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tiantai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聊天台

[复制链接]
311#
 楼主| 发表于 2006-2-21 06:31: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20:15 编辑

老天中的最后一幕
  我有幸在学后巷的老天中最后一届高中毕业,见证老天中关门的一刻。一段生活告一段落,同时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对”七月流火“的记忆和对毕业母校的眷恋,更令人感到痛心的是老天中的永远消失。
  校门走进二十米,老教学楼拱门对面有一排黑板,这是天中的BBS。每周工作计划,校历安排,竞赛奖励,重要通知等等都会在上面公告,每年最令人兴奋和吸引眼球的是秋季开学时,上年度大学录取的名单(这仿佛是古代的“金榜“)。随着录取批次的不同,名单渐渐变长,排在最前面的提前批和第一批录取名单,上面的名字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因为此前无数次的竞赛优胜奖励通告已经让他们的姓名成为了一种符号,可能不亚于现在的”超级女声“。
  从初一开始,一直热切地期盼这有朝一日自己能上这块“金榜“,每年榜中的人物便是自己的榜样,一年又一年的名单时时刻刻激励着自己。换句话说,与我同样被激励的肯定是一大批人,天中在这一点尤为成功。年轻人一旦成为某种人物”粉丝“,期间能转化挖掘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我终于有点理解 ”超级女声“的fans了。
  这一年终于到来了,现在看来,无疑是一曲黑色的幽默。令人高兴的是,我被第一批录取了,同几位“狐朋狗友”一起终于可以上榜了!在我们挥汗如雨准备高考之际就知道天中将要合并和搬迁,当时并不在意。当我们几个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想当然可以上榜。正值台风过后,尚未开学,我们几个兴匆匆跑到学校,看到的不是每年一度令人神往的名单,而是满地的污水,风雨过后的破败,甚至连看门值班的人都没有了。这才想起,老天中已不复存在!在巨大反差下上演了一曲天中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黑色幽默,我们几个人找不到板凳,只好捡到一截粉笔头搭成人梯在黑板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录取的院校!估计名单是不会有人看了,有没有人看并不重要,只是为了圆一个梦想,为了自己的中学生活划一个句号。
  在一片风雨之中永远告别了学习了六年的老天中。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7 23:28:24编辑过]

312#
发表于 2006-2-21 17:39: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20:16 编辑

“在巨大反差下上演了一曲天中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黑色幽默,我们几个人找不到板凳,只好捡到一截粉笔头搭成人梯在黑板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录取的院校!估计名单是不会有人看了,有没有人看并不重要,只是为了圆一个梦想,为了自己的中学生活划一个句号。”

  感到很理解。尽管我没有经历“自己写名字”,但我深深得记得当年看别人上“金榜”和自己上“金榜”的心情。确实,羡慕他人上榜、盼望自己上“金榜”6年之久,这张榜是6年间给自己的巨大动力,到最后,达到了却没有上去,自然很不是滋味。 
  天下的事,有时只要自己高兴就行,有时需要他人分享。楼上老兄写了多篇帖子,贴贴都是许多人曾经有过的感受。只不过大家没有说出来,没有或无法或不愿跟他人有很多交流。你写出来了,写得很贴切,写得很真实,我想,不仅是我,更多的同龄人都会有再回到从前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好,或许也不能说很好,但回味过去真实的感受,确实很好。 
期待着下一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13#
发表于 2006-2-22 03:33:00 | 只看该作者
的确是非常黑色的幽默
314#
发表于 2006-2-22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20:16 编辑

拜读楼主佳作, 精辟, 绝对的精辟!
315#
发表于 2006-2-23 01:35:00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是这样,我们对家乡的情很深,但有些东西似乎在向不利于文化传承的方向发展
316#
 楼主| 发表于 2006-2-23 04:59: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20:16 编辑

以下是引用huozaihuiyili在2006-2-22 17:35:25的发言:

真的是这样,我们对家乡的情很深,但有些东西似乎在向不利于文化传承的方向发展


这个话题太沉重,不过文化传承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传承得好,则剔除糟粕保留精华;保留得不好,则除去了精华继承糟粕;原汁原味传承是不太可能的,可惜天台是后者。。。
317#
 楼主| 发表于 2006-2-23 06:09: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20:17 编辑

  天中的回忆先告一段落,有了“百年天中”板块,有关天中的话题还是到那个板块上去发表为好。今天开一个新的话题
天台的老建筑
  在“后司街”的首页上最近贴上了“妙山”的许多照片。许多老房子的遗迹保留完好,各种石制的建筑构件依然存在。“妙山头“到”城隍庙“这一片是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看到这些照片,我又想到了古建筑这个话题。
  天台是一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方,虽位处江南,但见不到水乡的景致。现在的著名古镇周庄、同里、乌镇等无一例外皆为水乡古镇,安徽有些地方的古镇保留完好,但是更多体现南北交融的风格,天台城关镇原先的建筑风格正是和以上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我不知建筑学中有没有这样的术语,我这里只能称之为江南非水乡风格。
  天台的古建筑群过去保留的部分集中在四方塘,妙山,蓝田塘等东部一块以及西桥头,桥上等西部一块。建筑以明式风格为主调,融入部分清代的因数,总体简洁明了,既体现江南的特色又具有浓重的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的显著特征。从石拱桥到弹格路(鹅卵石铺成的路),从普通民居到官宦人家的四合院,看似传统的建筑文化却能分辨出与其他地方建筑的不同之处。
  我不是建筑界的人,并且自我懂事起,天台的古建筑大部分已经被毁坏了,所以我的见解还很片面,不过我相信,过去天台优秀的有自己特点的建筑肯定要丰富得多,同时也优美得多。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7 23:29:04编辑过]

318#
发表于 2006-2-23 07:35:00 | 只看该作者
徐明生对天台贡献还是不少的,可惜这样的县长太少了,这次回天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政协会如果迟到或缺席要罚500至2000元钱,为什么呢?不这样会都开不起来,不知道什么原因?
319#
发表于 2006-2-23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把面子看得太重,喜欢唱高调。无论在外面打拼有多么的辛苦(甚至痛苦),回到老家走亲访友,无一不是一副‘混得很好’的样子”。天台男人就是这样的。
320#
 楼主| 发表于 2006-2-23 20:35: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20:18 编辑

请版主把本贴取消置顶。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2 17:46 , Processed in 1.0748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