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摩崖无语 (系列) [打印本页]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1-3 09:33
标题: 摩崖无语 (系列)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1-3 09:35 编辑

[attach]140917[/attach]

                                                                           【壹】 第一奇观

    宋朝的春日,书法家米芾来到天台山,只为拜见一位他素未谋面的兄长,这位兄长只是一块石头,一块横于飞瀑之上的石梁。
      米芾爱石成癖,玩石如痴,看到奇石,他常常称兄称丈。“米芾拜石”的典故就是最好的诠释,当年,他以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刚到官衙上任时,看见立在州府的奇石独特,一时心喜若狂,便让随从给他拿来袍笏,穿好官服,执着笏板,如对至尊,向奇石行叩拜之礼,还称其为“石丈”。

        天台山上的石梁的确是一块奇石,金溪与大兴坑汇聚在一起之后,一路向北,流向石梁。溪水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冲击着挡在溪中的岩石,在溪水与风化的作用之下,流水击穿山石时,一座天然的石桥就形成了。溪水穿梁而下,一道瀑布,直泻谷底碧泓潭,大雨时,瀑水越梁而过,更为壮观。

    米芾走在去石梁的山道上,步履有点急促,他急于想拜见这位居于深山之中的兄长。路旁清脆的泉水声他都无暇顾及,一路听泉到上方的诗意,此时对于米芾都没有太大的引力。来到石梁已是黄昏,黄昏的金溪披着一道金色的霞光,霞光中的瀑布,多了一丝柔情,站在瀑布之下的米芾,望着眼前的这块奇石,他竟然无语。

   这是一块他从未见过的奇石,它的宏大,突然间让他感到了自己的渺小,这是他以往拜见那么多的石头,从来没有过的感觉。它的巧夺天工,让他路上所想好的见面语都忘得一干二净。这块奇石与他平日总结出的“四字相石法”竟无法接上头,秀、瘦、雅、透似乎都无法说尽眼前的这种奇石。

   然而,米芾毕竟是一位奇人,奇人与奇石的相遇必定会有一段奇缘佳话。站在石梁前的米芾心中到底想了什么,我们已无法猜想,是否重演拜石的一幕,史书也没有记载。但是我们能确定那天的米芾心旷神怡,有所开悟。

   夜深了,宿于方广寺的米芾还是无法入睡,窗外瀑布的流水声,让他推开寺院的门扉。石梁似乎也在等待着米芾的到来,就这样,他们在月色中静立着,进行着一段心灵上的会晤。回到寺院,米芾写下了“第一奇观”四字,字飞扬跋扈,如石梁下的瀑布,酣畅淋漓。天还未明,米芾就尽兴而去了。他要到国清寺,去看柳公权为国清寺所题写的匾额,也要观赏葛洪所写的“天台之观”。

   后来,在石梁旁的一块山岩上,有了米芾的“第一奇观”四字的摩崖。奇人与奇石在春日的相遇,就以这四个字作为了结局。细观米芾的四字,想到了他对书法独到的观点,“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这四句话用在品味石梁上也同样也能相通。至于米芾如何从石梁这块奇石,得到书法上的感悟,我们就不得而知了,那是一个天机。

   米芾留在天台山的摩崖还有二处,一处在国清寺山后,为“秀岩”二字,另一处在寒岩洞内,为“潜真洞”三字,巧的是这二方摩崖都与石有关,一是岩石,二是石洞。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1-3 09:40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1-3 10:00 编辑

新年开个新帖,
此系列将对天台山上的摩崖石刻作一梳理,
在注重史实的同时,
也有个人的感悟与解读。
此帖将不定期添加。
作者: 铁马书生    时间: 2012-1-3 09:58
大题目,大手笔,大工程.
后司街第一观众排队.
作者: 寂然    时间: 2012-1-3 10:18
好文,透过冰冷的摩崖窥探历史深处的文化之光,开掘了天台山文化又一个侧面。
作者: 紫气东来    时间: 2012-1-3 13:17
欣赏!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12-1-3 17:48
学习了!
作者: 周则江    时间: 2012-1-3 21:43
好贴   关注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1-4 00:39
米芾泛舟四海之内,船漂到哪,玩到哪,字也写到哪,那生活实在令人羡慕。
作者: 驿外寒梅    时间: 2012-1-4 10:10
米芾留在天台山的摩崖还有二处,一处在国清寺山后,为“秀岩”二字,另一处在寒岩洞内,为“潜真洞”三字,巧的是这二方摩崖都与石有关,一是岩石,二是石洞。


金老师,龙山两字是否米芾所书呢?
作者: 有关部门    时间: 2012-1-4 10:57
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秀、瘦、雅、透似乎都无法说尽眼前的这种奇石。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12-1-4 13:04
米芾泛舟四海之内,船漂到哪,玩到哪,字也写到哪,那生活实在令人羡慕。
abracadabra 发表于 2012-1-4 00:39

高干子弟,没法比哇。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1-4 17:12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1-4 17:35 编辑

回复 驿外寒梅 的帖子


    米芾的龙山两字,志书肯定没有记载。
    如果是他所书,也是近年的集字。
    没有亲眼所见,不敢下言。

    前些日子,去琼台寻摩崖,
    看到的“琼台”二字,署名米芾
    为近年集米芾的字。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1-4 17:15
回复 褚留香 的帖子


    ab是泛舟四海之外,
    那是何等的自在。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1-4 17:37
回复 铁马书生 的帖子


    一个小话题而已。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1-4 17:39
回复 寂然 的帖子


    这一话题激起了我的兴趣。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1-4 18:50
[attach]141073[/attach]

秀岩 (宋)米芾

字在国清寺山后

作者: 人山人海    时间: 2012-1-4 18:56
从其创作背景到书法特点,应都有据可考可查可写吧,这样的自我演绎故事,一如您老之前的那些“家园”乡土系列文字,流于自我捉摸轻浅戏说。“史书没有记载”的,你又何必代他,代我们,“确定”那天的米芾心旷神怡有所开悟?

作者: 风中独舞    时间: 2012-1-4 20:08

作者: 雨过天青    时间: 2012-1-4 21:01
祝贺闲云老师开辟了全新的主题,值得玩味,持续关注。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1-4 21:12
米芾的“第一山”
国内多处名山大川都留有此字的石碑。
天台城内的妙山头也曾有此石碑,
碑毁于文革期间,
从网上得一“第一山”的石碑。
传上,共享。

[attach]141081[/attach]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1-4 21:21
[attach]141082[/attach]

近年天台琼台景区,
新增米芾”琼台“二字摩崖,
此为集字,非米芾所题,
也不是宋代旧字,
而是近年新刻。


作者: 五哥    时间: 2012-1-4 21:43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1-4 23:13
米芾的“第一山”
国内多处名山大川都留有此字的石碑。
天台城内的妙山头也曾有此石碑,
碑毁于文革期间 ...
闲云散人 发表于 2012-1-4 21:12

这个在泰山见过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1-5 17:47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1-5 17:49 编辑

[attach]141130[/attach]
( 寒山子诗《重岩》(宋)黄庭坚 字在天台山国清寺山后)

【贰】重岩

      寒山住寒山,说的是诗僧寒山住在一座称为寒山的山中。究竟是当年的诗僧久居山中,为白云抱幽石的诗意所陶醉,而自称为寒山,还是后人为寒山的诗句所感动而称这座山为寒山,我们不得而知。
    当寒山清新的山风吹入寒山洒脱的心中的那一瞬间,意境空灵的诗句便产生了。诗人将这些诗句刻于山间的翠竹上,也涂写在竹丛下的岩石上。春雨冬雪中,诗句与青竹一起生长,清风明月间,诗句就融入山岩之中。青竹上的诗句就多了一份活力,岩石中的诗行也增添了一丝禅意,如此诗句便有了生命的灵性。如此一来,寒山的诗就活在寒山之中。

    后来,有人将寒山的诗从山中收集起来,并汇编成册,这就有了后来的《寒山子诗集》。三百多年后的宋朝,书法家黄庭坚读到寒山的《重岩》一诗,是在寒山的明岩洞中,明岩也称重岩。柔和的晚霞照射在明岩洞中,站在洞口中的黄庭坚如霞光中的一支竹,轻呤着《重岩》的诗句:“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这是一位隐士的内心写照,白云缭绕着幽石,还有什么比这更有诗意?黄庭坚是一位在山水诗文中,寻求个人生命的放达自适的书法家,这番意境恰好吻合了他的心境。

    同为诗人的黄庭坚忽然感悟到如此清净的诗句,本应回到山间的岩山,那儿才是它生存的地方,何况,这首诗最初就是刻于寒山的山岩之上。在明岩洞中,黄庭坚点燃了一柱香,清烟弥漫之中,书法家将这首诗写在了宣纸之中,字俊美挺拔。他用书法完成了与诗僧寒山的对话。

    后来,有人将黄庭坚书写的这首《重岩》刻在了国清寺山后的岩石上。国清寺是寒山常去的寺院,那儿有他的朋友拾得,这两位僧人成为了后来的和合二仙。诗共分四行,为直体,首行为“寒山诗”,其余三行为《重岩》的诗句,正楷的字体虽不是黄庭坚通常草书的风格,但依然自然脱俗。

    《重岩》这种首刻于寺后的山中已有九百年的历史了。字虽有所风化,但每一个字如同生了根一样,深深地扎于岩石之中,时时从岩石中吸取地气,诗也就有了生命。那一点,那一横,那一撇,曲折顿挫,是如此的有力,让人觉得诗已与山岩溶为一体,这恰好是当年散布于寒山中每一首诗的风韵。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1-7 12:58
这么多年,国清寺的后山从哪条路上去始终找不到,汗啊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1-8 11:23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1-8 11:27 编辑

回复 abracadabra 的帖子


    国清寺山后的这条山道
   为了防火,现在已封道。
   山上,共有四处摩崖。
  除了米芾的“秀岩”和黄庭坚的寒山诗《重岩》之外,
还有柳公权的“大中国清之寺”
和朱熹的“忱石”
后二方,本系列将有专篇介绍。
这四方摩崖都比较有分量。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1-10 09:36
柳公权的大中国清之寺名声在外,朱熹的忱石却从不知晓。期待下一篇嘿嘿
作者: 晚香嶺    时间: 2012-1-10 22:34
        很想见见那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1-24 10:21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1-24 10:24 编辑

[attach]142384[/attach]

(看云 (明)传灯法师 字在天台山高明寺外。)

                                     【叁】看云

    传灯法师在主持重建高明寺后,就坐在幽溪旁的一块溪石上看云。
    云在山间浮动,传灯渐渐入定,这一动一静,充满禅机。云悠悠飘来,置身于云雾之中的传灯,似乎也化成了一朵浮云,思绪随着云朵而飘动,只留入定的身躯。望着飘远的云雾,传灯似乎看到了自己。于其说是看云,不如说是看自己。
    然后是听瀑。高明寺前有一条山溪,名幽溪,高明寺建寺之初,也曾称为幽溪道场,为智者大师所建。传灯法师所坐的那块溪石,人们称其为看云石,旁边有一道瀑布,这道瀑布被传灯称为“幽溪雪瀑”,并列为幽溪八景之一。当瀑布从高处落下时,宛如一道雪帘,挂着眼前,与溪石相撞的瞬间,化为了水雾,弥漫于溪石之上。

    幽溪雪瀑并没有云涌涛激的那种宏观,数米的落差,很是文静,也没有直落深潭的那番气势,水从溪石上落下,最终还是落在溪石之上,幽溪的瀑布竟然也是幽静。如此的瀑布声自然也是从容,它是溪水与溪石的私语。“反闻顿觉根尘寂,送目真令应接疲。”这是传灯法师《幽溪雪瀑》诗中的二句,是他听瀑时的感悟。
    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传灯法师入天台山,此时的高明寺是“居僧失守,寺随田废。”传灯法师决定重建高明寺,他志在中兴天台宗,使其光大相传。佛法依靠的是代代相传,他只所以取法号传灯,在于他知道佛法犹如明灯,能照破世界之冥暗,法脉的展转,如灯心相续。他被称为“天台宗中兴之祖”。
    看云听瀑,就成了传灯修炼的一种方式。看云时,他收徒讲经,完成了佛学著作《楞严玄义》和《楞严经圆通疏》。听瀑间,他撰写了《天台山方外志》和《幽溪别志》两部方志。
    又是一个秋日的清晨,树上的叶子已泛红,叶飘入溪水,也飞落在溪石之上。云雾还没有完全消散,传灯法师坐在看云石上,一片红叶落在了法师的海青衣上,停栖片刻,又飘向了旁边的一块岩石。停在岩石上的落叶,似乎向法师诉说着什么。
    是黄昏了,法师又来到溪边,发现那片落叶依然贴着那块岩石上。法师知道自已还欠了幽溪一点什么,在秋月下,他写下了“看云”二字,当他将二个字刻于溪边的那块岩山上时,那片落叶,坠落水中,消失在远处的云雾之中,法师会意的一笑。
    “看云”二字很稳,很沉,一副入定老僧的神态,而每一横又是秀美飞动。一朵云彩从心中飘过,而老僧的眼前则是空山幽谷,无云无风。
    杨师孔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这位贵州的读书人,曾任浙江左参政,他精于书法。当他游历天台山,看到幽溪旁的“看云”二字时,似乎就注定了会与传灯法师有一场书法上的会晤。他在与“看云”相对的山岩上,镌刻了“看看云”三字,这真是充满禅机。传灯在看云,有人在远处看传灯看云。或许,还可以这样理解,有人在远处看着传灯的“看云”二字,那就是“看看云”了。不知看到“看看云”的传灯会是怎样的笑意。
    云无时无刻在变化,而传灯还是那个传灯,在时光的深处,他依然在幽溪看云听瀑。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1-24 18:51
看云是老和尚心境,看看云是后生小子敬意。我等只好做看看看云辈。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1-30 17:45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1-30 17:51 编辑

[attach]143042[/attach]
(幽溪 (隋)智者大师 字在天台山高明寺外)


                                             【肆】幽溪
    那是智者大师入天台山不久的一个秋日,佛陇上秋高气爽,大师讲述着净名经。微风吹来,扬起了经书,经页随风飘向山涧,寻经页而去,竟来到了一条清幽的山溪。风息经坠,眼前是峰恋秀拔,清溪鉴心,这让智者大师心动。之后不久,在这条山溪旁就多了一座寺院,这就是现在的高明寺,当时称幽溪道场。
    幽溪道场是智者大师在天台创建的十二道场之一,在不远处的佛陇上有修禅寺、真觉寺和太平寺,这三座寺院也为智者大师所建,它们地处佛陇的高处,唯有幽溪道场位于山谷之中,山谷中的寺院多了一份幽静,为禅的佳处。至于后来改名为高明寺,是因为此处日月二辉,常应临其下,聚而不散,整天长明,故名高明寺。
    幽溪就在寺院前流淌着,它只是一条普通的山溪,溪中布满光润的溪石,或大或小,交叠在一起,溪岸杂树生花,幽静而充满生机。幽溪的景色,传灯法师曾有“幽溪八景”之说,其中的香谷云坪最显幽溪的神韵。
    空谷幽兰,兰远离尘俗,幽溪的山石旁不经意会有几支兰花依石而长,而幽溪的兰花终日云雾缭绕,自然多了一份清雅。那是幽溪道场建成后的一个春日,当智者大师从香谷岩旁走过时,一丝暗香随风飘来,大师看到了山岩下的那丛兰花,淡淡的,幽幽的香气弥漫于整条山谷。这就是香谷云坪景色的风韵,宁静只是幽溪外在的风貌,兰花的幽香才是它内在的神韵。
    在那个春日之后,智者大师写下了“幽溪”二字,笔势端庄有力。那时的高明寺还叫幽溪道场,不知智者大师所写的“幽溪”二字,指的是道场,还是道场前的那条山溪。其实,这已不那么重要了,智者大师所创的天台宗教义,如同幽溪那样的深远,悄然无声地流入了佛家弟子的心中,又如兰花那样的芬芳,弥漫于佛的世界。
    “幽溪”二字就镌刻在香谷岩对面的山岩上,山岩临溪而立,当年的山岩下定有一丛兰花簇拥在一起。每当春水涨起时,兰花也悄然开放,一千四百年了,受兰花熏染的“幽溪”二字,久而久之,也四季含香了。
    现在,在“幽溪”摩崖前,建了一座亭子,用来保护智者大师的手迹。亭就称幽溪亭,亭柱上有一幅对联:“一亭旧占梅边月,幽径新添竹外风。”这其中有梅、有竹,唯独少了一丛兰,也有月、有风,却少了一溪水。
    据传灯法师《天台山方外志》记载,智者大师还有一方摩崖留在天台山,那就是修禅寺前的“普贤境界”四字。修禅寺是智者大师在天台山所建的第一个道场,寺就建在佛陇。普贤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他与文殊菩萨一右一左,一乘白象,一驾狮子,为释迦牟尼佛的胁士。普贤菩萨是具足无量行愿,普现于一切佛刹的大乘圣者,他的境界,也是智者大师所倡导的。


作者: 周则江    时间: 2012-1-30 18:22

作者: cbd009    时间: 2012-2-1 15:02

作者: 饭特稀    时间: 2012-2-1 16:11
期待楼主更新
作者: 晚香嶺    时间: 2012-2-1 20:23
            字是好字,国清百录可有记载?
作者: 芦苇笛    时间: 2012-2-2 16:12
留个脚印,金老师大手笔,又有好文欣赏了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2-2 17:00
幽谿二字,小学三年级时春游,第一次去高明时见到,后来这两字也就写进作文了,哈哈
作者: 8136    时间: 2012-2-2 17:49
好文,期待!
作者: 大头    时间: 2012-2-4 23:16
学习学习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2-15 09:37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2-15 09:39 编辑

[attach]144083[/attach]
(佛陇 (宋)指堂禅师 字在天台山佛陇)


[attach]144084[/attach]
(教源 (明)许光宇 字在天台山佛陇)


                                  【伍】佛陇

    对于智者大师来说,陈太建七年(575年)是不同寻常的年份。这年的秋日,居金陵瓦官寺的智者大师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千里之外的天台山。梦中定光禅师向他招手,说:“此为金地,吾已居之,北山银地,汝宜居焉。”此时的智者大师也正在寻求着一个幽静之地,以静思修禅,金陵这个地方太以喧嚣了,这个梦恰好给了他一个启示。

    也就在这年的秋日,智者大师来到了天台山。秋日的晨曦中,他走在了通往金地岭的那条小道上,当时他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这抹秋色的金辉将会照亮他日后的佛海之路。那条山路,山风习习,山泉潺潺,当他来到山顶时,突然开阔,与梦中的景色一致。

    佛陇山有二条山岗合抱而成,形如燕窝,南边的那条是金地岭,北边的那条为银地岭。佛陇的山名,充满佛性。陇既有山岗的意思,也有田埂的意思,苦修于佛陇的智者大师,修建草庵,逐渐落成伽蓝,他要用自己特殊的人生思考方式,去完成佛教历上一次另辟蹊径的实践。当他将这一梦想播入佛陇这块田地时,他就坚信这方土壤会结出佛果。十年之久,佛陇上终于结出了佛教天台宗这枚佛果,天台法脉自此创立。

    佛陇是智者大师来天台山后的初修地,佛陇上有他创建的三座寺院,那就是中之修禅寺,东之太平寺和南之真觉寺。追随着智者大师的足迹,佛陇上,许多高僧大德走过,许多文人墨客也走过。“九里松风十里泉,徐徐送客上青天。”清朝诗人潘耒的诗句说出他们相同的感受。岁月中,有那么的僧人来到修禅寺,听智者大师讲经传教,还有来自韩国和日本的僧人,他们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前来听法,并将天台宗的教义传播到他们的国家。

    南宋的一个秋日,国清寺主持指堂禅师又一次走上了佛陇。他散步于佛陇,是要寻找一块山岩,一块纯净的山岩,他要在此刻上“佛陇”二字。在他的心中佛陇是一块圣地,怀着虔诚之心,将“佛陇”二字留在佛陇上是他多年的一个宿愿。终于,他在修禅寺前寻到了理想的山岩,岩几乎贴近山地,平整而光洁。指堂禅师亲自这二字刻在山岩上,每一笔都包涵着他对智者大师的崇敬之情,也寄托着天台宗源源流长的心愿。

    那是大约三百年之后的明朝,天台人许光宇也走在了佛陇上,他在“佛陇”二字前停下来观赏,行笔苍劲,筋骨丰厚的风格深深地打动了他。作为贡元的读书人,许光宇喜欢指堂禅师的书法,他也深知这条山岗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于是,他写下了“教源”二字,并亲自镌刻在“佛陇”二字不远的石岩上,这一场景被高明寺的传灯法师无意间遇到。于是,他在《天台山方外志》中记下了这次邂逅,称“教源”二字为“明邑贡元许光宇书,虽无题名,余尝见其镌石。”如果将这二方摩岩连在一起,那就是佛陇为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指堂禅师不但擅于楷书,还善作诗词。金地岭曾有他的“天台山”摩崖,国清寺前万松径入口处的山岩上,也曾有他的“万松径”摩崖,只是这些字现都已毁。近千年的时光过去了,“佛陇”和“教源”也已风化得难以辨认了,但佛陇作为天台宗教源的地位并非是时光所能磨灭的。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12-2-15 10:25
这个“佛陇”最好搞个铁架子罩着,小心农民种菜,一锄头刨了一块。
讲究点的,弄玻璃框罩住,露天的石雕,最禁不起风霜侵蚀。
作者: BELIEVE    时间: 2012-2-15 13:06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2-15 15:47
这个“佛陇”最好搞个铁架子罩着,小心农民种菜,一锄头刨了一块。
讲究点的,弄玻璃框罩住,露天的石雕, ...
褚留香 发表于 2012-2-15 10:25

该地农民有福,天天对着佛字劳动,锄一记等于念一卷经啦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12-2-15 16:35
该地农民有福,天天对着佛字劳动,锄一记等于念一卷经啦
abracadabra 发表于 2012-2-15 15:47

恩,比庙里那些心猿意马的和尚,强百倍。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2-16 08:45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2-16 08:46 编辑

“佛陇”二字,近几年已风化得差不多了,
要不是有人指点,就是找到了地方,
也难已肯定了。
而“教源”二字,因岩石较为沙性,
现已完全认不出了。
“佛陇”二字有“指堂”二字的落款,
“教源”二字因无落款,
有些游记都将其归为指堂书,
好在《天台山方外志》有明确的记载。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2-21 09:16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4-9 09:09 编辑

[attach]144620[/attach]
智者大师说法处(当代)徐生翁 字在天台山佛陇)


    蓝天下的佛陇,显得格处的空旷。走在佛陇上,仿佛置身于天空之中,这种神奇的感觉,当年智者大师就深有感触,佛陇就成为了他到天台山之后的初修地。佛陇的东端,有一块长十二米的磐石平静地卧在山岗上,周围平坦,使得这块磐石格外地醒目,远远地,它就映入眼帘。

    隋朝的佛陇,智者大师就端坐在这块巨石前,开始了寂寞的修行,这是一个人的精神盛宴。之后,更多走在佛陇的僧人,被这块磐石所吸引,在僧人的心中,它充满神圣。不知不觉间,智者大师的前面坐满了前来听经的僧人,灌顶就是其中的一位。磐石前,智者大师讲解《妙法莲华经》,灌顶心领神会大师的思想,将大师的讲述整理成集,这就有了后来的《法华文句》、《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

    磐石旁边,还有数块形如僧人的岩石,于是,就有了罗汉听经的传说。其实,远远望去,到底那位是僧人,那位是岩石都很难判断。僧人就是入定了的岩石,岩石就是听经的僧人。当这一场景定格于佛陇时,就是一幅智者大师弘法的画卷了。

     1956年的初秋,佛陇十分的宁静,以往身穿海青衣僧人的身影已难得见到了,真觉寺的晨钟暮鼓也已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就在许多僧人还俗的大环境下,佛陇的磐石上,镌刻上了“智者大师学法处”七个字,署款处为:“徐生翁题,怀通刻石,丙申九月,西蜀海灯捐刻。”这是一位书法家和二位僧人对于智者大师共同的缅怀,也是对于佛教天台宗共同的崇敬。

    “智者大师说法处”字体雅拙天真,这恰好是书法家徐生翁的风格。徐生翁(1875年—1964年),浙江绍兴人,布衣终身,淡泊自甘,对书画艺术却孜孜以求。写下这几个字时,徐生翁已是八十一岁的老人了,此时所写的书法已是铅华洗尽,别具情趣。他的这种童稚体风格与书写的内容,有着一丝契合,厚重而纯朴。僧人怀通的刻石也是十分的细腻,每一笔都渗透着这位僧人对智者大师的敬慕之情。

    海灯法师(1903年一1989年)四川江油人,二十一岁出家为僧,随侍虚云、静权等法师学佛习禅。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僧人,当时他在佛陇真觉寺修行。对于他的武功,天台民间有多有传说,有关他的一指禅,许多老人也都见识过。现在国清寺周围茂密的树林,就有当年海灯法师护林的功劳。

    其实,在明朝佛陇上就有“智者大师说法处”的摩崖,而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这六个字已不可寻了。从《光绪台州府志》的记载中,我们能还原明朝的这方摩崖:“智者大师说法处,右摩崖七字,高三尺五寸,广一尺八寸,前行四字,后行三字,经七寸,在天台山大慈寺前石壁。”大慈寺也就是佛陇上的修禅寺。

   佛陇上的这七个字相隔了五百多年,但它们表达的都是对智者大师弘法精神的敬意。当我们注意到徐生翁写这七个字时,恰好是佛教衰落的年代,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油然而生。在他们的心中暗藏着一种希望,希望天台宗教义能薪火相传。

    刻着“智者大师说法处”的磐石静立于白云之下,这是佛教天台宗的基石。远去的是大师的身影,留下的是大师的智慧,如白云般的流动,又如磐石般的坚定。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2-21 23:41
莫说磐石痴,曾听当年大师说法妙音。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12-2-22 09:00
莫说磐石痴,曾听当年大师说法妙音。
abracadabra 发表于 2012-2-21 23:41
堪称东土菩提。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3-5 09:41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3-5 09:43 编辑

[attach]145293[/attach]
(佛(清)兴慈法师 字在天台山高明寺外)
                                       【柒】佛
    在僧人兴慈心中,有着一个佛字,心有多大,佛就有多大。当兴慈将心中的佛字,镌刻于高明寺外的山岩上时,巨大的“佛”字,格外的慈善,这份慈善成为了兴慈生命中的底色。六米半的字径,为当时天台山摩崖高大之冠。落款为:“石梁比丘兴慈书,释子彦慧募刊。”那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兴慈法师才二十七岁,那一年,他开始在天台山讲经传教,这个“佛”字是他讲经时的初次感悟。

    兴慈法师(1881年—1950),在他幼年时,父亲就出家于天台山的下方广寺,法名昭然。兴慈幼年就随父亲住在下方广寺,晨钟暮鼓间,聆听父亲诵读经文,到了十四岁,就以父为师,依父剃度出家,做了小沙弥,法名悟云。年轻的兴慈潜心研究佛学,尤其是天台宗佛教经义,极高的悟性加上数年的研读经典,二十七岁起开讲《金刚经》、《法华经》等经,七年之后,在天台山高明寺开坛传戒,深受欢迎。

    民国七年(1918年),对于兴慈法师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应邀赴沪传播天台宗教义。后来,天台宗在上海的兴起,他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他离天台山之前,他特意来到高明寺,来看一眼他亲手写下的“佛”字。他知道这次的上海之行,是传播佛法之旅,他要将这个“佛”带到繁花似锦的上海。

    来到上海,他首先在爱俪园讲授《天台四教仪集注》。其中有一位叫沈映泉的上海居士,听了他的讲经,深为感动,捐资在小南门建立超尘精舍,请兴慈法师以精舍作为培育僧才之所。兴慈法师以超尘精舍作为弘法之用,登座讲经,四方学僧闻风而来。在这段时间,他广结上海各阶人士,向他们传播天台宗教义。

    学僧越来越多,超尘精舍显得过于狭小了,兴慈法师准备在繁华的上海建一座寺院。由王震居士发起,购得吉安路与东台路之间五亩余土地,经过五年的努力,法藏寺在上海法租界茄勒路(今吉安路271号)建成,它成为上海一所颇具规模的净土大刹。法藏讲寺的大雄宝殿,为西式建筑风格,在上海佛教丛林中,独树一帜。那一年是民国二十九年(1930年),兴慈法师四十九岁,他任法藏寺第一任方丈。

    法藏寺是上海唯一的天台宗道场,为上海佛教四大丛林之一。之后的岁月中,他在法藏寺以天台教观为指南,以净土法门为依归,教诲四众。他生性质朴,甘守淡泊。一衣一衲之外,不蓄一物,凡善男信女供养的香金,都归入寺院。沪上巨商名流受其感化而皈依者,不计其数。

    抗战期间,再一次见证了兴慈法师的慈爱之心。他任“上海佛教同仁会”会长,坚持为难民施粥长达五年之久。之后,他在法藏寺内开设慈光补习学校,为贫苦市民子弟进行初中教育,还开设慈光施诊所,为贫民施诊给药。他支持他的徒弟惟云捐办“兴慈中学”,并在校内办育僧会,培养僧才。

    晚年的兴慈法师,退居上海江湾的三官堂,静居念佛。1950年春夏之间,他身体不适,自知世缘将尽。预知时至,沐浴更衣,西向端坐,于大众念佛声中,泊然而寂。不知那一瞬,远在天台山上的那个“佛”是否从他的心底飘过。

    之后,另一位来自国清寺的法师,成为了法藏寺的主持,他就是静权法师。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3-6 01:07
法藏寺,上次聊天时聊到过的啊,就是谁也想不起名字了。哪天去拜访一下。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3-13 08:34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3-13 08:36 编辑

[attach]145913[/attach]
(圆通(清)迟维培 字在天台山高明寺外)


                                                 【捌】圆通

    弟子问法师:“云何获圆通?”法师回答:“心闻洞十方,当然获圆通。”这是佛家的一段公案。圆通是佛家参悟的一种境界,“性体周遍为圆,妙用无碍为通”是佛家对圆通二字的诠释。

    天台山高明寺之外的幽溪旁有一石洞,洞就称“圆通洞”。它是一个特殊的洞,特殊之处在于它的构成。它由四块大石相叠而成,一石横空,三石相承,中空为洞,巧成天趣。北边的洞口仅可容一个通过,进得洞去,却是豁然开朗,别有天地。南边洞下就是幽溪清澈的溪水,在临谷的洞中,看云听泉,充满诗意。

    明万历年间的圆通洞只属于传灯法师一人,传灯法师将圆通洞作为他读经写书的场所。每天清晨,他来到洞中,点上一支香,石桌上,放着佛经。就这样他开始了一天的读经,每当有所感悟,他会随手写下几行文字,这就有了他的佛学著作注《圆通疏》。洞内清幽,是读书静思的佳地,洞前有二棵老松,从石缝间挺出,写累了就看看眼前的苍松,洞外是深涧千尺,幽溪的溪水声,总是倍伴着传灯法师读经的时光。

    圆通洞被传灯法师列入幽溪十六景之一,并在他所撰写的《幽溪别志》称:圆通洞“空如庵,洞下溪声瑟瑟,洞侧松声幽幽,于是跏跌,耳根圆通,时时现前,因名。”这只是客观地叙述了圆通洞外在的风貌。
    在他所写的《圆通洞》诗中,寄托了他更多的情愫,“一穴才容膝,居然景自幽。溪声长在耳,山色已盈眸。契我林间性,甘兹物外游。倦来枕石卧,身世复何求?”可见,他在圆通洞中的读经写作月岁,是何等的自在与逍遥,一句“身世复何求?”蕴涵了他对于圆通洞所有的眷恋。

    在圆通洞中静思的传灯法师,耳根圆通,之后也有多位僧人在此修持。如此充满佛性的石洞,自然也得到文人的青睐,与传灯法师同时代的何白,为乐清文人,能诗善书,为明季温州著名的布衣诗人。当年游高明寺时,就被圆通洞所吸引,进入洞内,坐在传灯法师常坐的那张石凳上。眼前的山色与水声,突然间,就让他平静下来了,这是一个清幽的世界,这种感受瞬间让他明白了圆通的意义。他想写一首诗,来表达他的感受,笔提起来了,却写不下一行诗。无语的何白,在离开前,写下了“圆通洞”三字,并镌刻在圆通洞北边入口处的那块山岩上,只是现已风化,难寻踪影了。

    大约一百年之后的夏日,另一位文人走进了圆通洞,那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时在台州任知府的山东人迟维培,来到圆通洞时,何白的“圆通洞”三字还十分清晰地留在山岩上。他同样善于书法,看到洞外的“圆通洞”三字,他有了与何白跨越时空的书法对话的想法,他在洞内东侧的山岩上写下了“圆通”二字,笔法娴雅,圆润通畅。落款载明“康熙乙亥孟夏”,“蓬莱迟维培书”字样。洞内与洞外的的两方书法互相辉映,这不仅是两位文人书法艺术的交流,也传达了两位文人对于圆通二字相同的感悟。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12-3-13 09:22
康熙年的知府,大多真是两榜出身,真才实学啊。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3-13 22:56
小学三年,春游高明,归写作文,字数1000,写圆通洞就叠床架屋费了百多来字,左大石头右大石头,上面还有一块大石头,事过多年还记得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3-20 08:40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4-9 09:07 编辑

[attach]146269[/attach]
(大中国清之寺 (唐)柳公权 字在天台山国清寺寺后岩壁


                                 【玖】大中国清之寺
    天台山的名声之大,国清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山门的匾额上写着“国清讲寺”四字。这一个“讲”字,恰好道出了国清寺在中国佛教史上渊源的地位。这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祖庭,它至今传承着智者大师所创立的天台宗一脉博大圆融的佛家精神。

    1400年的前隋朝,智者大师用一张草图构画出了国清寺这座庙宇,并告诉弟子,不久将会有人来此建造庙宇。人们无法想象,这座宏伟的庙宇,却始于这张简单的草图,一个个木桩的圆圈,画出了寺庙殿堂的位置。

     智者大师圆寂后的第二年,在杨广的主持下,一座恢宏的庙宇在天台山上建立,按照智者大师的遗愿,这座寺庙命名为国清寺,蕴含着“寺若成,国则清”的美好愿望。

    历史上,每次的佛兴与佛衰都与统治者的理念息息相关,寺院也难逃毁灭与重建的轮回,1400年间,国清寺就有着数次的重建。现在所看到的国清寺就是雍正皇帝下诏修建的,那是清雍正十年(1733年),在建筑风格上,重建的三大殿和其它堂屋,完全按皇家宗庙的式样而建,历时二年得以完工。这次重建被记载在“乾隆御制国清寺碑”之中,此碑现立于寺内放生池旁。最近一次的整修距今只有四十年的时间,文革期间,国清寺也难逃一劫,佛像全毁,法物损失殆尽。

    唐会昌五年(845年),国清寺建成之后的247年,这座寺院遭受了第一次劫难。那年唐武宗下诏灭佛,国内的许多寺院都被拆毁。国清寺也是建筑被毁,教籍湮没,僧人们只得逃隐深山,继续修禅。五峰环抱的国清寺遗址只寂静了六年,就迎来了另一个春天,唐宣宗即位之后,年号大中,下诏恢复佛教,重兴寺刹。大中五年(851年),国清寺在废墟上重建殿宇,当时国清寺的住持为清观法师。

    这次的重建,让书法家柳公权与国清寺有幸结缘。柳公权(778年—865年),这位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以楷书著称,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与另一位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当时他为集贤院大学士,应诏为国清寺题写了匾额“大中国清之寺”,其中“大中”二字为年号,匾额就挂在山门之中。柳公权的这幅楷书,让宋朝书法家米芾赞叹不已,在他的《海岳名言》中称:“柳公权‘国清寺’,大小不相称,费尽筋骨。”柳公权同时写下的还有“天台佛”三字。

    柳公权的这方匾额也不知毁于何时,所幸的是后人将他的这六个字刻于国清寺寺后岩壁上,字体颇得柳体之妙,结构劲紧,刚柔相济。夕阳照在山上的那方岩石上,“大中国清之寺”深深地刻在岩石之中,它目睹了之后日子中,国清寺的兴衰,岁月的风雨模糊了苍劲的字迹,唯有千年的法雨依然轻轻地落在每一个字上。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3-21 00:14
这一方名气最大了,可惜原作没能留下来,那匾到现在可真是块宝呀。
作者: flying    时间: 2012-3-24 00:43
新人,露一小脸先,慢慢学习。
作者: flying    时间: 2012-3-26 06:06
金老师好深的文化底蕴。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3-31 09:19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3-31 09:21 编辑

[attach]146822[/attach]

(枕石 (宋)朱熹 字在天台山国清寺寺后岩壁)


                                  【拾】枕石
    天台城外的东边,有一座成一字形的山,名东横山,山中有一座竹溪书院,书院在宋朝很有名声。

    宋朝的东横山修竹青青,泉水淙淙。初春,山道上,一位书生打份的行人与一位樵夫迎面相遇,书生问樵夫去竹溪书院的路。按樵夫的指点,书生找到了翠竹掩映中的竹溪书院,一阵古琴声从院中飘出。扣响茅屋的木门,让书生感受到意外的是应声开门的竟是那位指路的樵夫,两人拊掌大笑。

    这位书生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当时他受命到台州办理贩事,他专程到天台是为了访贤拜老,而这位樵夫恰好是他要寻访的贤人徐大受。徐大受为淳熙十一年(1184年)特科进士,学博德高的徐大受隐居于天台东横山,在此创办竹溪书院,并任书院山长。

    说明来意,朱熹行弟子礼。坐定之后,朱熹嗅得一丝粥香,灶中正炖着一罐大麦粥。喝着粥,两位高人侃侃而谈,想起刚才山道上的相遇,两人吟诗戏作。朱熹信口吟道:“路遇个老翁,自负柴一束。乌巾插在腰,背手牵黄犊。借问何处居?指点破茅屋。午鸡啼短墙,麦饭方炊熟。”听完朱熹的诗,徐大受微微一笑,亦以一律答云:“曲径沿山去,烟村四五家。两行金钱柳,一树紫荆花。壁上琴三尺,堂中书五车。跨过千层桥,便是他的家。”

    接下来的交谈极为投机,二人相见恨晚,抵足而谈,鸡鸣而息。让朱熹感到敬佩的不仅是徐大受的学问,更是他淡泊的心境,隐居山林,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这让身处官场的朱熹深感徐大受的自在。

    因为有了这次相遇,也就有了后来的“朱熹访贤”一词,但在朱熹眼中的贤人不只是像徐大受这样的学人,天台还有一些高僧同样也是贤人。国清寺的指堂禅师既是朱熹心中的贤人,也是他的至交。

    南宋的又一个春日,朱熹再次来到天台山。路旁杏花盛开,柳树吐翠,朱熹不禁想起了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此诗的作者正好是他这次要拜访的指堂禅师。在通往国清寺的万松径上,他看到了“万松径”三字的摩崖,感到格外地亲切,因为这三个字就是指堂所书。指堂禅师曾任国清寺主持,他又是一位诗僧,他的《指南集》朱熹极为欣赏,曾亲自为此诗卷作跋。

    在国清寺的梅花下,他与指堂谈到了另一位诗僧寒山,寒山放荡不羁的生活,飘逸脱俗的诗句,朱熹感受到了自然的清新和自由,他提出了重刻《寒山子诗集》的建议。

    也就是这次与指堂的会晤,朱熹写下了“枕石”二字。枕石二字让人联想到了枕于山石的某位隐士,他是徐大受,也是寒山子。枕石漱流是隐士的生活姿态,枕山石,漱涧流与朱熹的生活方式相去甚远。崇尚理学的朱熹竟然向往起隐逸的生活,这与他同徐大受的交往休戚相关,也与深受寒山诗飘逸的风韵所感染有关。看到枕石二字,指堂微微一笑,他似乎读懂了朱熹内心的向往。

    之后,有人将朱熹的“枕石”二个字刻于国清寺寺后的岩壁上。字为正楷,字径五十厘米,下署晦翁,晦翁是他的号。“枕石”二字写得端端正正,恰好是朱熹端庄的生活态度,字中散发出浓厚的书卷气。对于朱熹,枕石而养神,漱流以愉心,是他所敬慕的生活姿态,人们很难想象枕石观云的朱熹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观,这是深藏于他心中的不变景致。


作者: 七楼    时间: 2012-3-31 11:48
大中国清之寺石刻是否已移至五百罗汉堂前?
作者: 果果小盆友    时间: 2012-4-1 12:12
哟西

这些典故啥的我最爱看了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4-1 19:50
哈,第一次看到朱夫子的大字。他和天台还有其他渊源,且更出名,是严蕊案……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4-1 21:31
to 七楼:五百罗汉堂前是复制品,真品在国清寺后山。
to 水水:俺也喜欢传说。
to ab:在严蕊案中,朱夫子可是反面角色了。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4-1 21:37
to 沧海一声笑:智者大师建的天台十二道场为:国清寺,修禅寺,真觉寺,高明寺,天封寺,太平寺,西竺寺,清心寺,九明寺,禅林寺,华顶寺和慧明寺。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4-17 08:55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4-17 08:56 编辑

[attach]148564[/attach]
(石梁飞瀑 (民国)康有为 字在天台山石梁)


[attach]148565[/attach]
飞梁悬瀑  (明)甘雨 字在天台山石梁)




                                     【拾壹】石梁飞瀑
     1924年初春,天还有点寒,康有为一身布衣的装扮来到了天台山。身穿夹袍,外面罩着一件月白蓝的竹布长衫,白布抹,黑布鞋。那一年他已六十七岁,当年维新变法的**似乎有点冷却了,但不变的是中国传统文人的那种广博学识和开阔胸襟的品质。

    这次游历天台山,是应临海屈映光与雁荡蒋叔南邀请,在一些政界名人陪同下来到台州,遍游了天台和雁荡山水,并留下了不少游迹题咏。天台的山水康有为早有耳闻,因为他对于佛学极有兴趣,对大乘佛教的精义作过较深的研究,他的大同思想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大乘佛教思想。

    康有为在游览了国清寺和高明寺之后,就来到了石梁。他只所以这样急匆匆地赶往石梁,是想欣赏前人留在那儿的摩崖石刻,民国初年,许多文人都津津乐道于金石学,有的不辞辛苦到民间访碑问碣。康有为极力倡言学习六朝碑刻,在他所写的《广艺舟双辑》一书中,将魏晋时期的民间石刻给予充分肯定。

    作为书法家的康有为,一生都在探索书法艺术,晚年的他,书法也渐入佳境,创造出独特的魏碑行楷书“康南海体”。他的书法有其独特的个性,后人用三个字来描述他的书法,“重、拙、大”。
“重”,指的是浑厚、凝炼,有金石之感;“拙”,指的是古朴、率真,有生涩之感;“大”,指的是险峻、舒朗,有高远之感。

    在通往石梁的小道上,他看到了许多先人留下的摩崖,但都没有激起他的兴趣,那多是一些赞美的词句,在这位老人的眼中,显得一些矫情。之后,他又沿石阶而下,来到了石梁飞瀑的下方。

    在瀑布一侧的山岩上,隶书“飞梁悬瀑”四字前,他停留了很久,这四个字倒是有点古韵。飞流的瀑布打湿了他的长衫,他都没有察觉,字中的那几处三点水,真是灵动。落款处为“庐陵甘雨题,南昌熊枯书,江郃刻。”这方摩崖是明朝三人同游石梁时,所留下的作品,熊枯为南昌人,甘雨为明万历年间的进士,庐陵人,庐陵为今江西省吉安。这方摩崖也是石梁较早的摩崖之一。这方摩崖只所以能打动他,不只是它风格上的古韵,其中还那份坦然的直白。

    前人用了太多华丽的辞藻来表达对石梁的感受,在看完这些摩崖之后,虽然康有为也有同样的感慨,但是他还是十分地冷静。或许他觉得面对如此的神奇之作,所有的赞词都显得苍白,他只能老实地写上“石梁飞瀑”四字,落款处为“甲子二月,屈映光题,康有为书”,然后,请人镌刻在石梁碧潭崖壁上。

    夜深了,住在方广寺的康有为还沉溺于在石梁飞瀑的奇观之中,窗外是飞瀑的流水声,他诗兴大发,写下了诗句,“谁倒银河注赤城,石梁横绝瀑飞惊。明月照空雷不断,翠崖倚树听泉声。”这首诗是对摩崖“石梁飞瀑”最好的诠释。

    写完这首诗,康有为安然入睡,一夜无梦,次日游琼台仙谷。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12-4-17 09:38
哈,第一次看到朱夫子的大字。他和天台还有其他渊源,且更出名,是严蕊案……
abracadabra 发表于 2012-4-1 19:50

严蕊的《卜算子》,我是很喜欢。“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12-4-17 09:42
这位康老夫子,在清廷被追杀搞臭,没想到在民国,这前清遗老的名头却处处吃香,风生水起,哈,活得很滋润。
作者: 农夫    时间: 2012-4-18 10:23
喜欢这份宁静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4-19 07:08
康大爷到了晚年还风流名声渐起……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12-4-19 07:46
好帖好文要常顶顶!有空陪金老师一起去观摩石刻哈!
作者: 压力山大    时间: 2012-4-19 07:46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5-1 09:25
有空与花队一起访碑问碣,倒是一件乐事。

康有为多次来天台,
榧树村的谢国梁曾留学日本,当年,康到谢国梁家,就为他写过对联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宿白鹤殿时,康曾为飞泉小学题写了校名,并留下了“飞泉古渡”四字。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5-1 09:31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5-15 18:38 编辑

[attach]149235[/attach]
[attach]149236[/attach]
(琼台双阙(民国)康有为字在天台山琼台)


                                  【拾贰】琼台  双阙

    琼台的魅力在于它的仙气,桐柏宫当年就在山谷的东侧,这是道教南宗的发源地。当年道士修道的身影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在静观山谷中云卷云舒的瞬间,感悟生命的真谛。不知不觉中,岁月间所酿成的这番仙气成为了琼台的活力所在,这是一道山水与道源相融的仙谷。
    琼台与双阙是百丈坑中的的三座山峰,琼台在东,双阙在西,隔坑相望。1924年初春,康有为的天台之游,登上了琼台的仙人座。在游琼台之前,他一定是读过其它诗人对这条仙谷赞美的诗句的。李白的“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诗句中,最令诗人向往的就是琼台,于是就有了下文的“青衣约我游琼台,琪木花芳九叶开。”同为诗人的康有为从李白的诗句,感受到了琼台的魅力。
    然而,康有为并不急着赶往琼台,而是将心怡的美景放到最后去欣赏。那天陪他同游的是屈映光、张翅、袁祥兰和张锦文,他首先来到了桐柏宫,桐柏宫是道教南宗的发祥地,当时桐柏宫主持道务的是叶宗滨大师,在叶宗滨的陪同下,他来到宫中的清圣祠,那儿供奉着伯夷和叔齐二座石像,石像雕刻精致,背后腰部篆文“伯夷、叔齐”各二字。壁上有张廷臣写的碑文,张廷臣为明进士,隆庆三年至六年任台州知府,碑文的首句为:“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夫子称之曰古之贤人也。”看完碑文,康有为有所感慨,于是,他写下了一首诗
:“桐柏金庭绕九峰,夷齐遗像自清风。不必西山采薇蕨,琼台双阙有仙逢。”这其既有对这两位先贤的敬仰,也充满了对琼台的向往。
   途中,康有为看到了路旁一座小庙,庙由山石垒成,当地百姓告诉他这座庙为琼台庙,庙虽小但非常地灵验。庙中有一棵唐朝的古柏斜倚墙角,枝叶扶疏,充满古意。临走时,康有为为这座小庙写下了一副对联:“千年松绕屋,入洞玉为天。”
    就在靠近琼台的高岗上,康有为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迎面的一块独立的山石,上面似乎有摩崖,细细辨认,他认出了“台岳奇观”四字,落款为雍正玖年钱塘王之坦题,在山石的左侧,镌刻“秀甲台山”四字,为清雍正二年台州刺史韩世德书。
    之后的通往琼台的路就极为窄狭,加上石质松而不坚,几乎是流沙了,两旁又是深谷,就是这样山道,康有为却十分从容地走过。琼台是一座拨地而起的山峰,峰上有石形似椅,人称“仙人座”,站在琼台上,康有为看到了脚下山谷中流动的云雾,对面两峰对峙,顶部平坦,似两座楼阁,同游的人告诉他这就是“双阙”。
    充满仙气的琼台,让年迈的康有为感受到了山色的自然和清新。与题写“石梁飞瀑”一样,他没有用赞美的词汇,而是平淡地写下了“琼台”和“双阙”四字,这是一位历经了风雨老人的睿智。这二幅字就镌刻在琼台两块对峙的石壁上,右边为平列的“琼台”二字,并有“甲子二月”和“偕屈映光”落款,“双阙”二字为直刻,并有“张翅、袁祥兰、张锦文同游”数字,字笔法冲淡平和,是铅华洗尽的那种纯净,让人想起人书俱老的平和,那是一个人与他的书法一起走成熟之后的淡泊之境。
    八十多年前,康有为的天台之行,心境平静。并有一种礼佛的沉静而虔诚的心态,一路走来,他更多的是静静地看,细细地听。有所感触,对景即兴,略作抒发,并下诗文与墨迹。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5-1 16:06
康老体力真好,那么大岁数都能天台山爬上爬下。只是我不懂书法,他的字,总看不出好在哪里……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6-12 09:10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6-12 09:12 编辑

[attach]153476[/attach]
隐吏  (明)周振 字在天台山桐柏瀑布前)

                                 【拾叁】隐吏

    明嘉靖癸巳(1534年)的秋日,天台桐柏山上的桕籽树叶已经泛红了,白色的果子结于枝头,这红叶白果在秋日的山间别有一番景致。就在这秋意渐浓的时节,桐柏瀑布前,来了一群游人,他们谈笑风生。看到瀑布旁的岩壁上有一方摩崖,他们停下脚步,观赏了许久,交谈了许多。岩壁上有“习养之瀑”四字,为篆书,落款署:“天台县事晋陵丁大荣。”丁大荣为晋陵人,于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任天台县知事。
    在这群游人秋日的游历不久,人们发现在瀑布左侧的岩壁上,新添了一方摩崖,“隐吏”二字也为篆体,字形端庄,线条圆浑。旁边的落款为正书,字有点长,可分七行,从中人们知道了几天前那群游人的身份。“嘉靖癸巳九月,晋陵周振、莆阳林人纪、钱塘章宗成、邑人陈绂、陈木同游,山人陈册、陈逵引入。”他们是三位在天台任官的外地人与二位本地人,在二位山人的引路下,同游桐柏瀑布的雅事。

   周振为武进士,时任天台知县,为晋陵(今江苏常州)人。难怪他看到丁大荣的字,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两位同为晋陵人,时隔三百多年之后,却同在异乡天台任知县,这真是巧合。林人纪为褔建莆田人,时任天台教谕,教谕为主管地方教育的长官。其它三位同游着也均有功名。

    他们之所以刻下“隐吏”是因为他们都在朝中为官,而且都是地方上的小官,“吏”就是小官的意思,这是他们当时共同的身份。其实,这二字让人回味的倒是那个“隐”字,做一位官场上的隐者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许,这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隐逸文化是天台山文化中浓厚的一笔。天台山是一座神奇的山,在古人的心中,它远在天边,是那样的飘渺,让凡人无法到达。它是隐士乐思的净土,它总给隐士一些灵感,一些启迪,难怪有人说天台山盛产高僧大德。

    南北朝时期的顾欢隐居天台欢岙,开馆讲学,从此开启了天台山隐逸文化的序幕。之后的智顗、司马承祯、寒山、张伯端、白玉蟾等一批高人都选择天台山作为他们的隐居地,这方充满灵气的山水从不同角度给他们提供了灵感,从而成就了他们各自的理想,反过来他们的成就也丰厚了这方山水的文化。
    桐柏瀑布的上游是女梭溪,道教南宗的发祥地桐柏宫就在溪旁。唐代道士司马承祯隐居在桐柏山的玉霄峰三十多年,自号“天台白云子”。司马承祯博学多才,善书法,他攻篆书,自成一体,叫作“金剪刀书”。在他隐居天台山修行期间,武则天、唐睿宗和唐玄宗多次召司马承祯进京,向他请教阴阳术数及治国之事。
    唐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那次的召见留下“司马悔桥”和“司马悔山”两个地名。相传他骑马至栖霞乡一座桥畔时,心生悔意,下马回辔,又禁不住同行兄长的催劝,继续赶路,到了凤凰山麓,他再次停马。这一悔再悔的司马承祯,留恋的还是桐柏山的清静,“不践名利道,始觉尘土腥;不味稻粱食,始觉神骨清。”是他写下的诗句。
    三百多年之后的宋朝,桐柏山又来了一位隐士,张伯端筑庐于充满仙气的山中,潜心修炼,完成了《悟真篇》一书,由此开创了中国道教南宗。他修心讲学的桐柏宫也成为了道教南宗的祖庭。
    站在桐柏瀑布前的这几位地方小吏,也一定是知道司马承祯和张伯端的故事的,飞溅的瀑布,打湿了他们的长衫,他们感受到了在衙门中难以体会得到的那份洒脱。震耳的瀑布声,唤醒了他们对自然的向往之心。
    在天台为官的许多官吏,他们更象一位文人,也象一位隐士。隐吏,这个历史上特殊的人群,身在朝庭,心在自然。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12-6-12 17:03
又有更新了!
作者: 果果小盆友    时间: 2012-6-12 22:21
在天台

当个隐士还是不错的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6-13 19:03
天台山这个地方,道士喜欢,和尚喜欢,不道不僧的隐士也喜欢,总之就是容易让人不想过世俗烟火日子。哪天咱也去隐一把,团购。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7-14 10:31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7-14 10:33 编辑

[attach]157399[/attach]
(盖竹洞天 (宋)丁大荣 字在天台山石梁)

                                                  【拾肆】盖竹洞天

       一千六百前的天台山石梁,一位僧人独坐桥边。
      石梁是一座天生石桥,一道瀑布从桥下飞流直下,桥下是万丈深渊。月色下,入定的僧人,隐约听到桥头诵经鸣磬之声,睁眼之时,忽见桥西端有一石洞,洞门大开,平时狭窄的石梁也变得宽敞。僧人走过石梁,来到一处梵声缭绕的佳地,只见五百位罗汉或坐或卧,姿态各异,悠闲自在。一位罗汉对这位僧人说:“再过十年,你会到这里来的。”瞬间,眼前的景象消失了,石梁依然横在前面。这位僧人就是昙猷法师,他开启了天台山佛国的序幕。

       这个传说在东晋时就广为人知,天台山石梁也成为五百罗汉的栖息地。罗汉,又称应真,指僧人修行所达到的最高果位。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座前听法传经的五百名弟子,后来都修成正果,这就是五百罗汉的来源。石梁旁的下方广寺也成了五百罗汉总道场,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一书说:“佛言震旦天台山石桥方广圣寺,五百大罗汉居焉。”
      明天启元年(1621年),石梁西端立了一座铜殿,殿为重檐歇山顶,高四尺,宽二尺多,飞檐翘角,全铜打造。铜殿内有五百罗汉浮雕,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此殿为钦差不提督九门太监徐贵亲自负责铸造,殿的栏楹间镌:“皇明朝天启元年辛酉中秋吉旦,钦差提督九门太监徐贵等喜施助金殿,永远供奉天台胜境石梁桥首,清凉山后学沙门如壁募造。”左壁有“钦差分守金衢严道浙江布政司参政米成钟”和“钦差提督抽分兼管和道催儹浙直福江木料工部郎中杨师孔”题名,右壁还有许多的题名。昔日一年四季,无任是风雪之日,还是晴朗之时,中方广寺的僧人足穿草鞋,走到石梁西端的铜殿前进香,僧人们就以这种方式供奉着五百罗汉。现铜殿供于中方广寺内的应真阁。石梁旁有一方“栖真金界”摩崖,表明此处为五百罗汉的栖居地。
       中广寺旁有一山洞,称盖竹洞。此洞道家称之十九洞天,佛家以为五百罗汉栖身之所。道家的十九洞天,有多种说法,一说在台州黄岩县西,也说在临海南。唐代,司马承祯提出了“洞天福地”说法,洞天与福地,道家谓神仙所居之所,洞天为真仙所居,福地由真人治之。看来,此洞真的不同凡响,道佛两家都来赶热闹。
      嘉泰三年(1203年)夏日,天台县知事丁大荣游石梁,这不是他第一次游石梁了,石梁旁的伫真亭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建造的,那年夏季,天干旱,人们到石梁下的水潭旁祈雨,潭中出现异龟,祈雨成功,于是在此建伫真亭,石梁下的那水潭就称为“惠泽潭”,此事被记载在了宋之瑞所撰写的《伫真亭记》中。但石梁的盖竹洞丁大荣倒是第一次游访,一条幽静的山道将他引到了一个山洞前,洞并不大,两旁的修竹掩映着洞口,一股凉风迎面而来,在这署热的夏日,他感受到了一丝的清凉。
      那年的天台又逢干旱,当他从洞口走出,一场大雨忽然而至。雨落在山道,溪水慢慢涨了起来,洞前的丁大荣似乎看到了水流入了干裂的田地,看到了农夫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位知事冲出盖竹洞,雨淋湿了他的衣裳,他开怀大笑。
       在他心中,这场大雨是五百罗汉带给天台民众的甘露。渐渐地,雨停了,云层中透出一道霞光。在方广寺,丁大荣写下了“盖竹洞天”四字,作为对这场大雨的感激,也作为对栖息于石梁的五百罗汉的感谢。
      这四个字,丁大荣请人刻在了盖竹洞旁的山崖上。字为篆书,分二行,字径有一米多。款署:“大宋嘉泰壬戍五月,奉议郎知天台县事晋陵丁大荣书。”字为正书,旁又有字一行:“破上人重修。”八百多年过去了,每当人们看到这四个字,就会想起宋朝那个夏日的暴雨,铜殿中五百罗汉慈善的笑脸又在眼前浮现。


作者: 胡明刚    时间: 2012-7-14 10:44
闲云功劳大大的。
天台石梁镇中学后面路边石头上有“汉高詧隐居处”摩崖,不知道是谁写的。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7-15 09:46
胡明刚 发表于 2012-7-14 10:44
闲云功劳大大的。
天台石梁镇中学后面路边石头上有“汉高詧隐居处”摩崖,不知道是谁写的。

察岭的这方摩崖,各类志书都未记载,
字也没有落款,
从字体上看应是清末或民国初年的。
本系列,也有专门一篇介绍此摩崖。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7-15 22:32
天台洞天福地有好几个呀
作者: 爱嘟嘟    时间: 2012-7-21 14:45
天台山上的石梁的确是一块奇石,金溪与大兴坑汇聚在一起之后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7-26 15:04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7-26 15:07 编辑

[attach]159480[/attach]
(教源 (明)许光宇 字在天台山佛陇)

                                                                【拾伍】教源
       明万历二十九年的秋日,传灯法师在高明寺的灯下,开始了《天台山方外志》的撰写。在写到十三卷时,已是次年的春日了,窗外的梅花已绽放,写完摩崖“佛陇”一款时,心中萌发了去佛陇走走的想法,那是智者大师来天台山时的初修地。于是,搁下笔,走向佛陇。
    走在百松岭上,远远地看到有一位书生打扮的人在指堂所写的“佛陇”二字前观赏,之后,在这方摩崖上方的不远处,他开始凿字,叮当声在山岗上回荡。当传灯法师来到这位书生的面前,一眼认出他是城内的贡元许光宇。许光宇镌刻在路边岩壁上的是“教源”二字,四目相对,二人会意一笑,在他们心中,佛陇就是天台宗的教源。
     回到高明寺,传灯接着撰写,在“教源”一款下写了这样几句:“右二字,八分,在修禅寺前,明邑贡元许光宇书,虽无题名,余尝见其镌石。”
     佛陇为天台宗的教源,智者大师在此修禅,创建了佛教天台宗。之后,天台宗也流向了日本和韩国,国清寺也成为了日、韩天台宗的祖庭。
    唐朝的日本就有遣唐使入唐,最澄在读过鉴真和尚带入日本的天台宗经释之后,就向往着有一天能到天台山学习天台宗教义。804年的秋天,最澄终于来到了天台山,走在佛陇的那条山岗上,这是他心中的圣地,在智者大师说法处前,他虔诚地礼佛。之后,就在佛陇的修禅寺,跟随道邃和行满两位法师学习天台宗教义。
    面对这位来自东方的学僧,行满法师想起了智者大师当年所说的话,二百年之后,天台宗的教义必将传往东国。所以,他认定最澄就是这位传播者,八个月之后,最澄随遣唐使回国。临行时,行满与诗相赠:“异域乡音别,观心法性同。东来求半偈,去罢悟真空。”在最澄回国的行囊中,除了大量的佛经之外,在他随身的布袋中,还有一包茶籽,那是天台山云雾茶的种子。在修禅寺,在他喝完道邃法师那盏云雾茶时,那股清香就一直缭绕在他在天台山的八个月时间。
    在日本比睿山,最澄创建了日本天台宗,之后,以天台宗为中心的大乘佛教成为了日本佛教的主流。那包天台山云雾茶的茶籽,也在来年的早春在比睿山的山坡发芽了,当日本的另一位僧人荣西喝上比睿山的那盏云雾茶时,已是三百多年后的宋朝了。在喝完茶之后,他就登上去天台山的木船,在万年寺他以临济宗黄龙派虚庵怀敞为师领受临济心印。回国时,荣西不但带去了天台山《新章疏》六十卷,与最澄一样,他也带去了天台山的茶籽,与最澄不同的是他还带去了天台山的茶艺。在荣西心中,茶能养生延寿,也是修禅的妙品。他的《吃茶养生记》一书,兴起了日本的饮茶之风,荣西也有“茶神”之名誉。为学教义而来天台山的最澄和荣西,无意间在日本,将天台山的这盏茶泡得如此的醇香。
    在义天将天台宗教义带回韩国,并在韩国创建天台宗之前,中韩僧人就有过一场佛经相互交流的历史。国清寺前原有新罗园,为新罗僧人悟空所建,那是韩国僧人来天台山学佛时所居住的地方。在唐之前,天台宗的教籍就由僧人带回韩国,在唐会昌法难之后,天台宗教籍大量毁散,宋建隆二年(961年)十月,韩国僧人谛观护送天台宗教典至天台山,由羲寂法师接受这批教典,天台宗的复兴,这批久佚复得的教典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义天入宋的时间为元丰八年(1085年),在宋的十四个月中,他与众多名僧讨论法要,拜谒智者大师之塔。回国时,带去了一千余卷释典经书,在回韩十一年之后,他创建了高丽国清寺,并任主持,诸宗大德都来听他讲解止观学说。
    佛陇上的“教源”二字,不但说出了天台宗的发源地,也说出了日、韩天台宗的源头,其实,世界各地所传播的天台宗,都源自这条佛陇。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12-7-26 16:41
这次考察成果丰硕啊,一下子找出这么多。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7-27 02:09
台宗最风光的时候就是天台最风光的时候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12-7-30 09:28
和尚道士风光的时候,却是百姓苦难的时候。
传灯的中兴,所兴的是教,对于佛学却无多创见。

作者: 燕燕    时间: 2012-8-7 09:59
久闻闲人大名,进来拜读。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8-9 09:34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8-9 09:43 编辑

[attach]160343[/attach]

秀甲台山  (清) 韩世德  字在天台山琼台)

[attach]160344[/attach]
  ( 台岳奇观  (清) 王之坦  字在天台山琼台)


                                                                【拾陆】秀甲台山
   
   
琼台的魅力不但在于它的奇峰危崖,更在于白云缭绕间的那丝仙气。唐朝方士柳泌有一首题为《琼台》的诗,恰好表达了他对琼台这份仙气的感受,“崖壁盘空山路回,白云行尽见琼台。洞门黯黯阴云闭,金阙曈曈日殿开。”
柳泌(?——806年)曾任台州刺史,他不但善诗,也通道。他谋得刺史一职,是因为他有寻得仙丹的方法,在他眼中,天台山就是生长仙草的地方。唐宪宗相信通过服用丹药,就可以长生不老,于是方士柳泌就来到了天台山,为唐宪宗寻找仙丹妙药。
柳泌任台州刺史时,并没有到台州府衙门上任,而是直奔天台桐柏山,在福圣观东北的丹霞洞筑居,采药炼丹,他将其住宅名命为紫霄山居,山居“多灵葩翠茎,修篁奇竹;又有曲池环沼,药室丹炉。”这是《天台山全志》中的描述。他在山居中还写下了《玉清行》一诗,并将诗刻于桐柏瀑布的流水岩上,瀑布水就从诗句上流过。
在台州任职期间,他不但让山民上山采药,自己也时常登琼台,寻找仙药。所以,琼台的山道他十分地熟识,通往琼台仙人座的路非常窄狭,两面又是绝壁,琼台岗横卧如骆驼,在驼峰之处,有一块山岩,矗立于路前,十分的显眼。空白的山岩,似乎少了点什么,柳泌深知这是题字的佳处,他将《琼台》的诗句,刻于这块山岩的左侧。
之后,许多的文人墨客,也都学着柳泌,将自已的诗句和赞词刻于这块山岩,此山岩就被称为了题字岩。这块并不大的山岩,似乎成为他们赞美琼台景色的公告栏,但山岩必竟太小了,它装不下那么多人的感受,有一天,题字岩上终于拥挤得无隙可容了。后人只能凿去旧迹,留得一丝空间,能将自己的文字刻上去,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字也会被后人的字所覆盖。
这块题字岩终成为了凿字岩。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块山岩上文字重重迭迭,斑驳陆离,多已无法成句。柳泌的《琼台》诗句,在清雍正二年(1724年)被韩世德凿去,刻上了他的“秀甲台山”四字,只是韩世德凿得马虎,旧迹中的“洞门”二字还隐约可辨。韩世德也曾任台州刺史,与柳泌同为台州的官员,只是一个在唐朝,一个在清代,相隔了900多年。因落款不清,也有人认为“秀甲台山”四字为明朝的王季重所刻,因为在《游天台山记》中,他评判琼台双阙为台山第一。
    柳泌的诗已无法看见了,借助光绪《台州府志》的描述,我们还能感受到当年的风貌,书中记载:“柳泌琼台诗刻,右刻高三尺八寸,广二尺八。分六行,正书,摩崖径四寸,首行题琼台二字,次行惣仙刺史柳泌六字,七绝一首,前三行八字,末行四字,无年月。”
这块山岩的正面,斑驳的文字间,只有“台岳奇观”四字,还可辨,落款处为“雍正玖年钱塘王之坦题。”这位叫王之坦的杭州人也是一位附庸风雅之士,当年他究竟凿去了谁的题字,已无法知道了。从其余的字中,断断续续,依稀还能认出:“唐元和十四年岁在己亥九月中书甲子之期,”其后字已不可辨认。这块山岩的顶部还有一块小山岩,上面也刻满文字,只是无法辨认了。
在这块山岩左边不远的山崖上,有另一方摩崖,“蓬莱仙境”四字倒是十分的舒展,字径也大,落款已模糊不清。或许,这位清代文人看到了凿字岩的热闹,他选择了另一块山崖,刻完这四个字,他内心一定十分的舒坦,他为这四个字找到了宽大的空间。
从柳泌开始,琼台岗上,时不时的就会响起叮叮当当的打石声。这是凿字声还是刻字声,人们都无法辨得清了。细细想来,从“秀甲台山”到“台岳奇观”,再到旁边的“蓬莱仙境”都是一些陈词滥调。还是柳泌的那首《琼台》倒有几份仙气,暗合了琼台的神韵。

作者: 燕燕    时间: 2012-8-20 17:05
写这个要查阅多少资料考证啊,浩大的工程。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8-20 22:22
忽忽,凿前人之字而刻己字,这帮人真是人品大大有问题。一个清朝的知府盖了人家唐朝的前辈,竟然心安理得。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8-21 17:11
话说回来,如今“盛世”,连去山上凿字装风雅的人都没有了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12-8-21 20:09
abracadabra 发表于 2012-8-21 17:11
话说回来,如今“盛世”,连去山上凿字装风雅的人都没有了

听说天台还是有很多名人喜欢去高明寺石头上刻字流传千古的,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8-21 21:42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8-21 21:44 编辑

to 燕燕 :查查史料,现场访碑,都有一种乐趣。
to ab: 当下已不将凿字视为一种风雅了。
to 香帅:49年后天台山的摩崖石刻已断了。近年出现了一些新的摩崖,大致分为二种,其一是集先人之字,如龙山和琼台,这太假了,另一种就是现人所书,如高明寺,私下认为还是后一种可取,尽管不一定每一方摩崖都好,但至少是真的,实际,郑秉昌那方还是不错的。
作者: xyq12345    时间: 2012-8-21 22:02
abracadabra 发表于 2012-8-21 17:11
话说回来,如今“盛世”,连去山上凿字装风雅的人都没有了

我想附庸风雅,去山上凿字,可惜字太差,这样,AB去写几个字,我到山上找石头(注:不是陈松涛这块石头)去凿。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12-8-23 10:12
应该把摩崖当作一种荣誉,谁对本地文化事业有贡献就有资格,不能比谁字写得好就往上挂,这样才能激励天台优秀灿烂的文化传播。

按这逻辑,闲云赶紧练字,赶紧踅摸个好位置,要求光照少的山阴之地,早日留一笔。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8-23 17:59
褚留香 发表于 2012-8-23 10:12
应该把摩崖当作一种荣誉,谁对本地文化事业有贡献就有资格,不能比谁字写得好就往上挂,这样才能激励天台优 ...

避免挨骂,还是猫在家里,喝茶吧。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8-25 15:06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8-25 15:08 编辑

[attach]161724[/attach]
     (  金溪 (清) 远鹤  字在天台山石梁)

[attach]161725[/attach]
    (   瞻风 (明)佚名 字在天台山石梁)

                                         【拾柒】金溪
      “每因流水想天台”是民国文人郁达夫游天台山后的感慨。在他的《南游日记》中,处处流露出他对于这方山水的流恋。
       山溪最能显示天台山溪流的神韵,清齐召南认为:“两山之间必有水,台山则以溪流争奇,瀑布龙湫,眩目惊心。”山谷中的溪流总是充满野性,平时,溪水淙淙,总是那样的斯文,清澈的溪水可见光滑的溪石,几尾小鱼悠哉游哉地游于水中,阳光照耀下的溪水五彩纷呈,与鱼儿的花纹相辉映。溪边的那丛野花开了,风儿吹过,花瓣落入溪中,随溪水飘向远处,时而有小鱼追逐着落花。
      一场春雨下过,溪水一改平常的温驯,咆哮着冲向前方,岸边的那些野花杂草也被冲走了,混沌的溪水中早已不见鱼儿的踪影,大概早已躲进了溪石之间了。好在这样的时光不长,雨停之后,山谷更加的翠绿与清新,溪水也渐渐地清澈起来了。山溪多有落差,那些大大小小的瀑布就成为溪流的华采乐章。
    金溪就是众多山溪中的其中一条。它位于石梁上游,与大兴坑在石梁不远处汇合,然后从石梁下流过,这就有了石梁瀑布的奇观。当年郁达夫来到石梁时就被它的美景所迷住了,在他的《南游日记》有这样几句来描述金溪旁的景色,他站在瀑布下,望着上方金溪,“这瀑布与石梁的上面,远远还看得见几条溪流,一簇远山,与半角的天光;在瀑布石梁及溪流的两旁,尽是些青青的竹,红绿的树,以及黄的墙头。”郁达夫看到的黄的墙头,是方广寺。在石梁的这条山谷中,竟然座落着三座寺院,瀑布之上为上方广寺,瀑布旁边是中方广寺,寺建在昙花亭旧址,瀑布之下为下方广寺,为五百罗汉根本道场。金溪就从这三座寺院前流过,沐浴着佛家的晨钟暮鼓,金溪的流水声合着寺院中传出的诵经声。佛光照耀下的山溪,以金溪为名,这道金色是如此的迷人。
       上方广寺已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毁于一场火灾,原寺院前的岩壁上,镌刻着的“金溪”二字还在,字写得朴实,落款为:“乾隆甲戍年,囗斋鹤书。”清《天台山方外志要》载:“金溪,二字,方广寺前,僧远鹤书。”远鹤为清方广寺僧人,金溪就是他每天都要走过的小溪,在他心中,金溪就是一条佛溪,他怀着敬畏的心情,写下了“金溪”二字。
      有溪就有桥,中方广寺前就有一座石拱桥,名瞻风桥。坐在瞻风桥上,望着前方的石梁,远山近景,都是眼中的一幅画。上方广寺前原来也有一亭,亭就叫瞻风亭,僧人就在亭中听着金溪的流水声,望着晚霞中的金溪,披着一道金光。
      在“金溪”旁边,有另一方摩崖,镌“瞻风”二字,字为八分,当年的瞻风亭就在金溪旁。只是瞻风二字没有落款,据《天台山方外志》记载:字“在石桥瞻风亭侧,不知何人所书。”此书成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一般认为此摩崖为明代所书。
     “四山滴翠环初地,一路听泉到上方。”是上方广寺的一幅楹联,为清武进士朱伦瀚所拟。楹联写出了金溪丽谷的神韵,民国年间的郁达夫,就是在清山绿水中,听着泉水声来到上方广寺的,坐在瞻风亭上,看到“金溪”二字时,“每因流水想天台” 的感慨,在这一瞬间就已萌发了。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9-17 09:32
[attach]163483[/attach]
(龙潭 (民国)胡庆荣 字在天台山百丈坑)
【拾捌】龙潭
    唐朝画家崔山人在游天台山之后,画了一幅百丈崖瀑布的山水画,诗人李白在听说了此画之后,极想得到它,于是,他写了一首诗《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叫崔山人别把画藏起来,送给他好了,那样他就不用老想着去登天台山了。诗的前六句描写了画中百丈崖瀑布的美姿,“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但见瀑泉落,如潈云汉来。”接下来是画中的景色:“问君写真图,岛屿备萦回。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最后表达了他求画的目的,“幽缄倘相传,何必向天台。”
据《天台山方外志要》载:“百丈岩,在天台县西北二十五里崇道观西北,与琼台相望,峭险束隘,四山墙立,下有龙湫,既百丈坑也。” 诗中的景致现在依然在百丈崖,百丈瀑布从唐朝的诗句中一直流到现在,瀑布下的那潭碧水依然是画中那丝清幽。
崔山人的画没能保存到今天,但李白的诗却吟颂至今,原想从画中感受一下百丈崖瀑布的李白,在看到此画之后,却有了直欲天台去的冲动。当李白沿着百丈坑而上,来到百丈瀑布前时,崔山人画中的胜景活龙活现于眼前。
百丈坑崖壁之上的琼台,让李白更为激动,站在琼台上,听着百丈崖瀑布的声音,脚下的百丈坑是云雾缭绕,真是人间仙境,诗人发出了“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感叹。在他的《琼台》诗中,有四句是对百丈坑的描述:“碧玉连环八面山,山中亦有行人路。青衣约我游琼台,琪木花芳九叶开。”诗中的景致也就是崔山人画的美景,李白的这首诗似乎在回应着崔山人的那幅画。
诗中的青衣究竟是哪位仙人,后人不能明确,但天台山的确有一位仙人是李白的友人,那就是桐柏宫的道士司马承祯,他是李白的仙宗十友之一。唐开元年间,在江陵,李白曾与司马承祯相遇,交谈中,两人都提到了天台山,一位是从画中感受到天台山仙景的诗人,另一位则是生活在仙景中的道士,两人感到有缘,于是,相互仰慕相约同游天台山。这种事记载在清戚学标的《台州外书》。
司马承祯就修道于琼台旁的桐柏宫中,鹤发童颜的司马承祯是一位高道,也是一位有声望的书画家。当李白来到桐柏宫时,司马承祯是否静候在道观之中,二位高人是否有过会晤,我们不曾知道,但司马承祯用三种字体所写的《道德经》石幢,李白一定是欣赏到了的。
一千二百年之后的民国年间,时任天台县县长的胡庆荣在一个秋日的月夜,读到了李白的这首《琼台》,次日,他也来到了百丈坑,来寻找诗人所描绘的那番美景。沿山坑而上数里,终于看到了百丈瀑布,龙潭那一泓碧水,让他与诗人有了相同的感慨,他写下了“龙潭”二字。之后,请人刻在了百丈坑的龙潭旁,字落款为:“绍兴胡庆荣”。现在,在百丈坑我们还能看到这二字的摩崖,字清秀而有仙气。
现在的百丈坑有了另一个充满诗意的名称,那就是琼台仙谷。坑还是那条坑,潭还是那个潭,画家与诗人的所有感慨都浓缩在了眼前这“龙潭”二字中了。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12-9-25 18:08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9-25 18:09 编辑






[attach]163898[/attach]

大观 (明) 石锡纶  字在天台山石梁)

                                               【拾玖】大观
     在不同人的心中,石梁飞瀑会有不同的风韵。那么多的文人墨客,面对大自然的杰作,感慨万端。诗人的诗句,画家的笔墨,都表达着共同的赞叹。留下诗句的有僧人,也有文人,从唐朝的僧人拾得到宋朝的文人贾似道。从明画家沈周、清代的石涛到现代画家张大千也都有石梁的画作。
     在石梁的各个角落,还散落着三十多方的摩崖,它们或已漶漫,而不可辨,或已久远,而不可寻觅,只留在志书那张发黄了的故纸中。好在大多还是那么的清晰,它们是不同时期的书家们所留下的真情实感。岁月间,它们与风雨相抗,不愿让书家的情感消失,它们也知道总会有新人不停地加入到这场赞叹之中。
    熊枯的“飞梁悬瀑”写于明万历年间,此后不断有新的摩崖出现在石梁,到民国年间,康有为的“石梁飞瀑”,在这近五百年的时间里,这二方摩崖倒是朴素直白,其余的大多是华丽的辞藻。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春日,石锡纶来到了石梁,一场大雨刚过,金溪的水暴涨,溪水穿过石梁,直泻而下,咆哮如雷。站在远处的石锡纶被眼前的气势所打动,这真是自然界的大观,一个朴实的“大”字,传达出他所有的感慨。我们现在看到的“大观”二字的摩崖,就是石锡纶当年的感受。从现存的摩崖来看,字的落款为:“甲申春,芝南石锡纶题。”但光绪《台州府志》载:“款署甲申春,芝南石纶题”这其中的名字有一字之差,之后,人们都称此摩崖为石纶书,至于石锡纶的真实身份我们不得而知。
     石锡纶眼中的大观,在旅行家徐霞客心中则是另一种景观。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也是一个春日,徐霞客初游石梁时,金溪的水平缓得很,一帘瀑布挂在石梁之下,白如雪霜。于是,在他的《游天台山日记中》留下了这样几句话:“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这种飞瀑喷雪的感受在另一位游人心中得到了共鸣,“喷雪飞云”四字摩崖至今留在石梁旁的岩壁上,落款的时间,我们还能认出,那是光绪四年十一月,只是姓名已漶漫而不可读了。在这位不知名的游人心中,眼前的瀑布洁白如喷雪,又如飞云般飘渺。与此相同的还有一方 写于清光绪十年二月的“流雪昙花”四字,只是摩崖落款处的姓名已模糊不清了。
      曹文晦在命名“天台山十景”时,石梁景色自然选在其中,他用的景名就是“石桥雪瀑”,瀑布之水如飞雪的感受,在诗中又一次出现。在天台,人们将瀑布称为孝幕瀑,因为瀑布远望如同一块白布挂在眼前。石梁旁的岩壁上恰好有“寿布”二字的摩崖,字为清末邑人袁子羽所书,这儿的寿布指的就是孝幕,以此来形容石梁瀑布倒是有十足的天台味。
      冬日的石梁会是另一番风采。雪落下来了,掩盖了石梁的桥面,四周的树林也披上了银装。天气的寒冷,溪水也结了冰,此时,石梁飞瀑出现了另一种奇观,平日流动的瀑布凝固成了巨大的冰瀑,远远望去如一块白布挂在前面,这一景观不常见。晚清文人魏源在一个雨后观赏石梁景色,已是感慨万端了,但旁边的一位僧人的一句“雨瀑月瀑那如冰瀑妙”让他对石梁冰瀑充满了好奇。在他的《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中对冰瀑作了如此的想象“破玉裂琼凝不流,黑光中线空明窈。层冰积压忽一摧,天崩地坼空晴昊。前冰已裂后冰乘,一日玉山百颓倒。”
      不同季节的石梁瀑布会有不同的风姿,恰恰是这种千姿百态,才显它的魅力。清光绪年间,郡守陈璚访石梁时,他题写了“神龙掉尾”四字,以表达石梁的变化莫测,字为草书。此事在杨葆光的《天台游记》中有所记载,因为那天他是同游者。
在大兴坑与金溪汇集处的岩壁上,这五方摩崖一字排开,最右边的是“大观”,然后是“喷雪飞云”、 “寿布”、 “流雪昙花”到最左边的“神龙掉尾”。
      据明传灯法师《天台山方外志》记载,石梁有晋江王一俊行书“石梁”、 主簿王榭的行书“星桥胜概”,只是现已不可寻觅。现我们还能看到的摩崖还有民国年期陈兴亚的“胜境胜景”,还有“山林美境”、“石梁仙境”等。
      在众多文人眼中,石梁瀑布是一种大观。石梁周围文人们所留下众多的摩崖,无意间成为了另一种书法上的大观。


作者: 了0    时间: 2012-9-26 09:09
学习了哈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www.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