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蓝色柴爿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影视歌曲比较经典汇集!

[复制链接]
9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5:53:06 |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插曲-天竺少女MTV  李玲玉
[flash=http://www.tudou.com/v/_nyDuW2-HVY,460]360[/flash]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8-2-12 03:45 编辑 ]
9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5:49:24 |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之片头曲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TE0MzExNg==/v.swf,460]360[/flash]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8-2-12 03:44 编辑 ]
9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5:47:16 |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之《树精起舞调情歌》:何必西天万里遥
[flash=http://www.56.com/n_v48_/c9_/20_/21_/zhangshuaishuailih_/zhajm_119258642790x_/166113_/0_/20837578.swf,460]360[/flash]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8-2-12 03:43 编辑 ]
9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5:44:15 | 只看该作者
经典!西游记《女儿情》
[flash=http://www.56.com/n_v48_/fcs5_/20_/0_/zhangshuaishuailih_/zhajm_119258670038x_/185182_/0_/20837768.swf,460]360[/flash]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8-2-12 03:42 编辑 ]
9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5:38:00 |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敢问路在何方)
[flash=http://www.56.com/n_v162_/c16_/2_/29_/fgxwxf_/zhajm_1186401472_652_/104000_/0_/16391615.swf,460]360[/flash]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8-2-12 03:41 编辑 ]
90#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5:33:25 | 只看该作者
影视相关


  最早将《红楼梦》故事搬上银幕的是梅兰芳。1924年秋,民新影片公司将梅兰芳演出的5出京戏片段,拍摄剪辑成一部两本长的戏曲短片,其中就有《黛玉葬花》。

1927年电影《红楼梦》:林黛玉-陆剑芳 贾宝玉-陆剑芬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红楼梦》影视作品,它的结构十分巧妙,以刘姥姥为全剧结构的主线,颇有点“后现代”意味。

1944年电影《红楼梦》:林黛玉-周璇 贾宝玉-袁美云 薛宝钗-王丹凤
  此时正处于中国电影的一个黄金时期,演员都是当时红得发紫的大明星。

1962年香港电影《红楼梦》:林黛玉-乐蒂 贾宝玉-任洁

1962年越剧电影《红楼梦》:林黛玉-王文娟 贾宝玉-徐玉兰
  非常不幸,由于政治原因,这部片子一拍出来就被禁了,直到80年代才解禁。

1975年香港无线版电视《红楼梦》:林黛玉-汪明荃 贾宝玉—伍卫国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片子里有个跑龙套的后来成了巨星,他就是扮演蒋玉涵的周润发。

1977年香港佳视版电视《红楼梦》:林黛玉-毛舜筠 贾宝玉-伍卫国 薛宝钗-米雪

1977年香港电影《金玉良缘红楼梦》:林黛玉-张艾嘉 贾宝玉-林青霞 薛宝钗-米雪

1977年香港电影《红楼春上春》:林黛玉-黄杏秀 贾宝玉-张国荣
  这是张国荣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一部**。

1978年香港电影《新红楼梦》:林黛玉-周芝明 贾宝玉-凌波

1987央视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林黛玉-陈晓旭 贾宝玉-欧阳奋强

1989年北影版电影《红楼梦》:林黛玉-陶慧敏贾宝玉-夏钦 薛宝钗-傅艺伟 王熙凤-刘晓庆

这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版本,当年曾经获得多项金鸡奖,现在也偶尔能在电影频道发现它的影踪。距现在最近的一部《红楼梦》是台湾华视在上世纪90年代拍摄的,由张玉燕饰林黛玉,钟本伟饰贾宝玉。但播出时收视率不高,影响力十分有限。

2007年央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正于北京台进行《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三名角色将最终选出饰演者,公众对此有众多争议。
89#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5:32:58 | 只看该作者
人物名字的谐音

  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之一。脂砚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隐意。
  甄士隐——真事隐(去)
    甄英莲——真应怜
  霍启——祸起
  贾雨村——假语存
  娇杏——侥幸
  冯渊——逢冤
  秦可卿——情可轻
  秦钟——情种
  詹光——沾光
  卜固修——不顾羞
  卜世仁——不是人
  石呆子——实呆子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
    贾史王薛——假史枉雪
    贾化——假话
    单聘仁——擅骗人
    坠儿——赘儿
    靛儿——垫儿
    戴权——大权
    张有士——张有事
    秦业——情孽
    贾政、贾敬——假正经
    贾琏——假廉
    蘅芜苑——恨无缘
有关《红楼梦》的歇后语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贾宝玉住在小西屋——到哪儿说哪儿
  正白旗的曹雪芹——真个别
  1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 焦大)
  2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 王熙凤)
  3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 王熙凤)
  4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 王熙凤)
  5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 王熙凤)
  6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 王熙凤)
  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 彩霞)
  8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
  9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 李嬷嬷 )
  10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 王熙凤)
  11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 金钏)
  12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 鸳鸯)
  13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 鸳鸯)
  14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 鸳鸯)
  15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 贾珍)
  16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 王熙凤)
  17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 芳官)
  18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 柳氏)
  19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 尤三姐)
  20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 尤三姐)
  21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 王熙凤)
  22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 王熙凤)
  23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 王熙凤)
  24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 王夫人)
  25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 鸳鸯)
  26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 贾母)
  27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 王熙凤)
  28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117回 众人 )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是由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完成的一部历史巨著。
88#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5:30:08 | 只看该作者
版本

《红楼梦》的版本,可分为两个系统:一是仅流传八十回的脂评抄本系统;一是经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缀的一百二十回印本系统。脂评系统的本子,现存十个版本,其祖本都是曹雪芹生前传抄出来的,所以在不同程度上保存了原著的本来面貌;程高系统的本子,基本上只有两种:程甲本和程乙本,它们前八十回依据的也是脂评系统的本子,但已经过了整理者较多的改动,程乙本改动尤甚。

甲戌本: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1—8,13—16,25—28,共16回,分装为4册,4回一册。第一回有其它各本没有的一句话: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故得名。甲戌,1754年。此本有一千多条批语,被称为“脂批”。

己卯本: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1回—20回,31回—40回,55回(后半),56,57,58,59回(前半),61—63,65,66,68回—70回。在31回—40回这一册的目录页上,有“己卯冬月定本”六个字,故称己卯本。己卯,1759年。

庚辰本: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78回,1—80,缺64,67回。装成8册。10回一册。后四册目录页有“庚辰秋月定本”字样,故名。庚辰,1760年。

蒙府本:名石头记,发现于清代一蒙古王府,故名。120回。

戚本(石印本,上海本,南京本):名石头记,有戚蓼生序,故名。80回。

杨本:又称梦稿本、杨藏本、全抄本。因系杨继振原藏,故名。题“兰墅太史手定红楼梦稿”。

舒序本:又称己酉本、脂舒本,题“红楼梦”。存1-40回。有舒元炜1789年(己酉)序,故名。

俄藏本:现存俄罗斯彼得堡东方研究所。存78回,缺5,6回。没有总书名。除少数几回名红楼梦外,各回皆名石头记。不只一处,它本文字皆误,而此本正确。最好一例是黛玉眉目的第二句,此本为: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与第一句“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可谓绝佳之对。它本皆逊色多了。此句当为雪芹原笔。已有影印本。

甲辰本又称梦觉本、梦序本、脂梦本,题“红楼梦”。有梦觉主人序。80回。

郑藏本:存23,24回。曾为郑振铎收藏,故名。

以上个本又称脂本,以有脂砚斋评语故. 这些抄本现在都出版了影印本(上海本南京本除外)。

后来,有了活字印刷本:

程甲本(1791):程伟元、高鹗于1791年出版的活字印刷本,120回。

程乙本(1792):程伟元、高鹗于1792年出版的活字印刷本,120回。对程甲本作了不少修改。

诸本关系

  这些本子的关系,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有一位论者认为,这些本子都出自曹雪芹的同一个传世稿本。诸本间的差异,是在传抄中形成的,雪芹并没有多个稿本传世。他以共同异文版本群统计表加上其它一些论据,论证了诸抄本都是配抄本(包括己卯本和庚辰本),因而,版本关系的研究不能以“本”为单位,应当以“回”为单位。有时,还要深入到一回的内部。
  程伟元和高鹗于乾隆帝五十六年(1791年)整理出版120回木活字本《红楼梦》,为 “程甲本”、“程甲本”。前80回的底本也是一个“脂本”,但删去了几乎全部批语。其后40回一般认为是程伟元和高鹗所续,但也有人认为续书者另有其人,程高只是整理者。自此时起至清末,“程甲本”被大量翻印出版,成为当时流传最广的版本。程伟元和高鹗于次年(1792年)又出版了“程乙本”。“程乙本”是在“程甲本”的基础上修订的,对前80回作了大量的篡改。此本在清代影响不大,至民国方由胡适提倡而成其后数十年主流,至今台湾出版的《红楼梦》仍以此本为主。
译本

  英译本 Cao Xue Q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New York, U.S.A.: Penguin Group 1996. ISBN 0146001761
  德译本 Der Traum der roten Kammer. Aus dem Chinesischen von Franz Kuhn.
  Frankfurt a.M. 1995 ISBN 3458334726
  法译本 CAO XUEQIN, Le rêve dans le pavillon rouge;Gallimard, Paris 1981 ISBN 2070110214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7-10-19 15:31 编辑 ]
87#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5:22:38 | 只看该作者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归谱:                                                                 

十二金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玉、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秦可卿。

十二丫环:晴雯、麝月、袭人、鸳鸯、雪雁、紫鹃、碧痕、平儿、小红、金钏、司棋、抱琴。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十二儿:庆儿、昭儿、兴儿、隆儿、坠儿、喜儿、寿儿、丰儿、柱儿、小舍儿、李十儿、玉柱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戏子:文官、芳官、藕官、蕊官、菂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七道尼:妙玉、智能、智通、智善、圆信、大色空、净虚。

七彩:彩屏、彩儿、彩凤、彩霞、彩鸾、彩明、彩云。

四春: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

四宝:贾宝玉、甄宝玉、薛宝钗、薛宝琴。

四薛:薛蟠、薛蝌、薛宝钗、薛宝琴。

四王:王夫人、王熙凤、王子腾、王仁。

四尤:尤老娘、尤氏、尤二姐、尤三姐。

四草辈:贾蓉、贾兰、贾芸、贾芹。

四王辈:贾珍、贾琏、贾环、贾瑞。

四文辈:贾敬、贾赦、贾政、贾敏。

四代辈:贾代儒、贾代化、贾代修、贾代善。

四烈婢:晴雯、金钏、鸳鸯、司棋。

四清客:詹光、单聘仁、程日兴、王作梅。

四无辜:石呆子、张华、冯渊、张金哥。

四小厮:茗烟、扫红、锄药、伴鹤。

四小:小鹊、小红、小蝉、小舍儿。

四婆子:刘姥姥、马道婆、宋嬷嬷、张妈妈。

四情友:秦钟、蒋玉菡、柳湘莲、东平王。

四壮客:乌进孝、冷子兴、山子野、方椿。

四宦官:戴权、夏秉忠、周太监、裘世安。

"文房四宝":抱琴、司棋、侍书、入画。

"四珍宝":珍珠、琥珀、玻璃、翡翠。

四大家族:贾史王薛
金玉姻缘:薛宝钗和贾宝玉
木石姻缘:贾宝玉和林黛玉
一主三仆:贾探春--侍书、翠墨、小蝉。林黛玉--紫鹃、雪雁、春纤。贾惜春--入画、彩屏、彩儿。贾迎春--彩凤、彩云、彩霞。
86#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5:21:32 | 只看该作者
《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的叙述和描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深厚、逼真、自然。《红楼梦》在艺术表现上普遍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安排了鲜明对照的两个世界:一是以女性为中心的大观园,这是被统治者的世界;一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这是统治者的世界。作者还常常拿一个人对两件事的不同态度对比,拿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态度对比,在对比中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表达作者的爱憎倾向。《红楼梦》善于处理虚实关系,它实写而不浅露,虚写而不晦暗,创造出一个含蓄深沉的艺术境界。作者善于运用春秋笔法,也就是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比如将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憎恶写得十分含蓄。《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画。《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3 12:03 , Processed in 1.0724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