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915|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县关工委牵头组织“把天台176名烈士移到网上,让烈士精神彪炳千秋”活动正在展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5: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适逢建军80周年、77卢沟桥事变70周年、南京大屠杀70周年之际,由天台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牵头,汇同县民政、党史等部门发起“将天台176名烈士移到网上,让烈士精神彪炳千秋”的大型公益活动正在展开。

      近一个世纪以来,这许许多多优秀的天台儿女,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家乡,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他们本该绚烂的生命。这是天台人民的楷模与骄傲,我们应该永远的记住他们,让其精神永垂不朽。

      然而,我们能记住的却有多少?每年清明节期间,县关工委、教育局,以及其他许多部门都会组织开展祭扫先烈的活动,但我们的心中却有多少关于烈士们的记忆。天台的散文家陆蠡、第一任县委书记石瑞芳、抗日县委书记齐德夫、桐柏暴动总指挥杨敬燮等等我们知道多少?更多的是那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默默奉献,牺牲后没留下点滴东西,我们甚至不清楚他们是出生在天台的哪个地方。再讲近些,就在改革开放的近几年。那些为保卫国家人民财产不受损失,见义勇为而牺牲的如:救火英雄张爱月两姐妹、雷峰乡的崔金玉、见义勇为的大学生陈邦清、保护国家财产安全的蒋定银、张先进、卢用掌等,以及前几年因救人牺牲的丁旗小朋友,这些我们又记得多少?我们歉愧他们的太多太多。

     因此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烈士在网上建立纪念馆更显得犹为的重要。这次由关工委牵头,通过民政、党史等部门的资料提供,并得到“天台祭网”这个专业的本土祭祀网站的大力支持,将为烈士们在网上安一个家,让其精神渊源流长、永垂不朽!

     在烈士资料的搜集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问题,主要是由于历史时代的原因,绝大多数烈士并没有照片留下来。而民政部门也没有多少资料保存着,只有一本简单的花名册。我们通过党史办以及其他途径走访搜集到了一些烈士的资料,但非常的有限。

     这时候我们想到了后司街网站,希望借助你们的知名度与人气,关键是知道后司街网站有一批非常热心的网友,特别是看到前段时间你们为抗日老兵所做的心里很受感动。我们希望后司街能够帮助发动广大网友,一起为“把烈士移到网上”的活动提供线索和资料,并提些建议。

     我陆续把关于烈士纪念馆的构架、式样以及前期搜集到的资料包括今后逐渐建成的纪念馆网址贴到论坛上,请大家一起来补充指正。另请版主帮忙置个顶,谢谢。


[ 本帖最后由 shasha6608 于 2007-7-19 15:15 编辑 ]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8: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工委主要是我县一些老领导献义务的组织,实在是感觉事情挺好,但没有部门愿意去牵头,所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8: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齐德夫烈士资料

      齐德夫(1904~1938),又名仁孝,曾化名李德夫、李达夫、钱非德、齐道甫。天台县城人。1919年入天台中学校读书,受“五四”运动和先进思想影响,常与同学去集市、船埠宣传反帝爱国道理,查检日货。1922年旧制中学(4年)第6届毕业,任教于城一小学、赤华女校。192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小学教师为掩护,深入到南山石塘徐、杜潭等地,在筏工中宣传,发展党员,建立支部,任支部书记。1929年初,去前洋潘、官司塘等地发动群众,领导小西区农民减租斗争。1930年,桐柏暴动失败,在白色恐怖笼罩下,他千方百计寻找组织、保持联系。1932年6月,中共天台县委恢复,他任书记后,着手整顿党的组织。开除投机分子。他与党员骨干一起深入农村,恢复基层党支部,吸收进步青年入党。还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减租抗税斗争。由于反动势力猖狂反扑,他于12月避往上海。1933年初,化名钱非德,打入上海闸北保安队第一团第一中队任文书。在发动士兵闹饷斗争后,因共产党嫌疑被追捕。他离沪,隐避杭州。翌年回沪搞工运,并参与组织“五一”节大游行。抗战爆发后,回天台任中共台州临时工委委员、中共天台县工作委员会书记。1938年5月,中共天台县委成立,他任书记。积极发展党组织,建立起城区委、东区委、西区委、西分区委,南区中心支部和县委直属个支部,党员发展到200多人。还向宁海、临海等邻县发展党的组织。同时,他还兼任县抗日政治工作队干事长,领导政工队中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深入基层,组建埠头劳工工会、印刷工会、店员工会和妇女会,并帮助大公中学组织大公剧团,四出宣传,扩大抗日声势。同年10月24日,在下乡宣传后返城途中得急病,翌日,病情恶化,26日凌晨逝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8: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汤圣贤资料

  汤圣贤(1926一1949),又名方野。县城人。少年时学习勤奋,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思想。民国31年(1942),他以全省高中毕业会考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保送到中央政治学校(后改称中央政治大学)培养。在校积极参加以反内战为主的民主运动,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民国36年,政大毕业后,拒绝国民党高官厚禄的引诱,潜赴东北寻找革命队伍。翌年夏,与中共东北局接上关系,转中共华中局。华中局根据他的人事关系条件,指令他打入南京国民政府。经过一番周折,终于从国防部二厅获取重要机密材料。之后在组织的安排下离开南京,到中共浙东临时委员会驻地天台山工作。
  1949年初,中共浙东临委准备解放天台城,派他往县城了解敌情,策动内应。他搜集敌人在天台城内的军事、经济情报,潜回临委驻地,协助浙东纵队司令部拟订攻打天台城的作战方案。同年2月10日在攻打天台城时,他任突击队向导。不久,被任命为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第三支队副支队长。3月2日,游击队第二次攻打天台城时,他率领“坚强”部队英勇歼敌,不幸牺牲于东门城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8: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士芳和他的囚徒歌

      苛刑,世人不知道;包打听抓人,私刑逼供招;老虎凳,三上吊,电刑真难熬;马上来吊起,手脚全绑牢,鼻孔冷水浇,身上皮鞭敲;三翻四复,死去活来,真是无人道。难友弟兄们,大家要记牢,这都是狗官们逼我口供招!至死不承认,意志要坚牢;肉体受痛苦,精神永不挠;一朝翻身,杀尽贪官污吏把仇报。
      “人犯”,实在真可怜;关在号子里,不能见青天;肚中饥,身上寒,腰中又无钱;时常被打骂,不准回一言; 两碗“三子”饭,小菜无菜盐,晚上睡觉,臭虫白虱乱咬不能眠;父母常思望,妻儿难得见。这都是:难友们,大家不相联!快快团结起,一致要闹监;勇敢莫后退,奋斗要向前; 万众一心,冲出牢监,恢复自由权。
       梅士芳 (1905—1932),天台城关镇人。1921年赴沪考入浦东中学,翌年转文生氏英语专修学校读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国共合作时国民党天台县党部执行委员,进省党部的党务人员训练班学习。后转共青团浙江省委任司书。同年11月20日被捕,关入浙江陆军监狱,任地下党特支成员,组织难友学习政治和文化,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还作有几十首诗歌,在难友中传阅。1932年10月26日,因长期折磨成疾,惨死于南京中央军人监狱。堂弟梅含章收尸,葬于雨花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8: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范许盈烈士资料(党史办范许洋父亲)

    范许盈(1912-1939),字世禹,浙江省天台县西区人。幼年习武。1932年参加国民革命军。
    1930年7月毕业于天台县立中学新学制第6届。仍坚持练拳学艺,尤好医学。为人伉直而有节气,索性强毅不回,富有爱国心。1932年参加国民革命军。从事军医工作。先后转战奥、赣、湘、鄂、川、豫等6省,历经5载。1937年新婚4月,闻中日战争暴发,辄辞家返军参战。时以上尉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4师一等军医佐,随军驻安徽广德誓节渡。誓以保国为已任,致书其父云:“此次战役,炮火猛烈,儿在枪林弹雨之下,危迫殊尽,势在必死,设有不测,然为国而死,亦奇荣也”。并函其爱妻曰:“我以身许国,在此国难危重,全面抗战之时,凡是国民俱应为国家民族而奋斗。死于此时,虽死犹生。古人泰山鸿毛之辩,筹之熟矣。盖其慷慨明志,从容慕义,有若此云”。家书发出后,与日寇苦战三昼夜。敌寇多次咕话诱其缴械投首,亲率士卒坚守阵地并慷慨陈辞云:“为国难而死,泰山鸿毛之辩于此矣!”1939年11月在日机狂轰滥炸中壮烈牺牲,以身殉国,时年25岁。
   国民革命军第14师师长陈烈,在抗日阵亡烈士事略中称“如此节气我国人之荣也”。并发给恩饷两个月暨抚恤金以为安家,同年邑人许杰、陈世昌、曹侃、孙德中、张旗珍、丁任生、施云卿、范渠、丁学伦、陈学培、许镜明、朱幼谷等47名社会贤达,深感烈士见危致命之义举,为大昭激劝而壮懦夫之气,发起于5月1日假天台县立中学召开公悼大会。缅怀烈士事迹。由天台中学校长孙德中主祭,报告烈士死难经过及生平事略。由县长梁济康及曹天风、许竞明先后演说,然后由烈士家属致答词。公悼大会咸以“香花墨泪慰忠魂,敌忾同仇期后起”来教育后辈。2003年12月29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为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并发给烈士遗属范许洋《革命烈士范许盈》证明书。


[ 本帖最后由 shasha6608 于 2007-8-6 09:5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8: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不可阻挡的力量

  1353位天台男儿组成抗日志愿兵团血战沙场,无一生还——
  不可阻挡的力量
  在连绵的天台山衬托下,始丰溪畔的南门溪滩上,1000多名戎装战士一字排开,显示出不可阻挡的力量……在天台县爱国主义教育教材《抗战在天台》中,一张发黄的合影让人过眼难忘。
  合影记录着60多年前天台县志愿兵团出征的那一刻。今天,天台山依然巍峨,始丰溪依然东流,而那批奔赴抗日前线与日寇浴血奋战的天台儿女,都已在战斗中牺牲了。在天台县城南门外的一片空场地上,天台党史办的退休干部赵子廉告诉我们,就是在这里,1353位壮士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奔赴沙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天台人民的骄傲和光荣,也谱写了天台抗战史上最壮烈的一页。
  1939年夏天,日军攻入了浙江,玉环、温岭相继失守。7月,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在省第一次党代会上发出号召:“全浙江人民紧急动员起来,协助政府和军队,加紧动员民众参加军队作战,以武装保卫沿海……”
  根据这个指示,中共地下党领导张子敬、丁魁梅(刘英妻子)、齐德夫等积极向政府做工作。1939年8月下旬,天台县县长梁济康在他们的影响下,根据中共天台县委的意见制订了详细规划,商定征集兵员1290名,成立“天台县志愿兵团”。
  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政工队组织社训指导员、教练员、妇女宣传员,穿着草鞋上山下乡宣传。共产党员、政工队副队长齐树铭带头报名参加志愿团,天台县旋即掀起了志愿参军的热潮。
  原定参军人数1290名,结果自愿报名参军的青壮年男子达1714名。军政部第三十二补训处最后挑选了1353人,经短训后补充到各个缺员的部队。
  国难当头之时,天台热血青年踊跃报名的盛况,当时的报纸曾作连续报道。据记录,其中兄弟争服兵役、独子要求参军和书生投笔从戎的就有300多人,还有13名因伤退伍回乡的老兵重新参军。这股抗日救国的热潮,使天台获得了“浙江省抗日模范县”的称号。
  虽然这些天台男儿再也没能回到故乡,但他们却深深地镌刻在家乡人的心里。年逾六旬的王修坚当年曾送着小叔叔上战场,他还记得,志愿兵团出征前夕,群众纷纷到各个驻兵点慰问,送上猪肉、棉被和衣服等。1939年10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志愿兵出征大会在县城南门外的会场召开,霏霏秋雨中,志愿兵人人昂首阔步、精神抖擞。他们身上都带有两样东西——一块绣有“英勇杀敌”的手帕和绣着“恭候凯旋”的钱袋——那是战士的母亲和妻子用一针一线缝进了她们的大义大节和衷心期盼。
  是年10月22日凌晨,天台志愿兵团的抗日健儿们在晨曦中擎起旗帜,奔向了抗日前线。
  志愿兵团战士范许盈的儿子范许洋,现任天台县政协委员。当年,范许盈结婚才四个月就毅然告别妻子上了前线。后来,在安徽广德的一次战役中,担任军医的范许盈为抢救伤员遭日机轰炸英勇牺牲。范许洋拿出一张珍藏的报纸,满含着眼泪念了一段母亲张玉佩在范许盈烈士追悼会时的答词:“惟范许盈与未亡人结合甫数月,即以身许国。他誓在必死,引古人泰山鸿毛之喻、虽死犹生等语相告,今检遗书,不胜涕零……”范许洋激动地说:“父亲是怀着必死之心报国从军的,虽然我从未见过父亲一面,但我知道,他是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死得光荣,父亲那种精神始终鼓励着我。”
  在天台城外的三角坦,曾经树立过一块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碑型就像一把插向日寇的宝剑。这个纪念碑后来毁于动乱,天台县的一些老同志正在呼吁重建纪念碑。站在纪念碑的原址,王修坚老人鞠了三个躬,向为祖国献出青春和生命的前辈表达了深深的敬仰……
8#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8: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汤皋烈士资料

汤皋(1903~1932),原名东川,字虞卿,号若镜。天台南山下汤村人。自幼好学上进,为人谦和,品性刚正。深受“五四”新思潮影响,思想进步。平日常与乡友们说:“做人不能庸庸碌碌过一生,要为国家,为民族,为地方做点事业。”1922年考入天台中学校,1925年秋毕业。时值大革命高潮,他和胞兄汤超、挚友陈钟灵(克非)一起投考黄埔军官学校。黄埔四期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副、代理营长等职。在军中他治军有方,深得士兵爱戴和上司赏识。1931年2月,任国军第5军87师261旅521团1营(独立营)少校营副,驻军南京。1932年初,日军增兵寻衅,对上海闸北一带疯狂轰炸,并进击驻沪第十九军阵地,守军在各界人士声援下奋起抗击,爆发“一·二八”事变,战事吃紧。时张冶中率第五军开赴淞沪前线增援,并与第十九军组成第十九路军,担任吴淞防务。汤皋所在独立营营长正告假未归,他受命为代理营长,毅然告别新婚不到1年已有身孕的妻子,率部进驻战略要地上海济河口。在临阵出战时,他致书胞长兄舜仪,慷慨陈辞云:“迩来国难临头,时局倥惚,沪上军民群情激愤。我军驻地更在日寇虎视之下。弟身为军人,何可坐视!日来全军将士正枕戈待旦,誓与国土共存亡。人在国在,弟在阵地在!每思兄长教诲,弟意愈坚。与其坐视苟活锦归,无如马革裹尸还。为保我国土,虽一草一木亦不许寇仇蹂躏!况为国捐躯乃军人之天职。弟虽死,亦在所不辞也!”最后还在信上嘱托胞兄(嫂)将“所遗孤寡视为骨肉,扶养其成人,以成我辈未竟之大业。”其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报国之情,溢于言表,感人肺腑。同年3月1日,日军全线总攻,在10倍于已的侵略军面前,他沉着指挥,身先士卒,率领全营英勇冲杀。不幸于太仓茜营浏河口之役中壮烈殉国,时年29岁。上司追赠他为陆军团长。遣骨安放在广州市淞沪抗日烈士墓内。1985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8: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徐世翰烈士资料

徐世翰(1909~1944),天台南山杜岙村人。出身农家,家境清苦。童年时,就读于山头郑通德小学。1927年,考入天台县立初级中学附设师范训练班。他性格活跃,待人热情,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进步活动。1938年3月,由齐德夫等介绍参加CY(共青团)不久转为CP(共产党)。先后任天台中学党支部组织委员、负责人。暑假他深入群众发展组织,成立了山头郑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同时,又组成南区区委,任区委书记。同年8月被选为学生会委员,毕业后回南山。 不久与郑思可创办道南小学,作为中共天台党组织的活动据点和联络中转的隐蔽地。1930年,还动员南区许多党员和农民参加“桐柏暴动”。暴动失败后,他继续坚持斗争。1931年6月,在南山长板桥以开南货店为掩护,积极联络各地党员骨干与敌人展开斗争。1932年,以求学为名,去上海与齐德夫接上关系,开展革命活动。1934年回乡执教于南屏小学。1937年,天台民众抗日救国团成立时,他是骨干之一。同年9月,又与齐德夫等筹建了中共天台县工作委员会。他分管南区的工作。1938年5月,南区中心支部建立,他被推为书记。在斗争实践中开始认识到武装工作的重要。同年7月,他与徐亦培一起毅然离乡,奔赴延安。到达西安后在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下,于9月到达延安,被编入驻盘龙镇的抗日军政大学七大队十一分队学习。年底被分配到延安工作。不久调到晋察冀边区任灵寿县民主政府秘书。1940年,在反击日寇“秋季大扫荡”中,他在一个山头上落入日军之手。正当敌人举枪射击时,他抢先1秒钟滚下山崖,终于虎口余生,脱险归来。1941年,调至河北省任易县民主政府秘书。1943年夏,调到晋察冀边区第一军分区第一期整风训练班学习。1944年4月,调任蔚阳县民主政府民政科科长。同年6月,他和财政科科长蒋涛2人带领10来名干部组成工作组,到南柳河口村,进行统一累进税的试点,遭日寇包围袭击。在突围中,不幸被从身后射来的子弹击中头部,血流如注,当即牺牲在祖国塞外大地上。战斗结束后,村干部和群众将其遗体埋葬在该村南山脚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8: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学巧生前资料

陈学巧  出生:天台县城关三小前  军衔 一等军医  抗战牺牲  所在部队:61师361团
时年31岁  牺牲年月:1937年9月 牺牲地点:江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5-20 06:53 , Processed in 1.0918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