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郑鸣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在天中的日子(连载,更新了)

[复制链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12:44: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六柳 于 2007-12-6 09:44 发表


一说,好像还真有这样的事情,只是大蒜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





回乃斌

你还有几本笔记和几十封给徐同学的情书在我这里。文中所录,全是原话。不过,笔记本里,

你把“蠢材”写成“蠢才”,“过奖”写作“过讲”。
13#
发表于 2007-12-6 12:26:17 | 只看该作者
原来背后有那么多故事。
12#
发表于 2007-12-6 11:53:30 | 只看该作者
等啊等啊等啊,等的是那么的心急,借大蒜的文章为自己高中的记忆暖笼记。
11#
发表于 2007-12-6 11:27:34 | 只看该作者
这哪里是村长,简直就是旧社会的地主吗,哈,地主儿都横的。
10#
发表于 2007-12-6 09:44: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郑鸣谦 于 2007-12-6 00:30 发表
后来,他与无聊君袁乃斌坐在一起,两人臭味相投,经常你一言,我一语,在笔记本上互相驳难。譬如两人曾就“天才——蠢材”这一问题,作了如下笔战:
无聊君说:“上‘天才’乃无聊君所写,而‘蠢材’为二水心人所作,故,可知‘天才’乃吾也!哈!‘蠢材’乃海军也!哈!”
二水心人回敬道:“实,上‘天才’二字真出无聊君之手。‘蠢材’二字出于吾之手。其实这些是说别人的,如骂别人,你可以如此想象。”
“不错也!吾真可谓‘蠢材’也,竟不知二水心人乃真‘天才’!——‘天生的蠢材’是也。”
“真正不错,‘天才’变‘蠢材’,还‘天生的’竟不知无聊君小学、初中在哪儿就读,破折号竟用的如此‘准确’,佩服,佩服!”
“过奖,过奖,受人如此吹捧,实有飘然之感。……”
……


一说,好像还真有这样的事情,只是大蒜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
9#
发表于 2007-12-6 09:38:4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
8#
发表于 2007-12-6 09:35:56 | 只看该作者
啊,偶那美丽可爱的茅老师啊,
7#
发表于 2007-12-6 09:17:2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有楼主类似的经历,但相比而言要好很多。
小学四年级以前,我是班中最大派系的“头儿”;四年级后,我幼时最好的朋友从外地转学回天台,刚好又同班,那时天台比较闭塞,人很喜欢欺生。我维护朋友,自然也得罪了以前的玩伴。
高二高三,班主任比较“敛金”,举两例子。一是“他会用我们的班会费给自己买一只一百来元的计算器,说是要给我们算班会费及考试成绩用的”二是“一次,他同某同学如此说”你爸爸在广州做生意,天台没有某某东西,听说广州有,叫你爸爸给我带一个。”师所好,生所知,于是班上至少有一大半同学送礼物给班主任。班上同学如果没送礼给他的,成绩还好的也就算了,成绩不行的就冷讽热刺了。班主任也曾暗示我给他些好处,我那时很清高,不想也不宵送礼给他。师傅因为不肯送礼物给班主任,班主任对我很不满。但碍于我有亲友在学校,加上自己的语文成绩不错,作为语文老师的他没把我怎么样。只在高考时,是偶然巧合吧,我的位置前是另一班读书最差的人,后是我们班读书最差的之一。两人前后夹击要我给他们答案,本身自己水平也不怎么样,加上这么一折腾,考得是不理想了。而有几个平时成绩和我差不多和班主任关系好的,居然有人被排到高手前后后来上了杭大农大,后来毕业时混了浙江大学的毕业证书。还未踏入社会,就看到阴暗面。
即使等大学毕业后,大家聚在一起,又谈起了高中生活,无不对这个所谓“师表”深恶痛绝。只祈祷现在“师表”现在真正成了师表,不要再为难学生了。
6#
发表于 2007-12-6 07:53:12 | 只看该作者
可怜的大蒜,可怜的大蒜妈妈

这老师太可恶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0:30:05 | 只看该作者
3,我与美女无缘(1)



茅是我高二班主任,那时据说是校师花,暗恋她者自然不少,即学生中也有在周记里向她表白的。但在我看来,她除了有些丰腴,有些虚荣地高傲外,着实没甚突出。

她大抵反对早恋,班里前后桌男女稍微有些亲近,她就想法子把他们调开。她还拿自己举例子,高中时有男生给她写信,她瞅也没瞅,便将信件悉数退回,大学毕业后,他们再次相遇,在湖边逛了几圈,然后愉快地分手。我不清楚,她说这事是何意味,是庆幸自己理智呢,或在暗示早恋真不算什么?总之,她后来是嫁了个“有钱”的主。有一回,我们去看她,说及爱人,她满脸幸福。问他在干什么,她说:“他啊,就爱玩,每天忙着打游戏。”

她讲课时,常微侧着身子,眼神略往上斜,嘴唇一歪,拉出一抹神秘地微笑。她教历史,犹如一只动听地鹦鹉,转述着陈腐的说教,但已不能勾起我的兴趣,于是我便偷看起《资治通鉴》。同桌二水心人胡海军,原是她高一学生,他大概心同于我,这时也伏在桌上,在纸上涂涂写写,做起文人的清梦。后来,他与无聊君袁乃斌坐在一起,两人臭味相投,经常你一言,我一语,在笔记本上互相驳难。譬如两人曾就“天才——蠢材”这一问题,作了如下笔战:
无聊君说:“上‘天才’乃无聊君所写,而‘蠢材’为二水心人所作,故,可知‘天才’乃吾也!哈!‘蠢材’乃海军也!哈!”
二水心人回敬道:“实,上‘天才’二字真出无聊君之手。‘蠢材’二字出于吾之手。其实这些是说别人的,如骂别人,你可以如此想象。”
“不错也!吾真可谓‘蠢材’也,竟不知二水心人乃真‘天才’!——‘天生的蠢材’是也。”
“真正不错,‘天才’变‘蠢材’,还‘天生的’竟不知无聊君小学、初中在哪儿就读,破折号竟用的如此‘准确’,佩服,佩服!”
“过奖,过奖,受人如此吹捧,实有飘然之感。……”
……
我对此殊乏情致,二水心人只能自得其乐,但在茅的眼里,却不这么认为。她不声不响地走过来,抽走了我的《资治通鉴》,并瞪了二水心人一眼。课后,她找我谈话,怪我把同桌带坏了。“他又不是小孩。”我顶了句。茅的脸色顿时泛青,甩下一句:“你回去好好反省。书,期末后自己来办公室取。”

我知道她对我素有偏见,这缘于高二开学时的一次大扫除。茅原来带高一(6)班,我在高一(3)班。高二,我被分到文一班,她正好是我班主任。她按例以成绩来任免班干部,惟有卫生委员分给了她老六班的学生许照杰。许一身痞气,却很会溜须拍马,所以颇受茅的重用。学校将图书馆底楼的清洁任务分给我班,那天我从二楼阅览室看完书下来,许对我颐指气使,要我干这干哪。我不是班干,也没轮到值日,如果许某态度好些,我想我会帮忙。但现在,我只有苦笑,自嘲着摇摇头,径直朝大门走去。许某大概觉得威信受损,抢过身来,朝我胸口就是一拳。我随手抄起扫把反击,却被同学扯住。这时,茅正过来检查,看到我想打人的样子,也不问是非经过,将我好一顿批评,却不管仍在漫骂不休的许某。

倘是初中,我大概会以牙还牙,非揍回一顿不可。但想起初中三年被人孤立的滋味,终于放弃了。当时乡下流行帮派,小学生比较简单,谁成绩好,他们就听谁。初中生则论势力,在农村主要体现在三方:一是你所在村子的人数多少;其次,在这个村子里,你家的地位如何;第三,你自身是否够狠、够坏;如果你具备这三点,成绩还不错,你不想当头头也很难。我小学是学生头,到了初中,成绩也优秀,但因是小村子人,自然成不了头目。不但如此,那些大村人还让我臣服于他们。这是我不能忍受的。于是,他们常成群结队,拦路恐吓、欺凌我,我则小心应付,始终没挨过一拳。有一回把我惹急了,我拿刀砍他们。后来在班主任的警告下,他们立誓不再惹我。我也为此付出不少代价,比如这三年间我没当选过一次班干,也没得过诸如三好生之类的奖状,总之,我被他们孤立起来了,也因此获得“该生桀骜,有大才,以自我为中心,不善团结同学”的毕业评语。

这评语,茅大概也看过,于是在她眼里,我自然不是好学生,至少是不听话的学生。上课看课外书,便是极好的罪证。到了这月末,我回家领生活费。母亲对我有些失望,我不知究竟,问了好久,她才告诉我,前几天茅给她写了封信,要她去趟天中。母亲去了,就在老教学楼高二年级组,茅大声和我母亲说话,她把我贬得一文不值,末了还很肯定的定论了我之人生——“他啊,不会有什么前途。你不如领回去,免得糟蹋学费。”以前母亲来学校,总不忘和我说几句闲话,嘘寒问暖一番,这回她是悄悄地走了,禽着泪。我说:“这是她的偏见,你怎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呢?”母亲没有回答,只拿眼神看我。从她眼里,我读出许多不曾经验地复杂的意味,总之,她对我有些不信任了。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7-12-6 13:05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3 23:22 , Processed in 1.07044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