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600|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顷山中-千年一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27 12:4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夏时节,终于有机会去驴行一趟宁国和浙西交界的千顷山。也许是向往得久了,当双脚踏上千顷山的土地,心里竟有了点点怯意,怕自己的肤浅识不透千顷山的风情。几段文字,又怎能写尽千顷山的神韵与深邃。


遥想乱世千顷关


    相约已久的宣宁驴队15人,于5.24日来到了宁国万家银峰的大塔村,从山角右走开始上山。脚下泛白的石板路,显然是一条古道,沿着这条据说是唐末的古道走去,在枝藤缠纠中,我们仿佛走向了时光的深处。渐行渐上,这一路古道似乎荒于人行,已在岁月流逝中略显的破乱不堪。山脊往上的古道被常见的棕叶遮掩,雨后的山林,空气中湿度极大,雾气蔼蔼中,看不清远处的顶峰何处。山间水声淙淙和不时的小鸟啼声,却又让人心情变的莫名的柔软和轻快。

    二个时辰的山路古道渐行渐远,豁然开朗处,只见两块巨大而光滑的花岗岩,像门一样挡在眼前。这一处天然石门,高近3米,厚约2米,宽可两人并行,其势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丝毫不曾为过。这就是近年被考古学界发现,而震惊一时的“千顷关”,通过两翼的古城墙,登上石门下视,是一块被称作挡箭石的巨石,这自然使人想起了历史上唐末的五代十国,烽火连绵征伐不断的乱世岁月,曾经有过多少人的千秋家国梦。树荫下还能见到城墙起伏延伸的身影,这里就是历史上南唐与吴越的国界线,公元913年,当时的吴越国与淮南的杨行密在这一带发生过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知道现在的城墙是浙皖的分界,于是我刻意将一只脚伸到城墙的那边,想想自己已经在这一刻,回到了熟悉而又渐渐陌生的浙江家乡。

    穿过石门,已是浙西地面,从峰峦夹峙中向远方望去,是一片茫茫中的灰褐色群山。这时候天突然阴蒙下来,下起了豆大雨滴,不过只持续了片刻,其实与其说是雨,不如说是与天接近的地方,云端的湿气。风雨中回首千顷关,萧萧城墙更显的苍凉,感觉一段历史如我被山水打湿的双脚,一丝寒意袭来,我不由抱紧双肩。山野格外的宁静,咳嗽了一声,声音却仿佛穿透了空气,于是此刻,我担心吵醒了城墙下的古人,和那段远去的历史。










二   
天池—非人间


    与古道上的枝藤缠纠相比,天池的空气是那样的干净。难怪说:“浙西天池,人间仙境。”站在天池的边上,我才想起了一路上都在心里呼之欲出的一句话——“非人间”。这三个在佛教名山九华山石壁上刻着的字,如今在天池我才找到了这样的感觉。

    扎好营地,在天池边驻足远望,凉风徐徐吹着衣袂,一点点潮湿,亦雾亦露,思绪也变的飘渺起来,真想把心沉进天池的水里。眼前的一切,让我记起了《周渔的火车》里的一句话:“仙湖的水,在你的手里柔软的如我的皮肤”。不禁想,天池是适合恋人相亲相爱的地方,这里应该有仙女下凡般美丽的爱情故事。这时,收到一条手机信息,只是在那刹那,我却不敢翻看,我希望这是一个和爱情有关的信息。于是幻想,可以对着电话那头的"伊人"激动地说,我在一个“非人间”的地方,如果可以,携手共来天池,在这儿的一场相会,应该就是仙境了。我自然知道,这样的飘渺只是暂时的,爱情和天池再美,与我也只是一场相逢。

    夜的天池更是静谧,海拔1000多米高处的山风如一种诉说,还有无处不在的虫鸣,组成了一场最动人的天籁乐章。离开歌声瞎闹的营地篝火,我在湖边上久坐,不小心偷听了一个同行驴友打给恋人的电话,那种温柔足以让天池的夜感动。我不敢有一点声音,心里却想着,如果有一天可以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来天池一趟,或者可以小住几日,爱定会将生命凝固,那样的爱情应该不会再有别离。当然天堂有天堂的传说,人间有人间的悲欢。

    清晨醒来,拉开睡袋和帐篷的小门,空气的潮湿,犹如昨夜天池下了一场雨。也许昨夜天池真的下雨了,只是天池的夜雨如此的不惊人梦而已!钻出帐篷,邻近帐篷的门都还紧闭着,同伴们应该都还在梦中。我知道今天将向天池告别了,一种不舍催我又独自奔到天池边,眼前是茫茫的原始森林,石滩更苍桑,穿过绵延的高山草甸,也许山峰的那一头就是今天的目的地,乐利峰。

  突然觉得人在天池,是不会思乡的。因为离开的时候,就已经想着下次再来了。





佛堂遗梦


    天池西北侧有龙兴寺遗迹,寻着池畔走去,遍地瓦砾碎瓷,稍高处还能见到乱石堆中古寺的石门坎。龙兴寺在唐代就开始兴盛,其开山祖师是黄檗禅师。倾圮的寺庙前有两株主干都已残缺的枯死了的千年古银杏,据说树是被雷电击中而毁损的。它们好像两位伤痕累累的侍者,守着一段早已被人遗忘了的历史。

    中国禅宗发展到"黄檗希运"禅师所处的中晚唐时代,正是佛教兴盛的时候。说到黄檗希运禅师,我想起了月初的高峰山之行,高峰山的白云禅寺也兴盛于唐代,白云禅寺的临济真宗高山玄妙中的丛林禅学,应该和遍布全国的龙兴寺有共同之处,二者的区别在于,龙兴寺逐水而修,白云禅寺却都是依高山丛林而建。不过黄檗禅师的禅学“无师”之说,让我觉得甚为有理。宗教派别乃是人为的,各有各的体会”,禅却到处都有,佛在每一人心中,主要靠自己去领悟、参透,光靠“师”和劝说是没有用的 。上次在论坛上面,网友“南风”和来自南京的居士“石点头”,关于高峰山上杀生与放生以及与佛之间的争论。在我看来,杀生与佛宗所提倡的慈悲为怀,是相背的,关爱生命是普世价值,但是自然界的生生灭灭,何尝不是一种合理的存在和机缘巧合。

    喜欢佛宗的哲学理论,可总是参不透佛宗的零星佛法,所以我只能是红尘俗人。用佛家的话说,还必须在世间受苦受难,除烦恼而求涅槃者,喻去形而觅影;离众生而求佛(者,)喻默声而求响。故迷悟一途,愚智非别。无名作名,则是非生矣;无理作理,则诤论起矣。幻化非真,谁是谁非?虚妄无实,何空何有?将知得无所得,失无所失,值得我继续在余生中感悟下去。












乐利峰上的远眺

    乐利峰又名瘌痢尖,巍峨挺拔于浙西天池东北侧,海拔1363米 ,为千顷山的第二高峰,同时也是宁国的第二高峰,与乐利峰相距2里,相对耸峙的另一座高峰就是照金岩,千顷山上的最高峰,海拔1470米。《昌化县志》上曾经这样描写过乐利峰:“乐利峰在千顷山左,壁立孤峭,上可望钱塘江,背极芜湖县,峰峦特秀,石壁峭立百余丈,飞泉自山崖下泻,四时不竭 。石山莎草,厚如茵褥,若龙须然。山高而险峻,春冬雾气,白昼如夜”。此精短文字,已足以让人领悟到此峰的大概。

    早起,简单吃过早饭,15人的驴队,最终只要5人选择了登顶乐利峰。凭着依稀的方位感,沿着天池边寻找了一条山径,直奔山脊而去。清晨的露水不多久就打湿了衣服,但是攀登的过程是不会感觉到湿身的寒冷。微微的山风,让人在行走中,没有一丝的烦燥,那怕在山脊的鞍部迷失了方向。宣城老驴“驿马”的远程指导,对我们仍然是有用的,虽然远山依然蔼雾缠绕。修正了方向,绕行了面前的山峰,不经意中,在雾气中看到了熟悉的乐利峰形状。通过一片高山草甸和有些相似于清凉峰前的绝望坡,光光的山顶已经就在脚下。

    登上乐利峰巅,在雾气飘荡的间隙极目远眺,真叫人有“咫尺之间,尽收千里之胜”之感。东望草甸:绿野坦荡,一马平川;西瞻城墙:枕山怀壑,雄伟壮丽;北顾宁国:近山浓黛,远峰淡抹;南阅林场:遍山聚秀,茂林拥翠。此时,顿使人心胸豁然开朗。 莽古的环境,人迹罕至的地方,其时,空山无人,惟有飒飒的山风在吹。乐利峰宽阔山体在一时薄雾一时阳光下现出了旷古的风貌,一时竟不知身处何年何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街币 +50 魅力 +10 收起 理由
右耳 + 10 + 5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08-5-27 12:53:04 | 只看该作者
哈!天台的头 啊 赶紧组织一次安徽之旅!
[flash=http://tv.mofile.com/cn/xplayer.swf?v=9OG4WHNP&p=http://cache.mofile.com/tv/images/audio.jpg&nowSkin=0_0,40]15]

[/flash]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8-5-27 12:59 编辑 ]
板凳
发表于 2008-5-27 13:22:44 | 只看该作者
看完这段优美的文字以及聆听这恰到好处的音乐
让我也有了千年一梦的感觉
地板
发表于 2008-5-27 13:35:02 | 只看该作者
感慨 感慨 无法言语
喜欢天池。。。
5#
发表于 2008-5-27 13:46:19 | 只看该作者
赶紧回来加入我们的队伍吧!!!
6#
发表于 2008-5-27 13:59:01 | 只看该作者
急流中勇退,是需要大悟大彻大智之人,大自然的美妙是需要我们人类怀着博大和静溢的心去欣赏和领悟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水,都蕴藏着生命的蓬勃气息,一个善待生命的人必然会有一颗善良之心,从文字里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和精神,长风当歌是否取自李白名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7#
发表于 2008-5-27 14:02:11 | 只看该作者
斗妞炉西峡回来就成诗人了啊?0
8#
发表于 2008-5-27 14:14: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格子 于 2008-5-27 14:02 发表
斗妞炉西峡回来就成诗人了啊?0

  
9#
发表于 2008-5-27 16:22:02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妞妞是泸西峡涉水回来的啊!自然是湿淋淋的!湿意大发:哈,湿兴大作啊

当然是成湿人了啊!
10#
发表于 2008-5-27 16:26:51 | 只看该作者
柴胚有才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9 12:44 , Processed in 1.07225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