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闲云散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摩崖无语 (系列)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21: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8-21 21:44 编辑

to 燕燕 :查查史料,现场访碑,都有一种乐趣。
to ab: 当下已不将凿字视为一种风雅了。
to 香帅:49年后天台山的摩崖石刻已断了。近年出现了一些新的摩崖,大致分为二种,其一是集先人之字,如龙山和琼台,这太假了,另一种就是现人所书,如高明寺,私下认为还是后一种可取,尽管不一定每一方摩崖都好,但至少是真的,实际,郑秉昌那方还是不错的。

点评

集字这种,极为无聊。邓选开了个好头。  发表于 2012-8-22 23: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17: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褚留香 发表于 2012-8-23 10:12
应该把摩崖当作一种荣誉,谁对本地文化事业有贡献就有资格,不能比谁字写得好就往上挂,这样才能激励天台优 ...

避免挨骂,还是猫在家里,喝茶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15: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8-25 15:08 编辑


     (  金溪 (清) 远鹤  字在天台山石梁)


    (   瞻风 (明)佚名 字在天台山石梁)

                                         【拾柒】金溪
      “每因流水想天台”是民国文人郁达夫游天台山后的感慨。在他的《南游日记》中,处处流露出他对于这方山水的流恋。
       山溪最能显示天台山溪流的神韵,清齐召南认为:“两山之间必有水,台山则以溪流争奇,瀑布龙湫,眩目惊心。”山谷中的溪流总是充满野性,平时,溪水淙淙,总是那样的斯文,清澈的溪水可见光滑的溪石,几尾小鱼悠哉游哉地游于水中,阳光照耀下的溪水五彩纷呈,与鱼儿的花纹相辉映。溪边的那丛野花开了,风儿吹过,花瓣落入溪中,随溪水飘向远处,时而有小鱼追逐着落花。
      一场春雨下过,溪水一改平常的温驯,咆哮着冲向前方,岸边的那些野花杂草也被冲走了,混沌的溪水中早已不见鱼儿的踪影,大概早已躲进了溪石之间了。好在这样的时光不长,雨停之后,山谷更加的翠绿与清新,溪水也渐渐地清澈起来了。山溪多有落差,那些大大小小的瀑布就成为溪流的华采乐章。
    金溪就是众多山溪中的其中一条。它位于石梁上游,与大兴坑在石梁不远处汇合,然后从石梁下流过,这就有了石梁瀑布的奇观。当年郁达夫来到石梁时就被它的美景所迷住了,在他的《南游日记》有这样几句来描述金溪旁的景色,他站在瀑布下,望着上方金溪,“这瀑布与石梁的上面,远远还看得见几条溪流,一簇远山,与半角的天光;在瀑布石梁及溪流的两旁,尽是些青青的竹,红绿的树,以及黄的墙头。”郁达夫看到的黄的墙头,是方广寺。在石梁的这条山谷中,竟然座落着三座寺院,瀑布之上为上方广寺,瀑布旁边是中方广寺,寺建在昙花亭旧址,瀑布之下为下方广寺,为五百罗汉根本道场。金溪就从这三座寺院前流过,沐浴着佛家的晨钟暮鼓,金溪的流水声合着寺院中传出的诵经声。佛光照耀下的山溪,以金溪为名,这道金色是如此的迷人。
       上方广寺已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毁于一场火灾,原寺院前的岩壁上,镌刻着的“金溪”二字还在,字写得朴实,落款为:“乾隆甲戍年,囗斋鹤书。”清《天台山方外志要》载:“金溪,二字,方广寺前,僧远鹤书。”远鹤为清方广寺僧人,金溪就是他每天都要走过的小溪,在他心中,金溪就是一条佛溪,他怀着敬畏的心情,写下了“金溪”二字。
      有溪就有桥,中方广寺前就有一座石拱桥,名瞻风桥。坐在瞻风桥上,望着前方的石梁,远山近景,都是眼中的一幅画。上方广寺前原来也有一亭,亭就叫瞻风亭,僧人就在亭中听着金溪的流水声,望着晚霞中的金溪,披着一道金光。
      在“金溪”旁边,有另一方摩崖,镌“瞻风”二字,字为八分,当年的瞻风亭就在金溪旁。只是瞻风二字没有落款,据《天台山方外志》记载:字“在石桥瞻风亭侧,不知何人所书。”此书成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一般认为此摩崖为明代所书。
     “四山滴翠环初地,一路听泉到上方。”是上方广寺的一幅楹联,为清武进士朱伦瀚所拟。楹联写出了金溪丽谷的神韵,民国年间的郁达夫,就是在清山绿水中,听着泉水声来到上方广寺的,坐在瞻风亭上,看到“金溪”二字时,“每因流水想天台” 的感慨,在这一瞬间就已萌发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09: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潭 (民国)胡庆荣 字在天台山百丈坑)
【拾捌】龙潭
    唐朝画家崔山人在游天台山之后,画了一幅百丈崖瀑布的山水画,诗人李白在听说了此画之后,极想得到它,于是,他写了一首诗《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叫崔山人别把画藏起来,送给他好了,那样他就不用老想着去登天台山了。诗的前六句描写了画中百丈崖瀑布的美姿,“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但见瀑泉落,如潈云汉来。”接下来是画中的景色:“问君写真图,岛屿备萦回。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最后表达了他求画的目的,“幽缄倘相传,何必向天台。”
据《天台山方外志要》载:“百丈岩,在天台县西北二十五里崇道观西北,与琼台相望,峭险束隘,四山墙立,下有龙湫,既百丈坑也。” 诗中的景致现在依然在百丈崖,百丈瀑布从唐朝的诗句中一直流到现在,瀑布下的那潭碧水依然是画中那丝清幽。
崔山人的画没能保存到今天,但李白的诗却吟颂至今,原想从画中感受一下百丈崖瀑布的李白,在看到此画之后,却有了直欲天台去的冲动。当李白沿着百丈坑而上,来到百丈瀑布前时,崔山人画中的胜景活龙活现于眼前。
百丈坑崖壁之上的琼台,让李白更为激动,站在琼台上,听着百丈崖瀑布的声音,脚下的百丈坑是云雾缭绕,真是人间仙境,诗人发出了“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感叹。在他的《琼台》诗中,有四句是对百丈坑的描述:“碧玉连环八面山,山中亦有行人路。青衣约我游琼台,琪木花芳九叶开。”诗中的景致也就是崔山人画的美景,李白的这首诗似乎在回应着崔山人的那幅画。
诗中的青衣究竟是哪位仙人,后人不能明确,但天台山的确有一位仙人是李白的友人,那就是桐柏宫的道士司马承祯,他是李白的仙宗十友之一。唐开元年间,在江陵,李白曾与司马承祯相遇,交谈中,两人都提到了天台山,一位是从画中感受到天台山仙景的诗人,另一位则是生活在仙景中的道士,两人感到有缘,于是,相互仰慕相约同游天台山。这种事记载在清戚学标的《台州外书》。
司马承祯就修道于琼台旁的桐柏宫中,鹤发童颜的司马承祯是一位高道,也是一位有声望的书画家。当李白来到桐柏宫时,司马承祯是否静候在道观之中,二位高人是否有过会晤,我们不曾知道,但司马承祯用三种字体所写的《道德经》石幢,李白一定是欣赏到了的。
一千二百年之后的民国年间,时任天台县县长的胡庆荣在一个秋日的月夜,读到了李白的这首《琼台》,次日,他也来到了百丈坑,来寻找诗人所描绘的那番美景。沿山坑而上数里,终于看到了百丈瀑布,龙潭那一泓碧水,让他与诗人有了相同的感慨,他写下了“龙潭”二字。之后,请人刻在了百丈坑的龙潭旁,字落款为:“绍兴胡庆荣”。现在,在百丈坑我们还能看到这二字的摩崖,字清秀而有仙气。
现在的百丈坑有了另一个充满诗意的名称,那就是琼台仙谷。坑还是那条坑,潭还是那个潭,画家与诗人的所有感慨都浓缩在了眼前这“龙潭”二字中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8: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9-25 18:09 编辑








大观 (明) 石锡纶  字在天台山石梁)

                                               【拾玖】大观
     在不同人的心中,石梁飞瀑会有不同的风韵。那么多的文人墨客,面对大自然的杰作,感慨万端。诗人的诗句,画家的笔墨,都表达着共同的赞叹。留下诗句的有僧人,也有文人,从唐朝的僧人拾得到宋朝的文人贾似道。从明画家沈周、清代的石涛到现代画家张大千也都有石梁的画作。
     在石梁的各个角落,还散落着三十多方的摩崖,它们或已漶漫,而不可辨,或已久远,而不可寻觅,只留在志书那张发黄了的故纸中。好在大多还是那么的清晰,它们是不同时期的书家们所留下的真情实感。岁月间,它们与风雨相抗,不愿让书家的情感消失,它们也知道总会有新人不停地加入到这场赞叹之中。
    熊枯的“飞梁悬瀑”写于明万历年间,此后不断有新的摩崖出现在石梁,到民国年间,康有为的“石梁飞瀑”,在这近五百年的时间里,这二方摩崖倒是朴素直白,其余的大多是华丽的辞藻。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春日,石锡纶来到了石梁,一场大雨刚过,金溪的水暴涨,溪水穿过石梁,直泻而下,咆哮如雷。站在远处的石锡纶被眼前的气势所打动,这真是自然界的大观,一个朴实的“大”字,传达出他所有的感慨。我们现在看到的“大观”二字的摩崖,就是石锡纶当年的感受。从现存的摩崖来看,字的落款为:“甲申春,芝南石锡纶题。”但光绪《台州府志》载:“款署甲申春,芝南石纶题”这其中的名字有一字之差,之后,人们都称此摩崖为石纶书,至于石锡纶的真实身份我们不得而知。
     石锡纶眼中的大观,在旅行家徐霞客心中则是另一种景观。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也是一个春日,徐霞客初游石梁时,金溪的水平缓得很,一帘瀑布挂在石梁之下,白如雪霜。于是,在他的《游天台山日记中》留下了这样几句话:“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这种飞瀑喷雪的感受在另一位游人心中得到了共鸣,“喷雪飞云”四字摩崖至今留在石梁旁的岩壁上,落款的时间,我们还能认出,那是光绪四年十一月,只是姓名已漶漫而不可读了。在这位不知名的游人心中,眼前的瀑布洁白如喷雪,又如飞云般飘渺。与此相同的还有一方 写于清光绪十年二月的“流雪昙花”四字,只是摩崖落款处的姓名已模糊不清了。
      曹文晦在命名“天台山十景”时,石梁景色自然选在其中,他用的景名就是“石桥雪瀑”,瀑布之水如飞雪的感受,在诗中又一次出现。在天台,人们将瀑布称为孝幕瀑,因为瀑布远望如同一块白布挂在眼前。石梁旁的岩壁上恰好有“寿布”二字的摩崖,字为清末邑人袁子羽所书,这儿的寿布指的就是孝幕,以此来形容石梁瀑布倒是有十足的天台味。
      冬日的石梁会是另一番风采。雪落下来了,掩盖了石梁的桥面,四周的树林也披上了银装。天气的寒冷,溪水也结了冰,此时,石梁飞瀑出现了另一种奇观,平日流动的瀑布凝固成了巨大的冰瀑,远远望去如一块白布挂在前面,这一景观不常见。晚清文人魏源在一个雨后观赏石梁景色,已是感慨万端了,但旁边的一位僧人的一句“雨瀑月瀑那如冰瀑妙”让他对石梁冰瀑充满了好奇。在他的《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中对冰瀑作了如此的想象“破玉裂琼凝不流,黑光中线空明窈。层冰积压忽一摧,天崩地坼空晴昊。前冰已裂后冰乘,一日玉山百颓倒。”
      不同季节的石梁瀑布会有不同的风姿,恰恰是这种千姿百态,才显它的魅力。清光绪年间,郡守陈璚访石梁时,他题写了“神龙掉尾”四字,以表达石梁的变化莫测,字为草书。此事在杨葆光的《天台游记》中有所记载,因为那天他是同游者。
在大兴坑与金溪汇集处的岩壁上,这五方摩崖一字排开,最右边的是“大观”,然后是“喷雪飞云”、 “寿布”、 “流雪昙花”到最左边的“神龙掉尾”。
      据明传灯法师《天台山方外志》记载,石梁有晋江王一俊行书“石梁”、 主簿王榭的行书“星桥胜概”,只是现已不可寻觅。现我们还能看到的摩崖还有民国年期陈兴亚的“胜境胜景”,还有“山林美境”、“石梁仙境”等。
      在众多文人眼中,石梁瀑布是一种大观。石梁周围文人们所留下众多的摩崖,无意间成为了另一种书法上的大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21: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香帅最近是忙并快乐着!

这一系列现已完稿,写了55篇,
天台山现存的摩崖石刻和主要石碑都已写到,
一些消失的,也尽可能从史资中寻到,包括一些民国的老照片和拓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9 14: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11-7 20:32 编辑


念持 (清)袁子羽  字在天台山高明寺幽溪)

                                    【贰拾】念持
    夏日的午后,一阵凉风,吹过弄堂。在弄堂尽头的水门口旁,一位老太太端坐在竹椅上,厨房里的晚饭已烧好了,只等着家人的归来。白色的布衫已有点洗熟了,发髻一丝不乱盘在头上。手中的那串菩提佛珠,已念了一辈子,都包浆得暗红了,时时都蕴含着老人温润的手泽。柔软的夕阳落在那串佛珠上,温馨而祥和,手指轻轻地捻着每一颗佛珠,嘴唇慢慢地蠕动着,那句念了几十年的“南无阿弥陀佛”还是念得那样地虔诚。这一场景在天台古城的每一条弄堂都能见到。人们称这些老太太为“吃素老太婆”。
    作为佛国仙山的天台山,那些寺院与道观都建于城外的清山绿水间,而在古城内的居民与这些寺院道观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每当寺院的法会,居民们就是香客,她们背着香袋,带着家人到国清寺烧香拜佛,以求家人的安康。他们与僧人一样都相信菩萨,许多人都有另一种身份——居士,那是没有出家的僧人。僧人在寺院中念经礼佛,居士在家中也同样念经礼佛。他们念的是同一本经,拜的也是同一个菩萨。
    旧时古城的大户人家家中大都建有佛堂,佛堂庄严而恬静,家中小孩是不能随意进入的。点一支香,心也静下来了,桌上摆开的是一本经书,《金刚经》或是《妙法莲华经》。诵经的态度是那么的虔诚,虽然经文早已会背,而是十分细心地看着经书。一柱香燃尽,一卷经也诵完,念经随文入观,体解佛陀的智慧。念经能净心,也是一种功德。
    也有许多人家在后天井的墙上建有佛龛,佛龛多由石板建成,观音菩萨的佛像就供奉在中间。溪头原涌江堂民居就有一座佛龛,民居建于民国初期,佛龛的两边刻有一幅对幅:“细柳长春沾法雨,迷津广济渡慈航。”说的是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她手中的杨柳枝和净水瓶就能除秽驱魔,治病救人。佛龛中的观音菩萨面目慈祥,保佑着主人的日日平安。主人平日吃素念经,坚持每天上香,每遇节次,也必烧上几碗素斋,供于菩萨之前。
    其实,像这样的民居,天台还有很多,佛龛大都做工精湛,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反应出民间普遍的信仰。深山的寺院与古城的佛堂构成了佛国别树一帜的景观。
    高明寺前幽溪旁的一块山岩上,镌有“念持”二字,高五十厘米,宽一米四十二厘米,为平列,字体端庄,署名袁子羽。念持意为念经持咒,是僧人修持的方法,也是俗家修持的方法。字写得洁净脱俗,是在一种平和的心境下写下的书法。袁子羽为清邑人,与天台文人褚传诰为好友,有《子羽随笔》手稿留世。这位读书人是否相佛,我们不知道,但是敦厚内敛的风格,倒有一点出家人的明净。
    在“念持”左边的另一块山岩上,有一方没有署名的摩崖“南无阿弥陀佛”,这恰好是一句咒语。当我们看到“念持”二字时,或许会情不自禁地念出这句最为熟悉的咒语。
    “南无阿弥陀佛”,当我们漫步于古城的小巷,这句咒语时时会从小巷的某一扇木窗中飘出,顺着念经声,我们会发现,十多位老太婆聚在一起念经,这种活动随处可见。此时,我们突然间明白了天台古城与其它古城的不同之处,它是一座佛国中的古城,有古韵,更有佛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6 09: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11-7 20:33 编辑


栖真金界 (清)怡静  字在天台山石梁
                         【贰拾壹】 栖真金界
     一千六百前的天台山石梁,一位僧人独坐桥边。
     石梁是一座天生石桥,一道瀑布从桥下飞流直下,桥下是万丈深渊。月色下,入定的僧人,隐约听到桥头诵经鸣磬之声,睁眼之时,忽见桥西端有一石洞,洞门大开,平时狭窄的石梁也变得宽敞。僧人走过石梁,来到一处梵声缭绕的佳地,只见五百位罗汉或坐或卧,姿态各异,悠闲自在。一位罗汉对这位僧人说:“再过十年,你会到这里来的。”瞬间,眼前的景象消失了,石梁依然横在前面。这位僧人就是昙猷法师,他开启了天台山佛国的序幕。
    这个传说在东晋时就广为人知,天台山石梁也成为五百罗汉的栖息地。罗汉,又称应真,指僧人修行所达到的最高果位。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座前听法传经的五百名弟子,后来都修成正果,这就是五百罗汉的来源。石梁旁的下方广寺也成了五百罗汉总道场,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一书说:“佛言震旦天台山石桥方广圣寺,五百大罗汉居焉。”
    明天启元年(1621年),石梁西端立了一座铜殿,殿为重檐歇山顶,高一米三十五厘米,宽一米,阔七十厘米,飞檐翘角,全铜打造。铜殿内有五百罗汉浮雕,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在如此小的铜殿内,雕刻出五百尊的罗汉像还真不是一件容易做成的事。此殿为钦差不提督九门太监徐贵亲自负责铸造,殿的阑槛间镌:“皇明朝天启元年辛酉中秋吉旦,钦差提督九门太监徐贵等喜施助金殿,永远供奉天台胜境石梁桥首,清凉山后学沙门如壁募造。”左壁有“钦差分守金衢严道、浙江布政司参政米万钟”和“钦差督理抽分兼管和道催儹浙直福江木料工部郎中杨师孔”题名,右壁还有许多的题名。昔日一年四季,无任是风雪之日,还是晴朗之时,中方广寺的僧人足穿草鞋,走到石梁西端的铜殿前进香,僧人们就以这种方式供奉着五百罗汉。这座铜殿在1967年被村民盗窃时,落入潭中,1987年修复之后,供于中方广寺内的应真阁。
    作为五百罗汉根本道场的下方广寺,寺内供奉着五百罗汉。寺内的每一位罗汉前都有一盏天台山云雾茶供着,茶水的清香弥漫于大殿,梵声间的茶香充满禅意,以这样的方式供奉罗汉惟方广寺所特有,由此而演变而来的罗汉供茶的茶艺在寺院中盛行,也受到一些文人的追捧。从宋朝的那盏茶中出现了“大士应供”四字起,方广寺前的每一盏茶都与罗汉一起聆听着石梁的瀑布声,这一听就是一千多年。
    在众多赞叹石梁诗句中,就有许多写到了五百罗汉前的那盏茶。宋代李吕的《石桥茶供》中就有这样描述:“闻说天台髻未髽,中年方遂此煎茶。不行四十九盘岭,那见二千余盏花。”这盏茶从年轻时就听说了,等到中年才得以一见,而且是走过道道山岭之后,可见汉罗前的这盏茶对于诗人李吕的有着持久的魅力。
    石梁旁有一方“栖真金界”摩崖,表明此处为五百罗汉的栖居地。字为平列,高二米三十厘米,宽八米。上款为:“清乾隆戊戍二月吉旦,道光十八年十二月破山梅近重修。”可见,镌于1778年的此方摩崖在六十年之后有过一次重修。下款为:“永庆华月逵山人题,本山怡静导修书,本邑齐兴若、闻从尉镌。”此处的华月逵为永庆寺的僧人,怡静导修也为僧人。
    在“栖真金界”的右边,有另一方摩崖诗,为丁卯年(1927年)仲冬广东香山灵机氏题,诗也与五百罗汉有关,“拜别仙山五百丘,前困种下此根由,层峦佛境三千界,天缘有分再来游。”
    在石梁旁还有一方摩崖与佛国有关,那就是“常住真心”四字,落款为:“光绪庚子荷月”,书写者难以辨认。常住就是一种稳定的,不生不灭的状态,它也是罗汉的状态。

注:原来“栖真金界”与“盖竹洞天”二方是合在一起写的,现分成独立的两篇,故“盖竹洞天”篇文字作了相应调整,现附于此:
                                    盖竹洞天
    石梁瀑布下那一潭碧水,在宋嘉泰元年(1201年)那场祈雨之后,被称为了惠泽潭。
    宋天台县令丁大荣上任之后,得知天台时常闹旱灾,而每遇旱灾,人们所能做的就是求雨,他心中有所担忧。石梁下的那潭水被视为龙湫,求雨特别的灵,人们认为那是因为石梁是五百罗汉的栖身之处。那年冬日,丁大荣来到了石梁,坐在昙华亭中,他却没有心思品茶。看着石梁西端那座铜殿,五百罗汉浮雕笑容可掬,他心中似乎有了一丝安慰,有五百罗汉的庇佑,旱灾终会摆脱的。
    于是,他请僧人智海在瀑布下的水潭旁建亭。智海在水潭旁,开辟出一块空地,亭就建在空地上,亭四周建有护栏,“伫真亭”的匾额就挂在亭中。在亭建成之后的那年夏日,天干旱,人们到石梁下的水潭旁祈雨,潭中出现异龟,之后,一场大雨缓解了旱情,祈雨成功。石梁下的水潭就被称为“惠泽潭”,此事被记载在宋之瑞所撰写的《伫真亭记》中。宋之瑞,天台人,为宋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著有《天台图经》一书。
    中广寺旁有一山洞,称盖竹洞。此洞道家称之十九洞天,佛家以为五百罗汉栖身之所。道家的十九洞天,有多种说法,一说在台州黄岩县西,也说在临海南。唐代,司马承祯提出了“洞天福地”说法,洞天与福地,道家谓神仙所居之地,洞天为真仙所居,福地由真人治之。看来,此洞真的不同凡响,佛道两家都来赶热闹。
    在丁大荣探访盖竹洞之前,此洞已淹没了二百多年,他也多次寻找此洞,但终未能如愿。而那次祈雨时的探寻,让他意外地找到了此洞,或许是五百汉罗将他引入此洞。《伫真亭记》中对此洞有这样的描述:“洞深可二丈余,中有二硖,穹窿幽邃。下视攒峰叠嶂,如列画屏。”一条幽静的小道将丁大荣引到了一个山洞前,洞并不大,两旁的修竹掩映着洞口,一股凉风迎面而来,在这署热的夏日,他感受到了一丝的清凉,这就是传说中的盖竹洞。
    洞中他似乎又看到了五百罗汉那可掬的笑容,当他从洞口走出,一场大雨忽然而至。雨落在山道,溪水慢慢涨了起来,洞前的丁大荣似乎看到了水流入了干裂的田地,看到了农夫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位知事冲出盖竹洞,雨淋湿了他的衣裳,他开怀大笑。
    在他心中,这场大雨是五百罗汉带给天台民众的甘露。渐渐地,雨停了,云层中透出一道霞光。在方广寺,丁大荣写下了“盖竹洞天”四字,作为对这场大雨的感激,也作为对栖息于石梁的五百罗汉的感谢。
    这四个字,丁大荣请人刻在了盖竹洞旁的山岩上。字为篆书,分二行,字径高一米三十厘米,宽一米。款署:“大宋嘉泰壬戍五月,奉议郎知天台县事晋陵丁大荣书。”字为正书,旁又有字一行:“破上人重修。”八百多年过去了,每当人们看到这四个字,就会想起宋朝那个夏日的暴雨,铜殿中五百罗汉慈善的笑脸又在眼前浮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6 14: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满足一下ab的好奇,传石梁铜殿一张,铜殿内雕五百罗汉浮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6 14: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名胜——天台山》中的石梁铜殿旧影,此书出版于民国六年,蒋维乔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5-16 10:48 , Processed in 1.07094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