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闲云散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找抗战老兵之安德洲 【文字版】

[复制链接]
14#
发表于 2007-4-27 11:07:32 | 只看该作者
有这样的成果  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像安德洲这样八十多岁的老人都已进入风烛残年
我们要抓紧啊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4-27 10:08:52 | 只看该作者
哈哈,香帅高论!

历史总是阴差阳错,让我们这些后辈摸不着头脑。
12#
发表于 2007-4-27 09:55:4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爷爷抗战,要么现在是干部子弟,被台湾佬养着;要么跟安大爷一样,天天为五斗米折腰。
所以得出结论,如果爷爷抗战,那我们估计就不会坐在这里逛后司街了。
11#
发表于 2007-4-27 09:49:20 | 只看该作者
怎么都是外公抗日啊
爷爷怎么都不是啊?
10#
发表于 2007-4-27 08:49:11 | 只看该作者
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记忆力难免减退。
可惜我外公去世,否则他们当时也是打小日本的主力,当时听他讲故事,我现在自己都忘了,哈 。
9#
发表于 2007-4-26 22:02:51 | 只看该作者
辛苦各位了
谢谢各位!
8#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18:13:17 | 只看该作者
原本想将这次寻访写成访谈录的形式,由老兵来回答有关的问题,再作一些整理,形成口述历史的文本,因为这种更具真实性。

到了那儿之后,一开谈,发现根本做不了,因为老人对于以往细节根本回忆不起了,只有做成现在这样的文本了。

从第一次的寻访后,偶感得做文字的街民要有多种准备,随机行事。
老兵能谈得细的,思路清澈的,最好做谈访录的形成。

如果老兵的记忆有点乱的,那只有尽可能记录下老兵的口述,然后再加上自己的感受。
或许,不同的文字形式,会使这一系列的文稿更加丰富与多样性。
7#
发表于 2007-4-26 09:25:21 | 只看该作者
http://news.sina.com.cn/c/2007-04-26/041912867929.shtml

唉,连慰安妇的活证人的生活尚且如此,看来这是社会普遍问题。
6#
发表于 2007-4-26 09:15:46 | 只看该作者
:handshake 温暖人心~
5#
发表于 2007-4-26 09:08:02 | 只看该作者
战士都有一颗高昂的头颅,所以低声下气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是做不来的,所以这也社会积极主动起来 ,替他们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 14:50 , Processed in 1.0759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