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云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秋天到春天之——医院日记》已完稿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21: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街里逛了有时日了,昨晚偶尔看到此贴,一口气看下来,感动!
继续关注,然后看到完美的结局。
十字巷 发表于 2011-10-22 13:42



谢谢鼓励
14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21: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波 于 2011-10-23 10:49 编辑

        七十三  能拄着拐杖四处游走的味道确实不错,不方便是肯定的,但与床榻上的日子相比已经是神仙般的逍遥时光。我又恢复了以前闲不住的本性,从正月初二那天下楼处女秀以后,几乎天天在外溜达,好像要一口气把以前的光阴全弥补过来。抱着这种疑是要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的迫切心态,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去了苍山吃粽子;到了寒山湖食胖头鱼;参与了在石梁景区农家乐的同学聚会;还在KTV里招摇过市了一把。那歌厅大堂服务生看到一个拄拐的中年人神采奕奕地走进来,脸上多少浮现出来诧异,但我假装视而不见,自我感觉很潇洒地溜进了灯红酒绿的包房里。
           但要是说我心底充实无忧那是假的,毕竟术后快一年了,电脑资料里说一般复杂的植骨手术假如一年的时间还没有完全生长好的话就是不会再继续生长了,需要重新植骨。而我的情况还没用明确,假如停止生长的话哪怕再过一年也只是拄拐的旧模样,那就不得不重上手术台挨刀受折磨,不得不重新与一个多平方的病床时刻为伴,那绝对是一种无以名状的痛苦。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二下午(上海的那位主刀医师周三专家门诊),我和老婷拎着大包小包登上了去往上海的大巴。包里主要是一些土特产,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上海人喜爱茶叶,杭州人喜爱铁皮枫斗晶。所以我们带了几盒新茶和天台小狗牛肉,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刚在人民医院拍的片子,夹杂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班车。
        一路无语,抵达上海南站时已是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随着汹涌的人流出站,打了一辆的士径奔六院,在医院对面的宾馆登记安顿好,缓步出来吃晚饭时已是繁华的夜上海。就近找到一个小饭馆,正好坐落在我曾经住过的住院楼的对面,还未上菜的那段空余时间,我就傻傻地朝着住院楼望,回忆一年前在这里的点点滴滴,怔怔地发呆。脑海里全是推车纱布白大褂等医院里的场景,当然还有那些天里穿着黑衣的消瘦的老婷。
        排挡老板娘是浙江金华人,记忆力超强,老婷去年曾在这里买过几次外卖,她居然还能记得。看到我,她很礼貌地笑:过来复查?我笑着回答是啊,你的生意很不错嘛。我想她的小餐馆开在医院住院楼的对面,早就看惯了类似于我的或打石膏或拄拐杖或坐轮椅的骨科伤员,所以面对不能正常走路的我,她一点也不奇怪,反而彬彬有礼,有种让人如沐春风的随和与亲切。
        过了马路就是住院楼,饭后我坚持要过去看看曾经的伤心地,老婷执拗不过,只好随行。然后在极其拥挤的车流和人流里我从斑马线的一头缓步前行,很神奇感人的一幕出现了:我站在斑马线中间拄着双拐,想等过一阵子的车流不太密集的时候再继续前进,但一辆上海牌照的小轿车在离我一米左右刹车停下,驾驶员在车里打手势让我先走,我还有些犹豫徘徊,但他再次坚定地第二次打手势让我先过,他的后面是密集的长长的车流,他就停在那里慢慢地等候着,仿佛我的拐杖就是他心目中的红灯,等我蹒跚过了马路,他复又继续前进。
       原先也听惯了对上海人的一些负面评价:自傲、小气、刻薄、爱吵架等等等等。但那一刻,我真的亲身见识到了大城市的素质和气度,让我学习感悟到了不少。

          写到这里,我再啰嗦一下,谈谈上海人在某些方面的性格特点。有一篇最近读到的短文,题目是《上海格调》。说的是一位上海二三十年代的大家闺秀,文革中在接到儿子自杀的噩耗时的表现,下面我摘录原文片段如下:医院派人告知这个噩耗时,陈素任(女主人公)正在家里剥毛豆,她一听愣住了,轻声缓慢地对来人讲了一句:“谢谢侬”,然后低头继续剥她的毛豆。直到那篮子里的毛豆剥完,她起身用手掸调衣襟上的尘屑,收拾那堆空豆荚时,眼泪才哗地涌了出来。
         医院派去的人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他来前心中设想过女人听到噩耗后的各种反应,或晕厥过去,或失声痛哭,或破口大骂,或者揪住他叫嚷:“还我儿子!”可是,这个上海女人“谢谢侬”三个字中的矜持冷峻,却让他毫无思想准备,不寒而栗。
      最后,作者这样评价:上海闲话中内敛的功底是多年修炼而得的,城市文明是长期熏陶而成的,浸润着上海人“讲究面子”“以柔克刚”的低调精髓。我读完以后也很受震撼,但我认同作者的观点。以不针对短文里的故事为前提,我还想再借用一句广告词补充一句:上海格调,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回到现实里,在住院部转了一圈,回忆了许多,最后回到干净的小宾馆躺下,不安地等待着明天复诊的结果。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早已四肢疲惫,但偏偏很晚很晚时我才慢慢睡去。

14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12: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波 于 2011-10-26 14:59 编辑

             七十四      上海的六院那真不是一般的拥挤,而是绝对的拥挤。老婷六点半爬起来去医院排队挂号,专家号的窗口前早就已经是一长串的人流,而且排队的都是早好些日子已经预约过的。好在我们已经提前和那位主任医师电话联系过,他答应给我看片子,所以挂了一个普通号。老婷匆匆返回宾馆叫醒我。胡乱吃了些早点,七点半到门诊大厅一楼等电梯。一共有四处电梯口可以上楼,但看来运力还是明显有点不足,一扇们打开,就呼啦啦地涌进黑压压的就医者和家属们。现在我好像多少有点理解一般医院的房子不会是特别高的楼层——因为人流量实在太大了,假如是三十层的门诊楼,我估计至少得安装十几台电梯才能应付。   
        好不容易挤进了电梯,到十楼时又是一大堆等候的人群。大医院里的专家门诊一般是叫号的,在没有叫到号码之前就是在一个类似于大厅的一排排座椅上静候——在杭州陪老妈看病时我就曾在这种椅子上无聊地坐过四个小时。八点未到,椅子已经被人坐满了,我只好找到一处距离专家门诊室较远的一个椅子坐下,老婷去寻找那位医师。
        我们的运气不错,八点多一点那医师来到了大厅,正被一位他的病人缠住在咨询发问,他居然也还认得老婷。老婷匆匆返回角落里找到我拉起我的手就走,我也顾不上讲秩序讲文明了,因为我们当天根本无法挂到他的专家号,就算是等上整整一天按照规定也是看不到病的,所以我只好提前插队。溜进门诊室时他的助手马上发问:你是第几号的?单子让我看看先。我和老婷马上堆起了讨好的笑脸,讪讪地说:帮忙照顾一下,我们很远的地方过来的,已经和主任医生联系好了的,拜托给通融通融。他嘀咕了一声,想说什么,终于忍住没有说出来,但脸色明显的不好看。哎,这该死的骨折,害得已是瘸子的我身不由己地千里奔波,身不由己地低三下四到处给人赔笑脸,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那一刻真想在心底里大声嘶喊一声:靠!我嘞个去!(不是骂那个助手,是骂这倒霉的命运)。
         但尽管那助手终究没有发作,而旁边好不容易挂上第一号的患者不同意了,嘀嘀咕咕地说怎么可以这样不讲文明插队呢。我们自知理亏,也不和那女人争论啥,只对她说,到时候医生来了你先看,我再等等。
        正说话间,那位曾替我主刀手术的医师进来了,礼貌地和我们打了一个招呼。那第一位领到号码的患者早已坐在离医生最近的椅子上等候,我和老婷不吭声,等她看完后我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片子请医师诊断。他很仔细地看了几十秒,说:你现在已经下地了吗?我回答说拄着双拐在行走,他平静地说:扔了拐杖试试看吧!我喜出望外,又怕听错了,和老婷一起异口同声地追问了一句:真的?真的?他笑着说当然,还用了一句我听来无比美妙的反问句:现在已经一年多了,你难道还希望拄着拐杖过一辈子?
         他接着交待我前期可以先用一个拐杖过渡一下,动作幅度不能过大,要适度慢慢锻炼,并建议我再去一楼拍个清楚一点的CT片回来给他再仔细看看。
       突如其来的幸福让我有招架不住的晕眩,苦苦厮守多时今日总算有个完美踏实的交待。那“扔了拐杖试试”的天籁之声一直在我耳际甜蜜萦绕,刚刚还在大声默念“我嘞个去”的心声现在转瞬间转变为“上海我爱你,六院我爱你,老婷我爱你,医生我更爱你!”
        轻飘飘地下了楼,心情好了,拍CT片的等候也变得不无聊了,我就像一个安静的乖乖小男生踏实地等着拍CT片的叫号。临近中午时分,终于取到片子,重新让医师看了一遍,他的答复是:先锻炼试试看,以后有什么问题再说。欣喜若狂的我们只听到了上半句,没想到几个月后下半句的话灵验的,不过此为后话,这里暂且不提。
        吃过美味的中餐,买了返程的车票,时间尚早,我坚持要去附近的大商场溜达一圈看看大都市看看大美女。于是打的去了一繁华的商业区,拄拐的我兴致勃勃地在人流里慢慢穿行,看高耸入云天的建筑,看琳琅满目的商品,看花枝招展的姑娘。我和老婷一起还饶有兴趣地选购了一些我们这里买不到的食品,准备回去给皮皮一个惊喜。
         真是无限美好的一个春日!我在心里轻快默念着。


点评

不好意思每天给你送花,只能用表情来表示我看过了哈!  发表于 2011-10-24 12:07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12: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波 于 2011-10-26 15:00 编辑

           七十五        回家后的兴奋还是明显地溢于言表,拄着单拐更加积极地四处游荡自然不在话下。既然医生都说可以恢复锻炼了,心里的警惕也慢慢放下,有时候会瞒着老婷偷偷喝上几杯——很典型的立场不坚定,特明显的好了伤疤忘了痛。但假如我此刻会想到几个月后仍需重新纠正手术,那么套用一句台词:打死我也不喝。当然,绝对没有下一句了:打不死,我就喝。呵呵。
         不过人无法预知将来,我更是没有先见之明的小人物,所以这段日子还是逍遥自在得过且过。至于酒到底对于恢复有没有影响,许多医生的说法不一,但大多的意见还是倾向于不喝为佳,所以几个月后必须重新手术时多少心里有阴影,悔不该只为一时的贪杯而铸成大错(也许需再度手术不是喝过一点点酒的原因,但终究无法踏实释怀),辜负了眼巴巴盼着我好转的家人,尤其是皮皮和老婷。
          接下来谈谈我这个一天天长大的儿子,这段时间他做了两件事:一件事令我尴尬并多少激发出有点属于自私的难受,另一件则让我十分感动。
          先说不好的,不过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啦,可能只是缘于我的敏感和狭隘。某日他学校运动会在体育场举行,很早就兴冲冲地要去参与拉拉队了。临出发前他叮嘱他外婆说十一点左右要去接他回家,我踊跃地自愿请功:我来接你吧皮皮,到时候爸爸打的来接你,顺便我也参观一下你们的体育盛会。在我等着他的雀跃的时候他轻轻地说了一句:你这个样子(拄着拐杖)同学们看到了要笑话我的,我也会有点难为情的。同时小脸涨得有点绯红。也许他也知道这样说可能不太好,但终究是童言无忌,他还是忍不住说了。我刹那间如同迎面挨了一闷棍,顿时蔫了,但又不想让他太有负疚感,于是我强颜欢笑继续说:没关系,其实爸爸上午还有事的,奶奶叫我去她那里谈事情呢,你做拉拉队员可要好好表现哦。听我这样说,他的压力好像小了些,匆匆吃了早餐就走了。事后我给正在上班的老婷打了一个电话,故意夸张地说我郁闷死了,咱的儿子长大了,不要我接他回家了。老婷大笑说:他小孩子你难道也是小孩子?想想也对,在他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有这个想法其实也很正常,无可非议。我五年级的时候老妈想牵着我的手上街我都不让她牵——怕男同学遇见了会笑话我。
        再说第二件让我温暖的事。
         其实皮皮刚出生的时候他的外婆曾经替他算过命,那先生认为他的生肖与父母不合,需要找一位属鸡最好,属牛亦可的干妈,天台方言就是找一个“老继娘”,这样全家人就会一帆风顺。对于算命那一套,我谈不上嗤之以鼻但肯定也是不太相信的,老婷那时也不是坚定的信教人士,而且杂务繁忙,所以一拖再拖地到今天也没有付诸行动。但我受伤以后情况变了,老婷变得很相信这一套,她第二次找算命先生替全家人掐算,还是和第一位相同的话:要皮皮找老继娘就能全家和睦运势坦荡。于是这件老婷认为的首要大事就刻不容缓地提到了议事日程上,经过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一位属鸡的中年妇女(是老婷姐姐的一位好朋友)答应做皮皮的干妈。老婷大喜,一定要在饭店大宴宾客举行仪式,于是相约某晚在金腾云酒店包厢里大家互相熟悉认识一下。但这其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皮皮愿不愿意?他会不会叫一个根本不熟识的人为干妈,叫另一个他不熟识的人为干爸?由于我和老婷的教育不得力,我的儿子其实一贯不太礼貌,尤其是遇上陌生人,让他叫一声叔叔或阿姨,他都爱理不理的样子而且金口难开,让我们做家长的很没面子。回家后好好教育他要讲礼貌要学会主动叫人,他口头敷衍答应一下,接下来又是我行我素根本就不会开口叫人,被逼急了还会无礼地反问:我又不认识他(她),为什么要叫他(她)?让人一肚子气的同时又哭笑不得。
         但现在都要举行仪式了,他如果在餐桌上还是叫不出口那一声“干妈”的话岂不是大煞风景?那样的话大家都会特别尴尬,他干妈也会很不开心。当然,事先我们也征求过皮皮的意见,他口头同意,并保证会叫人的,但其实我们心里一点也没底。到了聚会的那天早上,我们又千嘱咐万叮咛,他有点不耐烦:“你们别多说了,我肯定会叫人的,不是说拜了老继娘以后爸爸的腿伤就会好得快一点吗?我知道道理的,我每天都在盼着爸爸早点好起来呢。”那一霎间我感动得一塌糊涂,有一股热流从肚子深处一直往上翻滚,径直往泪腺的部位前进。费了好大劲,克制住那股暖流,迅速转移话题谈其他的琐事,但心情的确久久无法平静。
         于是那一夜,我们果真看到了可以称得上让我们膛目结舌的一幕:众目睽睽之下皮皮主动勇敢地双手举杯,声音从未有过的嘹亮:老继爷,老继娘,祝你们生意兴隆,我先喝了敬你们!那干爹干妈笑得灿烂极了,连声不迭地说这孩子真乖,不但人靓而且嘴甜,他们特喜欢特喜欢。
         他的如此主动大声喊人真的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景象,让我既诧异又得意。

         算命先生的生肖讲究也许真的有道理,那以后皮皮和他干妈特别投缘,他愿意跟着她到处逛街;经常打电话主动问候他干妈;见到干妈时根本不用大人教就自然大声地叫她;亲朋好友节日送点礼品给我们他看到了会忽然蹦出一句:这个送给干妈吃。假如说当初勇敢喊他干妈是有一部分我的原因掺杂在里边的话,那么自从他们娘俩认识以后的相互关心就根本与我无关了,他娘俩是真的好,特有缘分。当然,这也是我和老婷特别高兴看到的事。
       有点倦了,明天再继续写写我的家人。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6: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波 于 2011-10-27 17:44 编辑

          七十六       接昨天的话题,还是继续谈谈我的儿子皮皮。按照算命的今年提供的说法:由于生肖不合——我和老婷属虎,他属蛇,蛇者,小龙也,故有龙虎斗的嫌疑。因此他建议我们在他小时候不宜对他过于亲近,最好交由祖辈抚养,我们偶尔关心一下即可。老婷说幸好现在皮皮已经过了十岁生日,按理说也不能算是小毛孩了,而且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即使想补救也已经不可能了。她有些庆幸到现在才听到这种说法,假如是孩子出生时就听到这种说法的话,对于有点迷信算命的她来说一定是两难的选择:想亲近孩子吧?有算命先生的八卦阴影在环绕,疏远一些吧?心里委实舍不得。她还傻傻地问我假如我是她该怎么办。我回答说你就是你,我就是我,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假设的,一来我当初是不信算命的,会认为这是荒唐的无稽之谈;二来我的立场是很坚定的,即使算命的说的真有一定道理,但只要不影响到孩子的将来和命运,而只是对我的命途有所不利的话,我还是会选择多和孩子在一起亲近些。(后来我就真的严重骨折了,已经迷信算命那一套的老婷就嘀咕着该不会是中了那个八卦的诅咒吧?)
           不过说来惭愧,我大言炎炎地说对儿子如何如何地好,其实也不尽然。儿子刚出生时我还在山区上班,吃住在单位里,最多也就是在家休息的那几天里抱抱他,其余是时间都是他外婆和老婷一起照料他。几个月以后我工作调动,虽然晚上都在家里,但每天上班早出晚归,除了周末也没有太多时间陪伴他。而且那段时间里我很贪玩,有时候出去打牌有时候出去K歌,有时候出去小酌几杯,许多时候到很夜了才回来。即便是呆在家的时间里,因为有老婷和外婆在,换尿布什么的其实也都用不着我操心,我仍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尽管我生性懒散,在家也从不洗衣做饭,但对于带儿子我一直是兴致勃勃,从他半周岁到二周岁的那些日子里,我经常抱着他出外游玩——就我们二人,当然,他其实并不太懂,只是躲在我怀里睁着好奇的眼睛四处张望。但这丝毫没有打击我的积极性,那时候家里并没有买车子,我就抱着他挤公交车去国清去龙山,去赤城去桐柏,去到小村庄里去到小溪旁,有时候就在始丰溪岸玩小石头玩沙子一个整整的下午。以至于有一天周末老婷抱着皮皮出去逛街时被我的朋友看见了,他半玩笑半认真地调侃说今天好奇怪,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怎么是你带儿子而不是你家里的那个模范丈夫带呢?搞得老婷很有一点不悦和不爽,但这也是当时的实情:周末里我带儿子出去的时间的确要多于老婷的。
        待到他会走路以后,我们游玩的地方就更多了,举一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椒江的海底世界和太阳城游乐场保守估计我带儿子去了三四次,就只因为他喜欢那里。我买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带他出去四处溜达方便一些。说来惭愧,那时候我根本没什么余钱可以买车,首付是借的,十万元的车子也是按揭分三年才慢慢搞定的。但车子买来的第一年就行驶了近四万公里,除去上下班大约一点五万公里,其余的里程可以说大多是和儿子一起到处走消耗掉的。那些日子一边要还按揭一边要给车子加油,手头很拮据,但我打肿脸充胖子,每天笑嘻嘻地过,只为了我的儿子能开心一点。
         假如我说带孩子其实并不很辛苦,想必会招来无数口水与骂声。多少盛赞父爱或母爱的洋洋洒洒文章里提到了为人父母的不易与艰辛。我不否认有时候身心上会有点辛苦,比如皮皮刚学走路那一阵子我驼着背俯低身子,紧紧抓住他的小手跟他走,这样几个小时下来,腰骨累得好像断了似的难受;再比如那个冬夜他发烧,我们在瑟瑟寒风里抱着他上医院,身体负累暂且不提,但那夜高烧不退,心里的折磨和不安远远甚于身体上的疲倦。但话要说回来,且不说照顾与抚养孩子是你的责任和义务——自然界里大多数动物幼年时都要仰赖于父母的抚养,单单就乐趣来说,那个抚养的过程中他(她)给你的愉悦感远远超越了不快,那点小小的甜蜜苦痛简直可以说是忽略不计。难道不是吗?他刚学走路时你在一旁紧张地保护他,但当他摇摇摆摆地迈出了第一步第二步,你的一切辛苦就会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欣慰和快乐;他生病时你跟着忧郁,但当他恢复以后,你看到他大口大口吃饭的贪婪样子,你会觉得那点辛苦实在微乎其微,算不了什么。
          我的喜欢儿子并非说我多么地有责任心,多么地体谅老婆和他外婆,而是我喜欢这个过程,打心底里喜欢和他在一起。孩子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给你带来许多惊喜,许多你以前没有享受过的乐趣。而这个过程其实很短暂,除去他学前和上小学的时间,某天你就是忽然想通了要想多陪陪他,其实也是一种奢望——现在的中学大多是寄宿制了,到上了大学时他去到外地了,如果能学业有成,那么在外发展的概率也很大,然后他就不回来了。那么留给你们相处的日子还有多少?那么是不是也是一种惋惜?书里常常说尽孝道要及早进行,免得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莫大遗憾,在我看来,亲近孩子亦然。你要抓紧时间行动,不然他飞快地长大,你也许就没有太多的机会了。再举个例子:我姐姐的儿子很优秀,今年被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录取了。姐姐先送她去学校然后来六院陪护我(我八月底在那里重新手术),等我病情稳定快要出院的时候姐姐想去再看看他——挤个地铁花不了多久就能到达,但被我外甥以学业太忙为由婉拒了。我没有责怪我外甥,他的学业的确很忙,而且他也特别用功特别争气,不然也不会有今年全县高考状元的成绩。但我只想说孩子长大了,出门了,有他的学业和事业了,那么一起交流的时间无形中就减少了。
          再回过头来谈谈我的儿子,他现在已经五年级了,是个小男子汉了,他妈妈想和他一起牵手上街他也许也会有点不太自然了。接下去他一天天长大,那种泛着奶粉香味的身体依偎在你怀里撒娇的日子肯定是一去不复返了,那种趴在你的肚子上呼呼大睡或相互吵闹的时光肯定也只存于回忆里了。那么抓紧时间多陪陪他吧!这是做父母的你应享有的权利与幸福。
           所以我每次听到有家长在训斥孩子时说我如何如何辛苦把你养大,而你现在如何如何不听话的抱怨时我就特费解:我真的没有感觉到太辛苦,我更多地感觉到了快乐,相反,要感谢我的孩子,他的存在给了我无限的愉悦和幸福,那种幸福不同于爱情,但很多时候甚至高过了爱情,很微妙很甜蜜。也许只有为人父母的才会理解,也许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还有一点区别,人家说母爱和父爱是无私的,不需要回报的。但我好像没有如此这般地高尚。我经常会遥想在我退休以后儿子拎着烟酒来孝敬我的温馨场面,然后弄几个小菜品上几口美酒,爷俩高谈阔论尽享天伦。我还是希望孩子不要忘了我,不是说要记得我曾经抚养他的艰辛(原本就谈不上艰辛),而是最好记得他爹曾经和他形影不离地嬉戏打闹过,陪伴着他一起见证了他的成长。假如他真的忘了,我会有所遗憾而不会假装十分坦然。
         啰嗦了许多,胡乱写写而已,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持不同意见者批评指正或拍砖。呵呵。
14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1: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波 于 2011-10-29 13:51 编辑

            七十七   2011年7月30日,周六。       今天很值得一书,因为今天是伤后第一次跨越县界旅游。受伤后也曾跨县去过三门,但那次是同学聚餐吃海鲜,吃过后就匆匆往回赶了;也跨省去过上海,但那时为求医问药,根本谈不上旅游赏景。
         此次目的地为宁波市象山县,交通工具为三辆汽车,人数包括小孩在内13人,费用按大人人数AA,初定为每人500RMB,旅游时间待定:假如玩得不尽兴就住一宿,玩够了就回家呼呼。
          小孩子总是会在第一时间醒来,六点半时皮皮已经在 客厅看电视等着我的起床了——他很乖,由于我受伤后很久没有带他外出游玩了,他对这次去海边游泳和吃海鲜其实特别渴望,平时周末都要近八点起床的今天六点半就爬起来等候了。但他不吵也不闹,更不会把我从床上揪起来,只是很懂事地一个人在客厅看动画片,而且把声音调到很低。
          我本还想再睡一会儿(我们约定是八点半集合出发的),但听到儿子起床的声音,我伸伸懒腰后也匆匆起身洗漱打扮。这些天里已经扔了拐杖摇摇摆摆地锻炼了十数日,姿势难看且行程也短——一般是一百米以后就不得不停下来小憩一阵子。而今天要出门游玩,为了不拖大家的后腿,我重新拾起躺在角落里已经脏兮兮的拐杖,抹去尘渍重新披挂上阵。
        八点钟已经在楼下准备开车,我抢过钥匙想当驾驶员(我原本就喜爱驾车),一来老婷没有上过高速,二来上海的医生回答说既然可以下地走路了,开车自然不在话下。但老婷死活不同意,儿子这次没有帮我,坚定地站在老婷一边,甚至以不吃早餐相威胁,我无奈地悻悻作罢。但同时不无得意地向母子俩透露了一个小秘密:早几天我曾经开过几公里慢车,那滋味还如同刚学会驾车那阵子一样,着实爽歪歪。插一句,我的一位朋友说过:别担心很久不驾车以后会忘了基本动作而造成不会开车,这东东就像ML,一旦学会,爬上去就行,无需温习,我当时还装疯卖傻坏坏地反问了一句:啥叫ML呀?俺不懂哦。
       老婷听后狠狠瞪我好几眼,命令我以后不许擅自开车,在她严厉的目光下我败下阵来,一边嘀咕一边不情愿地躲进后座。当然,在洋头上高速以后的路程是一同出游的一位好友代驾的,他是十几年的老驾驶,一路上基本没有什么急刹车而且对警察叔叔的探头分布情况了如指掌。
         在两头巷的加油站加油后算是集中完毕,整装待发之前我再啰嗦一下人员:两个三口之家,一个四口之家,一对夫妇,一位光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光棍,是老婆有事不一起旅游的一位相机达人),共十三人。我重点谈谈这位临时客串为光棍的伪光棍,他是我多年的同学,事业有成家庭和睦,为人友善能力出众。但我对他最崇拜的一点同时也是他经常吹嘘的一点就是治家有方。这个成语在这里使用也许不尽恰当,用老土一点的话来解释:直观通俗地讲,就是他老婆不缠人。他的自由度特别高但同时二人感情弥笃,让旁人心生艳羡。打个比方,他倘若今夜有饭局并且需要陪客人到很晚,他会打个电话温和地告知老婆今晚有事,可能会回家较晚或者可能就不回来了,那么除非是他同时主动相告,他老婆是不会问他和谁谁某某在一起,做甚么事,大概几点钟可以结束等等问题的,她就温柔答应一声说:哦,知道了,你在外少喝一点便挂断了。假如说他老婆不深爱他,那绝对是假的,明眼人都看得出他们恩爱异常。但他老婆开明独立,有自己的圈子不缠人,自信的同时也信任她的老公,日子照样过得有滋有味风生水起,这点相比之下我家的老婷就稍有逊色。
         我依稀总觉得,在老婷的观念里,三字经的开头应当是这样念的:人之初,性本恶(专指男人在情与色方面是性本恶的),这原本是九十年代初期狮城大学生辩论赛的议题,我隐约记得正方的蒋昌建在总结陈词时用了一句顾城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很是煽情,博得了满堂喝彩。但老婷是坚定地站在反方的,她认为这个世界的诱惑太多,而男人本质上几乎都是花心的,不要给他任何出轨的机会,把一切有嫌疑的苗头扼杀在襁褓摇篮里。她也会看到发生在她身旁的一些个例,比如谁与谁感情不和闹离婚了,她就会发表总结感言:风筝放飞地太高了,所以自然就断了线。你看她老婆,老公每晚出去应酬她听之任之,现在愈行愈远愈演愈烈了吧?怎么可以这样放任自己心爱的男人呢?现在后悔了吧?羡慕妒忌恨了吧?
       总而言之,简而言之,男人的自觉性很差,很需要防备。抱定这种偏见,我出去唱歌若是不带她一起她就不高兴,而且会在时间很早的时候就打电话,我出去洗澡她说带上儿子一起去吧,他也好几天没洗澡了,她总认为这些地方有猫腻,让她心里不踏实。我说今晚有节目或许要晚点回家吧,她就会追问和谁一起干啥去。有时候甚至会偷偷翻看我的通话记录和短消息,记得有一次我的客户(男性)发了一个短消息说:我们很想你,你什么时候能来上班呀?她笑说那个人和你关系很不错嘛,男的还是女的?一边问一边还观察我的表情走向,我笑答是男的,还说那个人还曾喊我“亲”(淘宝体)呢!暧昧不?她才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会趁机调戏教育她一下:你这样子生活累不累啊?你要有自信,同时你也要信任我呀,你看我就从来不翻看你的手机,她答了一句让我恼火的话:那只说明你不关心我嘛。奶奶个熊,真是对牛弹琴对狗发情哪!我的好老婆呀,你千好万好,就是这点真的有点美中不足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许多时候我也喜欢她跟我一起,毕竟我和她多年的老夫老妻了,感情甚笃,我也享受她在我身边的甜蜜感觉。只是我不希望她乱猜疑我,这令我很不快。而她对我的喜欢更是显而易见,假如我说哪一天约好大家要一起出去玩了,她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调休争取,希望和我一起游玩,双栖双飞。这样的外出活动她基本上从不缺席,以至于某天我单身一人出现在众人面前时都会遭遇不怀好意的调笑:怪事啊怪事,你的那个亲爱的呢?你们吵架了?昨夜外出偷欢被她抓住了?弄得我多少有点灰头土脸的难堪。
        本来是写游记的,怎么一不小心就越聊越远了。恩,下午继续写游记,敬请期待呵呵。



点评

石头所言即是,羡慕煞了!  发表于 2011-10-31 10:10
哈哈,老婆跟的紧,说明你有魅力哈!  发表于 2011-10-29 12:32
14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00: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波 于 2011-10-30 00:12 编辑
你是体育委员么
偶记得你是文艺委员哎!
一诺千金 发表于 2011-10-29 12:33



你真是贵人多忘事呀,我是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体育委员,我们班的文艺委员是女生,不过我有文艺委员的气质。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00: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共赏!越读越有味,喜欢!
林华强 发表于 2011-10-29 13:20



过奖了,我努力。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00: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一下!
jimmy_z 发表于 2011-10-29 16:15



多谢关注,你可是我的老同学哦!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00: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明月 发表于 2011-10-29 18:21



发表点什么嘛,批评指正我也会虚心接受的哈。

点评

哈哈,虽然我是个老公哪怕是夜不归宿也不会打电话的人,可是我还是很理解老婷的无奈之举,男人嘛~~~~~!  发表于 2011-10-30 07:0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5-31 13:27 , Processed in 1.07994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