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9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别山--归去来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23:4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
陶渊明

    驴行,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心境。近来痴狂徒步驴行,也许是自己寻找一种心灵苦闷上的喧泄,又或许是徒步驴行迎合了自己生命中某些沉睡的东西。如旧的感怀思绪,在写这篇驴行大别山文字的时候,自然想起了陶渊明,和他的《归去来兮辞》。人们谈论《归去来兮辞》习惯于称道陶渊明的田园之乐和隐逸山水之欢,却忽视了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生悲凉。陶渊明文字里的欢乐其表,忧痛其里的曲折暗示,如何不是我现在生活真实的写照。

   
    放下思绪的迷离,向往大山的那一刻心情却是真诚的。知道大别山,是因为书本上的知识,那里是共和国的革命老区。熟悉大别山的白马尖,却是因为这次的驴行。国人节日端午,似乎无关像我这样一大把年纪,却依然形影独吊的人。于是选择出行,驴友狐狸相约驴行白马尖建议,契合了我所有的想法,就这样整装去吧。到达合肥,集合了从南京赶过来的彭彭姐妹,狐狸彭彭姐妹和我组成了这次的皖南支队,18人的队伍还有来自合肥的总队,蚌埠和巢湖的游击队。酒足饭饱的联合驴队,浩浩荡荡连夜直奔皖西霍山的大别山而去。

    一路的山道,弯延崎岖,沿途人烟稀少,却也原生原态,风景秀美,空气清新,让人无心在车上小睡片刻。车至磨子潭镇,透过窗外的夜色,发现有人类活动的巨大痕迹,头顶上高高耸立的高架桥,是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六潜高速公路。车继续在云中雾里盘旋到山顶,建设中的工地更是扎眼。一边是著名的佛子岭水库的上游蓄水工程磨子潭水库;另一侧是在深山里开洞架桥的浩大高速公路工程,不禁叹服人类的伟大,却也在心灵深处产生了缕缕惆怅。今天我们来,是因为它的原生貌,和它与城市遥远的距离;而当地村民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或许只想早些拉近与城市的空间。

    突然没由来的想起生活中总是会有让你收之东隅,失之桑榆的东西。失之什么,收之什么的答案总是需要时间去证明,今夜就让太多思绪在夜风中飘散。因为远山依旧绰约,黑夜依旧如墨。


    凌晨,向导老杨家简单的扎营,小睡了几个小时,早早起来。

    马家河小学到龙井河峡谷口蔡家畈大约有10.5公里机耕路,这是我们后来才知晓的,而这节土路徒步耗费了我们整整2个小时。谷口的地方,当地政府正在修建景区大门,水泥路已经修到了近谷口。在谷口拍了几张照片,整装下谷底。天空开始飘起了小雨,但没下多久,有些闷热,可峡谷里风景绝美。没多久,树林深处传来水声,再往前走,就是龙井瀑布。绕过龙井瀑布的小道,就上升到了中上游河床,河床里的小溪水量不是很大,潺潺而流,两边是低矮的灌木丛,其间散布着明黄色的野花,摇曳生姿。偶尔有明亮光线斜斜的透射进来,峡谷里有一种平和、静谧的神秘。

    峡谷里的路很奇怪,生于溪中,又消逝于溪中。往来之中似乎没有尽头,峡谷里不仅仅溪流,植被,潭水与瀑布也异常的漂亮。继续前行,遇一高耸山峰,溪水飞泻而下,一缕明亮从崖上斜射下来,瀑流好象一金色鲤鱼自空中跃入浅潭,这个跌落的姿态就是极其有名的“鲤鱼跳龙门”。我们所行走的野路到这山脚下也完全消失了,对面是湍急的溪流,上面是70度的悬崖,凶险异常,崖上散布着一些小树,可以作为攀扶对象。没想到的是我们竟然要攀上此峰才能过岗。行至无路,也得无路而上,70度角度的攀爬,让人充分享受了攀登的乐趣。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快到山顶了;山顶更凶险,那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鬼门关”。过完“鬼门关”,每个人的背包(罩)、衣裤上都是泥土;擦擦混着泥土的汗水,我们继续赶路 。

    越过二道山岗,终于到了当晚计划中的扎营地———老庙湾。这是一个已经废弃了的小山村,以前也只有几户人家,现全搬走了,没有一个人居住。到晚上我才知道我们完全是个FB团,哈哈!热腾腾的土菜打底,自带腐败物资更是不计其数。同学大牛变戏法的拿出二锅头,还很得意。而来自蚌埠的兄弟,不知从那得到了消息,说下面的营地,有当地山民挑上来的啤酒,于是全包了。看来有蚌埠的兄弟在,永不担心没酒喝,也不需要自己花大力气背酒上山了!向导杨家老屋里居然还有小酒盅,三钱一杯的,真是好东东啊!人在深山千杯少,一杯一口,悠悠无极限。不知酒味为何物的几位好青年好同志,也在我的忽悠下,失身破戒,从半推半就的喝酒到投怀送抱的喝酒,到酒令震天响,令人叹为观止。


    是夜,月黑风高,山中风月故事应该无数。

PS:几天过去了,有些情况渐渐遗忘,但“鬼门关”这段经历恍如昨日,印象深刻。


      


    也许是山里空气较好,酒后的晚上休息得很充分,很早就醒了。爬起来转转,清晨中的群山分外透明,干净。

    吃过早饭,第二天的自虐行程开始了。出发不久,刚刚过二个山岗,就面临成片沼泽,危机重重;这里的沼泽从外表看单个面积都不是很大,很分散;有的地方深不可测,登山杖都探不底;沼泽上面散布着枯死的树枝,边缘生长着矮小的茎类植物;有的地方积着厚厚的落叶,混着泥浆水;有的还在冒汽泡,发出腥臭的气味;穿过这片沼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绝对不要相信沼泽里面的石头和树干。有些石头一踩就下沉,树干一踩就断,非常后怕。一定要试探着受力稳定后,才能下脚;真不知道这里的山坡上怎么会有那么多沼泽。连绵不尽的恐怖沼泽,真不知何处是个头,我就在沼泽地首先陷下了自己小半个身子。


    大约半小时后,我们才穿出沼泽丛;再连续在密林里攀越几个陡坡,出了几身汗之后,走到了一个相对平缓和开阔的山径; 从这里开始,路就走得非常舒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基本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缓的海拔高度,要么在山脊上行走,要么在密林里穿越;远山如岱,云淡风轻;落叶厚厚的堆铺在山径里,走在上面,沙沙作响;不时有光线透过树木空隙洒进来,照在丛林里急速徒步的我们身上,斑驳多姿;微微的山风笼罩着全身,树林里处处散发着夏的气息。 回想这两天穿越在山间的闷热,陡滑的上下坡,令人绝望的无尽溪流和沼泽,山脊的凉风习习,遍地的金黄落叶,浓浓的夏意,真是让人爱恨交缠,欲罢不能。这应该就是户外的魅力所在吧!

    到达多云尖,倾盆大雨开始考验我们了,对面的白马尖在云雾缭绕之中始终不肯秀出它俊美的面容。多云尖与白马尖是两个独立的山体,从山体的中部才连在一起。必须从多云尖下撤400米左右高度后,才能再上白马尖。 多云尖这一段下坡路全是乱石路,大雨中的山路实际就是下水道,考验着膝盖的同时更是让我们一路摔交下滑而下。

    没有困难可以阻挡我们,白马尖,我们来了!大别山第一高峰,海拔1774米,这是我们不远千里,历尽辛苦,选择重装攀登它的理由。白马尖山顶有很多杂乱的石头,一个不到五十公分高的锥形石随便的斜插在乱石堆上,上面刻有三个当地自然村的村名,那应该是三个乡分界岭碑吧,那块碑石也是现在的白马尖的标记。大雨一直下,天空云层较多,飘忽不定,不让我们窥视她秀美的姿色。 简单的在山顶补充了一些食品和热咖啡,受不了山顶的寒冷,我们开始沿着山脊下撤。经过中途几个小时有惊无险的插曲故事,联合驴队的最后4人也开始下撤,到山脚的路几乎全是石头路,大大小小的石头,那是明显泥石流产生的石头;崩塌的山崖,沿路清晰可见;以前的山路全给石头填满,有的地方极滑,下雨天中对我们极为考验。历经千辛万苦, 摆脱众多山蚂蝗亲密接触,在天完全黑前我们才走出山林,来到山脚下的小山村马家河12队。

    晚上的FB以土鸡为主菜,南北山货为辅,配以若干下酒小菜,加上啤酒无数。白天疯狂ZL,晚上疯狂FB,相得益彰。夜半酒醒,出帐篷在门口小坐,静听雨声,大别深山里午夜的雨声,让人忘记了一切纷纷扰扰。那一刻,心静如水。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23:48:23 | 只看该作者
驴友银狐提供照片
马家河向导杨老师家

大家知道这个是放什么的么?

希望小学

丰富的水资源被很好的利用

在路上

建设中的龙井河景区

景区简介

崇山峻岭

看见第一个瀑布

没有广角真痛苦


瀑布入口

瀑布上游河道

1号营地

传说中的石鸡

开发中的观景路

鲤鱼跳龙门瀑布

鲤鱼跳龙门瀑布


鲤鱼跳龙门瀑布

鲤鱼跳龙门瀑布

抓拍


有的地方需要打绳子了

鬼门关

到达老庙湾营地

向导家的老宅

长风的拿手好饭

日出

多云尖的庙宇

不知道是什么?

原来是

白马尖顶峰

白马尖顶峰

白马尖顶峰


云海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街币 +50 魅力 +10 收起 理由
右耳 + 10 + 5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板凳
发表于 2008-6-13 02:06:57 | 只看该作者
好棒
地板
发表于 2008-6-13 07:27:44 | 只看该作者
此地值得一走!
5#
发表于 2008-6-13 09:51:46 | 只看该作者
又一个好地方,多上PP呀!
6#
发表于 2008-6-13 10:25:48 | 只看该作者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kwNzcxMjA=/v.swf,650]450[/flash]
7#
发表于 2008-6-13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好地方
8#
发表于 2008-6-13 22:08:05 | 只看该作者
才驴!
9#
发表于 2008-6-13 22:1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0#
发表于 2008-6-14 16:19:46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很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5 19:12 , Processed in 1.08655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