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3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奇特的流动舞台:抬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22:3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奇特的流动舞台:抬阁
    “抬阁”是天台特有的民间传说娱乐活动。因为四个人扛抬着一个阁子式的台柜而得台。台柜呈方形,底座是坚固的方形木架。台面约一平方米大小,四角各竖一根竹杆,饰以彩条,顶上覆以蓬盖,披红挂绿,悬灯结彩。台上有一至数名长相漂亮的六至八岁儿童扮成各种戏剧人物。有古代的,如“哪吒闹海”、“何仙姑采药”、“桃源仙子”、“梁山伯与祝英台”、“武松打虎”等;有现代的,如“愚公移山”、“杨子荣”、“阿庆嫂”等,多为工农兵英雄人物。
    抬阁装扮得精巧的人物,往往高悬空中,看不出有立脚之处。其实这是靠底座中通出的那根叫“台梗”的小铁条支撑的。这铁条也被装扮成树枝、花束或其它道具,使人看不出来,才算绝妙。像《白蛇传》这桌抬阁,看上去人的脚踩在蛇头上,实际上人是坐在由蛇口通出来的铁条上,铁条外面裹上棉絮,那脚是假的,因此人仿佛在白云高处而不会坠下来。
    一桌抬阁就是一出戏的精彩场面。四名壮汉抬着(为防止失重,底座还要压上磨盘、大石块。)前有彩旗开路,旁有彩托护卫,后有丝竹乐曲伴奏,一大群人簇拥而行,煞是热闹。特别是夜晚,在灯光照耀之下,一桌桌抬阁,就象一座座流动舞台,凌空而来,飘然而至,走街串巷,迷人之极,招来了愈来愈多的观众品评指点,随队而行,道路为之堵塞。
    抬阁由来已久。旧时常在旱天“取水”后或元宵节时出动。有时还配合捧“大旗竹”:旗大数丈,毛竹特大,高可达十余米,由后生轮捧,旁有软叉、硬叉托护。建国以来,每逢重大庆典,城关镇许多村居都装饰几桌抬阁,多时一次出动四十来台,增加节日气氛。
沙发
发表于 2007-8-20 00:23:32 | 只看该作者
记得93年天台山首届文化旅游节时,为了看抬阁我的一只鞋子被挤掉找不到,衬衫也被撕破,那场景......终生难忘啊!
板凳
发表于 2007-8-20 21:23:41 | 只看该作者
93年亚有?我记得好像96年有一次,那时刚好住在工人路边,搬个凳子看还蛮方便,呵呵
地板
发表于 2007-8-21 22:38:30 | 只看该作者
96年好象不怎么热闹,工人路挺空的
5#
发表于 2007-9-25 15:31:36 | 只看该作者
天台山旅游节……
好久远的回忆哦……
6#
发表于 2007-9-26 01:26:05 | 只看该作者
“抬阁”是天台特有的民间传说娱乐活动。

——第一句话,就错了,真是坐井观天。下面就不用看了。
7#
发表于 2007-9-26 13:18:04 | 只看该作者
宽容点吧
8#
发表于 2007-9-27 10:31:52 | 只看该作者
是93年的,那次印象最深刻,96年的那次倒模糊了
9#
发表于 2007-9-30 16:08:08 | 只看该作者
93年的真是热闹··,俺跟姐姐妹妹在西站那个天成饭店的六楼看,咳··那场面··
10#
发表于 2007-10-1 12:38:15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飞舞 于 2007-9-30 16:08 发表
93年的真是热闹··,俺跟姐姐妹妹在西站那个天成饭店的六楼看,咳··那场面·· ————那时候,就是有一万个小偷也未必会失业啊,人被挤起来,都不用走路的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5-31 09:46 , Processed in 1.3451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