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tiantai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聊天台

[复制链接]
411#
发表于 2006-4-10 17:58: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20:47 编辑

华顶寺的山门现在是俗不可耐了。寺院为何也要追求现代感,
412#
发表于 2006-4-11 04:10:00 | 只看该作者
<P>呵呵</P><P>偶好久没去华顶了!</P><P>有空的时候也要去看看的说!</P>
413#
发表于 2006-4-12 07:24:00 | 只看该作者
我鄙视说自己不是天台人的天台人,难道说天台人就丢人了?
414#
发表于 2006-4-27 03:26:00 | 只看该作者
<p>呵呵</p><p>好久没见到楼主了</p><p>顶一下!</p>
415#
发表于 2006-4-27 03:27: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20:48 编辑

楼主旷课了。
416#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07:56: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20:49 编辑

  上次写到一半,浏览器便被强行退出没有贴成,严重挫伤的我的积极性,导致旷课了很久。看到闲云老师也有类似的经历,并且总结出了一套办法,欣喜之余更感叹网站稳定性的重要。
  一年一度的华顶杜鹃节又要到了,我没有亲历过杜鹃节的热闹场面,所以没法设想原本清净的华顶讲寺在熙熙攮攮的游人中是否还能令人体会到那种“深山藏古寺“的那份意境。
  在天台的寺院里品味和感悟那种浓厚的佛教文化是需要宁静和平和。在假日如织的游人当中是很难体会到那种感觉。通常的旅游是从一站匆匆赶往下一站,看玩方广看华顶,然后是塔头高明,最后国清,仿佛看来看去就是那么几樽佛像,大雄宝殿,格局也类似,一般的游人并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说天台的佛教如何如何,最多只是记得天台的寺院蛮多的。这其实没有真正体会到那种从心底深处所感受到的梵音。
  没有时间的限制,没有游人的喧嚣,静静地伫立在宁静的大殿中,面对佛祖的看似无语的平静的表情,听着偶尔敲响的钟磬声,或许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真正体会到从思绪万千到“宠辱偕忘“的境界。时光仿佛暂时停住了脚步,留下的只是内心深处的宁静。我不懂佛学,但是感受到的却好象是佛的力量才能带来的内心的洗涤。
  过年回华顶,想再次拜访华顶寺的主持允通法师,得知他一年多已经去西藏面壁了,一去要三年时光。上次拜见允通法师时,本担心我这个门外汉根他交流会有困难,但是见到以后便完全感觉我原先的担心是多余的,不必教给深奥的佛学宗义,讲讲平常的一言一行,人生的轨迹,我便深深感受到了佛家潜移默化的影响。希望下次允通法师回来之后能再去静静地听他的体会和心得。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7 23:20:51编辑过]

417#
发表于 2006-4-27 16:34:00 | 只看该作者
<p>偶好像就是那种俗人</p><p>看来看去</p><p>就觉得寺院多!</p>
418#
发表于 2006-4-28 06:06: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20:49 编辑

应该常来这里看看,听听啊。
有一次黄昏,在石梁旁的小旅馆里玩牌很长时间后,输得些钱儿,眼睛红红的,心里怅然有失。于是散步出来走进了(中?)方广寺,在台上看瀑布。檀香的山风夹着震耳的水声轻拂着疲乏的身躯,忽然,感觉很空,同时却又分明地感受到内心的充盈,这是以前纯粹看石梁所体味不到的呀。有时候想,原来那些长久居于山中的出家出世之人,并不一定比得上偶尔到达山间的俗人来得幸福。
419#
发表于 2006-4-28 06:18:00 | 只看该作者
<p>呵呵,下次带猴子去山里三阿磨</p><p>方便他输了钱出来散心!</p>
420#
发表于 2006-4-29 03:23: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期待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20 15:04 , Processed in 1.0636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