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闲云散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摩崖无语 (系列)

  [复制链接]
77#
发表于 2012-6-12 22:21:21 | 只看该作者
在天台

当个隐士还是不错的
76#
发表于 2012-6-12 17:03:47 | 只看该作者
又有更新了!
7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09:10: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6-12 09:12 编辑

隐吏  (明)周振 字在天台山桐柏瀑布前)

                                 【拾叁】隐吏

    明嘉靖癸巳(1534年)的秋日,天台桐柏山上的桕籽树叶已经泛红了,白色的果子结于枝头,这红叶白果在秋日的山间别有一番景致。就在这秋意渐浓的时节,桐柏瀑布前,来了一群游人,他们谈笑风生。看到瀑布旁的岩壁上有一方摩崖,他们停下脚步,观赏了许久,交谈了许多。岩壁上有“习养之瀑”四字,为篆书,落款署:“天台县事晋陵丁大荣。”丁大荣为晋陵人,于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任天台县知事。
    在这群游人秋日的游历不久,人们发现在瀑布左侧的岩壁上,新添了一方摩崖,“隐吏”二字也为篆体,字形端庄,线条圆浑。旁边的落款为正书,字有点长,可分七行,从中人们知道了几天前那群游人的身份。“嘉靖癸巳九月,晋陵周振、莆阳林人纪、钱塘章宗成、邑人陈绂、陈木同游,山人陈册、陈逵引入。”他们是三位在天台任官的外地人与二位本地人,在二位山人的引路下,同游桐柏瀑布的雅事。

   周振为武进士,时任天台知县,为晋陵(今江苏常州)人。难怪他看到丁大荣的字,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两位同为晋陵人,时隔三百多年之后,却同在异乡天台任知县,这真是巧合。林人纪为褔建莆田人,时任天台教谕,教谕为主管地方教育的长官。其它三位同游着也均有功名。

    他们之所以刻下“隐吏”是因为他们都在朝中为官,而且都是地方上的小官,“吏”就是小官的意思,这是他们当时共同的身份。其实,这二字让人回味的倒是那个“隐”字,做一位官场上的隐者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许,这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隐逸文化是天台山文化中浓厚的一笔。天台山是一座神奇的山,在古人的心中,它远在天边,是那样的飘渺,让凡人无法到达。它是隐士乐思的净土,它总给隐士一些灵感,一些启迪,难怪有人说天台山盛产高僧大德。

    南北朝时期的顾欢隐居天台欢岙,开馆讲学,从此开启了天台山隐逸文化的序幕。之后的智顗、司马承祯、寒山、张伯端、白玉蟾等一批高人都选择天台山作为他们的隐居地,这方充满灵气的山水从不同角度给他们提供了灵感,从而成就了他们各自的理想,反过来他们的成就也丰厚了这方山水的文化。
    桐柏瀑布的上游是女梭溪,道教南宗的发祥地桐柏宫就在溪旁。唐代道士司马承祯隐居在桐柏山的玉霄峰三十多年,自号“天台白云子”。司马承祯博学多才,善书法,他攻篆书,自成一体,叫作“金剪刀书”。在他隐居天台山修行期间,武则天、唐睿宗和唐玄宗多次召司马承祯进京,向他请教阴阳术数及治国之事。
    唐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那次的召见留下“司马悔桥”和“司马悔山”两个地名。相传他骑马至栖霞乡一座桥畔时,心生悔意,下马回辔,又禁不住同行兄长的催劝,继续赶路,到了凤凰山麓,他再次停马。这一悔再悔的司马承祯,留恋的还是桐柏山的清静,“不践名利道,始觉尘土腥;不味稻粱食,始觉神骨清。”是他写下的诗句。
    三百多年之后的宋朝,桐柏山又来了一位隐士,张伯端筑庐于充满仙气的山中,潜心修炼,完成了《悟真篇》一书,由此开创了中国道教南宗。他修心讲学的桐柏宫也成为了道教南宗的祖庭。
    站在桐柏瀑布前的这几位地方小吏,也一定是知道司马承祯和张伯端的故事的,飞溅的瀑布,打湿了他们的长衫,他们感受到了在衙门中难以体会得到的那份洒脱。震耳的瀑布声,唤醒了他们对自然的向往之心。
    在天台为官的许多官吏,他们更象一位文人,也象一位隐士。隐吏,这个历史上特殊的人群,身在朝庭,心在自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4#
发表于 2012-5-1 16:06:03 | 只看该作者
康老体力真好,那么大岁数都能天台山爬上爬下。只是我不懂书法,他的字,总看不出好在哪里……
7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09:3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5-15 18:38 编辑



(琼台双阙(民国)康有为字在天台山琼台)


                                  【拾贰】琼台  双阙

    琼台的魅力在于它的仙气,桐柏宫当年就在山谷的东侧,这是道教南宗的发源地。当年道士修道的身影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在静观山谷中云卷云舒的瞬间,感悟生命的真谛。不知不觉中,岁月间所酿成的这番仙气成为了琼台的活力所在,这是一道山水与道源相融的仙谷。
    琼台与双阙是百丈坑中的的三座山峰,琼台在东,双阙在西,隔坑相望。1924年初春,康有为的天台之游,登上了琼台的仙人座。在游琼台之前,他一定是读过其它诗人对这条仙谷赞美的诗句的。李白的“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诗句中,最令诗人向往的就是琼台,于是就有了下文的“青衣约我游琼台,琪木花芳九叶开。”同为诗人的康有为从李白的诗句,感受到了琼台的魅力。
    然而,康有为并不急着赶往琼台,而是将心怡的美景放到最后去欣赏。那天陪他同游的是屈映光、张翅、袁祥兰和张锦文,他首先来到了桐柏宫,桐柏宫是道教南宗的发祥地,当时桐柏宫主持道务的是叶宗滨大师,在叶宗滨的陪同下,他来到宫中的清圣祠,那儿供奉着伯夷和叔齐二座石像,石像雕刻精致,背后腰部篆文“伯夷、叔齐”各二字。壁上有张廷臣写的碑文,张廷臣为明进士,隆庆三年至六年任台州知府,碑文的首句为:“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夫子称之曰古之贤人也。”看完碑文,康有为有所感慨,于是,他写下了一首诗
:“桐柏金庭绕九峰,夷齐遗像自清风。不必西山采薇蕨,琼台双阙有仙逢。”这其既有对这两位先贤的敬仰,也充满了对琼台的向往。
   途中,康有为看到了路旁一座小庙,庙由山石垒成,当地百姓告诉他这座庙为琼台庙,庙虽小但非常地灵验。庙中有一棵唐朝的古柏斜倚墙角,枝叶扶疏,充满古意。临走时,康有为为这座小庙写下了一副对联:“千年松绕屋,入洞玉为天。”
    就在靠近琼台的高岗上,康有为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迎面的一块独立的山石,上面似乎有摩崖,细细辨认,他认出了“台岳奇观”四字,落款为雍正玖年钱塘王之坦题,在山石的左侧,镌刻“秀甲台山”四字,为清雍正二年台州刺史韩世德书。
    之后的通往琼台的路就极为窄狭,加上石质松而不坚,几乎是流沙了,两旁又是深谷,就是这样山道,康有为却十分从容地走过。琼台是一座拨地而起的山峰,峰上有石形似椅,人称“仙人座”,站在琼台上,康有为看到了脚下山谷中流动的云雾,对面两峰对峙,顶部平坦,似两座楼阁,同游的人告诉他这就是“双阙”。
    充满仙气的琼台,让年迈的康有为感受到了山色的自然和清新。与题写“石梁飞瀑”一样,他没有用赞美的词汇,而是平淡地写下了“琼台”和“双阙”四字,这是一位历经了风雨老人的睿智。这二幅字就镌刻在琼台两块对峙的石壁上,右边为平列的“琼台”二字,并有“甲子二月”和“偕屈映光”落款,“双阙”二字为直刻,并有“张翅、袁祥兰、张锦文同游”数字,字笔法冲淡平和,是铅华洗尽的那种纯净,让人想起人书俱老的平和,那是一个人与他的书法一起走成熟之后的淡泊之境。
    八十多年前,康有为的天台之行,心境平静。并有一种礼佛的沉静而虔诚的心态,一路走来,他更多的是静静地看,细细地听。有所感触,对景即兴,略作抒发,并下诗文与墨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09:25:34 | 只看该作者
有空与花队一起访碑问碣,倒是一件乐事。

康有为多次来天台,
榧树村的谢国梁曾留学日本,当年,康到谢国梁家,就为他写过对联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宿白鹤殿时,康曾为飞泉小学题写了校名,并留下了“飞泉古渡”四字。
71#
发表于 2012-4-19 07:46:36 | 只看该作者
70#
发表于 2012-4-19 07:46:21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好文要常顶顶!有空陪金老师一起去观摩石刻哈!
69#
发表于 2012-4-19 07:08:43 | 只看该作者
康大爷到了晚年还风流名声渐起……
68#
发表于 2012-4-18 10:23:54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这份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0 12:14 , Processed in 1.08401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