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xyq123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问你答

  [复制链接]
741#
发表于 2009-10-28 08:16:15 | 只看该作者
好啊好啊
请客~~~
想要啥呢?
742#
发表于 2009-10-28 09:24:18 | 只看该作者
早点来晚点来都一样的
743#
发表于 2009-10-28 20:19:13 | 只看该作者
晚上好象还没开始吧
74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0:29:34 | 只看该作者

看看,猜猜!

这个人是谁?街币30元

[ 本帖最后由 xyq12345 于 2009-10-28 20:3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45#
发表于 2009-10-28 20:31: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台东燕航空 于 2009-10-27 15:54 发表



真是有才这人..大家都知道天台的台字发音.都说听这字,就知道他是不是本地人!但为什么我还是会在台州的电台广播广告等上面听到他们发台湾的音呢..奇怪...难道他们不是本地人..整个电台里都没有认识的吗....去石 ...


曾记否?我和学弟001大侠就读北山大学在龙皇堂哈哈走的时候,冬燕大概还在中心校流鼻涕呢,那难怪不认识鄙人。

哎,不过也不能得罪啊,回大同山里还是要过龙皇堂,以前运点土特产,都要被龙皇堂剥层皮,回现在新家还是要在过桥前看看冬燕的招牌,嘿嘿。
746#
发表于 2009-10-28 20:34:26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你不要太过份啊,我是东燕,不是冬燕,我是嫁到北山,不是家在北山,唉,可怜哪,,我这等人物。
74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0:34:52 | 只看该作者
以前结婚对联上常有“结秦晋之好。”

请问这有什么典故?

街币50元
748#
发表于 2009-10-28 20:37: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yq12345 于 2009-10-28 20:34 发表
以前结婚对联上常有“结秦晋之好。”

请问这有什么典故?

街币50元

秦晋之好
春秋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和晋国(今山西和河北南部一带),是相邻的两个强国。两国统治集团之间勾心斗角,争夺霸权,矛盾很尖锐,有时还出兵对阵,打起仗来。但另一方面,他们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有时却又互相联合,互相利用,甚至彼此通婚,结成关系密切的亲家。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的夫人是晋献公的女儿;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的夫人文嬴,便是秦穆公的女儿。
所以,秦、晋两国尽管互有矛盾,而彼此一再联姻这一点,在各国关系中也还是比较突出的。
由于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人称两家联姻,就叫“互结秦晋”,或称为“秦晋之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街币 +50 收起 理由
xyq12345 + 50

查看全部评分

749#
发表于 2009-10-28 20:38:32 | 只看该作者
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750#
发表于 2009-10-28 20:38:57 | 只看该作者
典故一

  我国在春秋时期,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共河上下,大江南北,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互相征伐,争夺霸权,采取各种手段来维护各自的利益。他们彼此之间,时而联合,时而对抗,甚至发生战争。 当时的秦国地处今天的陕西、甘肃和四川的一部分地区,晋国地处今天的山西南部,是两个相邻的强国。两国既相争夺,又相利用。在那个时期,两个诸侯国或者两个大家族通婚联姻是表示友好联合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婚姻是带有政治性质的。秦晋两国的统治者之间,就出现过多次通婚联姻的事情。后来,“秦晋之好”逐渐发展为成语。但仅指两家结亲,不一定包含什么政治内容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街币 +50 收起 理由
xyq12345 + 50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2 22:02 , Processed in 1.0755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