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94|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台特色:石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6:2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石头,其性冰冷,随处可见,形状各异。但我们智慧的老百姓把块块冰冷的石头砌成一幢幢温暖的家。
在天台县,还保留有不少纯石头砌成的房子。它虽然没有豪华的外表深得有钱人的青睐,但它也拥有
一批忠实的“粉丝”,那就是摄影师!
   每个地方的建筑风格都不一样,象新昌的早期民居喜欢用泥土筑墙。而相邻的天台,则喜欢用石头造
房。石头造房,节约造房成本,原材料单一丰富,早期的农村,经济条件差,交通运输不便,智慧的农
民就地取材,一幢房子除了石料和木头,几乎用不着其它材料了。
   建房石头,一般分为二种,一种是经过手工细凿的长方形石块,俗称“条石”,用这种石块建房对
工匠的技术要求不高。二另外一种就是就地取材的石料,它没有一个统一的形状,俗称为“乱岩”。对
工匠的手艺要求极高,就是形状不统一的“乱石”在技术高超的工匠手下立马变成一垛垛平整的石墙。
   除了用石头砌的房子,农民在在房前屋后的小路上,用鹅卵石镶嵌成各式各样优美成趣的图案,与
石房配套,相映成辉。其中许多图案寄托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石房,在天台是农村民居代表之一,但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洁白整齐
的水泥砖房。被荒废的石房不断倒塌,无人问津。更有施虐的大火硬将一幢幢坚强的石房篡改成残墙断
壁,数量逐年迅速减少。
    保存规模最大和完好的要属“塔头坑”村,以前我每年都要去该村走走看看。但在今年我最去时,
已经悄然变了模样,由于得到省里一个单位的“扶贫资助”,原先鹅卵石的胡同小路被平整的花岗岩取
代,在村口还屹立起一幢新房。相信,那些石房最终也逃不过这种劫难。对于农村来讲,这是他们所渴
望的,但他们不知道,他们正在失去的是无法再生的宝贵资源。也许,若干年以后,只有在摄影师的照
片中才能找回过去的点点滴滴!










石子小路:


出墙断壁:


[ 本帖最后由 崎岖 于 2010-1-18 16:2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3#
发表于 2010-5-5 19:30:51 | 只看该作者
晚上和朋友聊这些石屋的照片,我让朋友一张一张点评过去,得出的结果是,朋友没有认可任何一张⊙ω⊙并且每张都挑出毛病,这娃有审美天赋。
22#
发表于 2010-5-5 19:29:51 | 只看该作者
顶下

[ 本帖最后由 越来悦 于 2010-5-5 19:33 编辑 ]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18:00:59 | 只看该作者
老子写的
回东燕,是的。
20#
发表于 2010-5-5 17:52:50 | 只看该作者
你儿子写的?
19#
发表于 2010-5-5 17:07:3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带我们去过哦。可惜已经变样了。是不是那里呀!?
18#
发表于 2010-5-5 16:46:41 | 只看该作者
我家的老房子就是石头房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16:26:03 | 只看该作者
晕啊!
16#
发表于 2010-3-29 18:11:21 | 只看该作者
上次,杭州一教授去了塔头坑村,说这石头墙是他最为叹服的。也说最可惜在那村口建了一幢别墅,不然该村可算为古色古香了。
15#
发表于 2010-3-29 18:09:51 | 只看该作者
漂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1 05:39 , Processed in 1.08974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