应该是黄河大合唱的那个舞蹈。是刘纪娜老师精心组织的。参与的男生、女生,无论从人数、服装、化妆、相貌、体形、演艺、效果,都是一个县级中学所很难达到的水准。</p><p>不知道还有哪些同学还记得那场演出,应该是在1990年左右元旦文艺汇演时推出的(我忘记是具体哪一年的了,反正那时候我还很小)。</p><p></p>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www.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