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皇家斗牛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山西平遥古县城!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12: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4点30分,天色有点暗淡,叫小三轮车师傅给我找了家小四合院客栽,里面环境很是清幽,价格也便宜,住的标准大单间(床是北方典型的暖坑床,很大,床边还放着张木制小茶几,可以品品功夫茶.)才70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12: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夜间的平遥古城南北主大街夜景很不错,一个人游哉悠哉徜徉与古街道,看两边大红灯笼高挂着,点亮了往昔和今日的繁华,人流穿梭,一片热闹气息,街道两边尤以酒吧,客栽和卖(特色平遥推光漆工艺)店铺居多.
本想晚上多逛多拍些这里的夜色,酒吧等照片,可是发现自己的相机内存卡居然忘记放在太原了,只好郁闷的回客栽休息,有幸在酒店里碰见一对来自青岛的驴子,天下驴子是一家,一见就感到特亲切,于是我们海阔天空高谈起来,喝了7瓶啤酒,1斤平遥牛肉,和半斤花生米,到晚上11点余兴未了的才各自回房歇息去.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12: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12日8点早起,叫三轮师傅带我找到一家相机店,花了160元买了张内存卡,继续游观,
平遥县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12: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遥县衙坐落于县城内政府街(明代称衙道街,清代叫衙门街),建筑规模宏阔,形制独特,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是平遥古城内最大的旅游景点。
  
平遥县衙的大门在衙门街的西端,坐北朝南,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悬山顶。檐下施有斗拱,朴实而威严。中间是走道,前檐东侧放置有一面喊冤鼓以备百姓击鼓申冤。衙门的后檐各有一问房舍,是门子和更夫的居所..
  
俗语说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在古代,衙门是官府和权势的象征,因此在百姓的心目中,这里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衙门前面建有一座独立式影壁,衙门南的照壁南街之名也由此而来。
  
衙门的东西两侧分别是彰瘅亭和申明亭。彰瘅亭,建于明代。彰瘅,浯出《尚书·毕命》彰善瘅恶,意思是表彰善的,憎恨恶的。彰瘅亭是宣讲圣谕、乡规民约,彰善瘅恶之所。
  
申明亭,建于明代。申明即陈述、说明之意。明初,申明亭是张贴衙门中官员劣迹的地方。清代,这里是代书的活动场所。代书是为人代写呈状的人。《大清律例·诉讼》中规定:内外刑名衙门,务择里民中之诚实识字者,考取代书。凡有呈状,皆令其照本人情词据实誊写。呈后登记代书姓名,该衙验明方许收受,无代书姓名,即严行查究……”因此代书是官方批准,并经刑房书吏考试而录用的非官方人员,又称作官代书。后来,申明亭正房里又加塑了观音菩萨塑像,叫观音堂。在诉讼、写状子的时候,顺便拜一下救苦救难的观世音,或许能帮助自己走出各种困境吧!
  
衙门东侧20处是观风楼,民间俗称风水楼,上下两层,第一层是砖砌高台,中间为砖券门洞。第二层是木构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前后出廊,单檐歇山顶。阁内塑有武圣——关羽像,该楼由知县周之度创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毁于20世纪50年代。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13: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过衙门,便进入县衙。衙门往北是仪门,是进入县衙的第二道屏障。有礼节、法度之意。《国语·周语下》载: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明清时官署中设仪门,即取有仪可象之意。据《明会典·官员礼》记载:有新官到任之日,引至本衙门前下马。平遥县衙仪门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五檩悬山顶,檐下斗拱三踩,创建于明,1999年修复。
  
仪门两侧各建一角门,传说东角门叫人门,平时大开以便出入。西角门叫鬼门,平常不开,提押人犯,或被判死刑的人即从此门押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13: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拾级而上,穿过仪门便到了县衙的真正办公场所——大堂院。整个院内宽敞而威严,两侧长长的廊房各1 1间,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甬道的尽端是平遥县衙的主体建筑——大堂。大堂也叫公堂、正堂、正厅等,这里是知县举行一些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迎送上级官员的厅堂。平遥县衙大堂面宽五问,六檩前廊悬山式厅堂,明次间敞口,东西梢问分别是钱粮库和武备库。
  
大堂正中为暖阁,是知县发号施令的法堂,暖阁内设置公案、座椅,公案上摆放有令签、朱笔和惊堂木,阁上悬挂明镜高悬的匾额。明清两代,知县很讲究大堂办事,为的是日与百姓相见,以加强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和影响力.有时对泼皮之流坐大堂对众杖之,以惩一警百,教育民众。暖阁后是屏风,上面绘制的图案是海水朝日图,又叫旭日东升
  
暖阁前列有县令仪仗,即桐棍、皮槊、肃静牌和刑具,如水火棍、讯杖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13: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知县审案前,由差役将惊堂木,朱笔,墨笔,红、黑砚台,笔架,红绿头签,签筒等用品摆放在公案上,将印盒、印垫放于印架上,磨好墨,然后堂役传齐原告、被告、干证于班房,书吏将原被告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事由填写清楚。刑房、站堂衙役排衙,齐喊堂威,击堂鼓,知县升堂入座。
堂讯开始,用朱笔点名,刑书唱名,皂隶传唤,原告跪于东,被告跪于西,由书吏记录口供,拒不认罪的,施笞、杖等刑,审理毕,知县点朱加印,批出判词,案毕退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13: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绕过暖阁屏风便走出了大堂,看到宅门。宅门是县署内院的屏障,平时不让人随意出入,门口有门子把守。宅门宽三间,硬山式样,前出廊,后檐明间抱厦一间,檐下有屏门,遇迎接上级官员、钦差及重大庆典时才全部打开。
  
进入宅门就是二堂院,正中是二堂和东西耳房,二堂是县署中的第二大主要建筑,面宽五间,明次间敞口,梢间为茶房和招房,二堂室内也设有暖阁、刑具及仪仗,与大堂陈设基本相同。凡是由婚姻、土地、债务等引起的民事纠纷,知县都要在这里审理,直至调解,但对顽固不化分子也要施以刑法。因此可以这样理解:二堂是不公开的法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13: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出二堂就到了知县住宿的府址——内宅院。内宅,名日忠爱堂。面宽五间,硬山顶建筑,内外装修略显豪华,是知县居住、接待上级官员、与僚属商议政事、处理一般公务,以及审理机密案或不宜公开的案件的地方,是县衙的主体建筑之一。
  
内宅之后还有一进院,主体建筑是大仙楼,上下两层,为砖木结构,底层是砖券窑带前廊,二层是木结构建筑,面宽三间,五檩悬山前廊式,殿内神龛内供奉的是守印大仙。据传守印大仙就是狐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13: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作为古代最基层的政令机构——县衙,无论是布局、规模,还是建筑形式都体现着封建行政和典章制度的仪规。是封建社会各级官府的缩影,是了解古代官场文化的初步。可以这么说:“皇家看故宫,州县看衙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4 10:58 , Processed in 1.0803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