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沉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一条春天旅游线路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10:4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头查阅了一本广东某大学出版的专门介绍珠玑巷的书,得知此地实乃史上数次大移民的“中转站”。中原移民越过梅关,来到岭南,第一步就落脚在珠玑巷一带,以后再陆陆续续向珠三角等处及海外分播、流转。有新加坡《联合早报》1991年1月31日发文《我们是珠玑巷的后人》,对南雄珠玑巷人的海外拓殖作了如下描述:“我们的祖先在元军攻陷南雄前后,沿着浈江至韶州(南雄在浈江上游),又从韶州沿着珠江或北江南到广州,再从广州逐渐迁到珠江三角洲各地。……从七十多姓族人散居珠江三角洲的史实来看,大部分粤语方言群的广东人是珠玑巷的后人,又随着近代史上的多次移民浪潮,珠玑巷的后人更跨出中国大陆的版图,越过南中国海,越过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走向世界各地去。”这段文字,见证了珠玑巷在中国移民史上非同寻常的地位。史载,从盛唐开元而下,直到清末粤汉铁路修筑之前,梅关古道带动珠玑巷兴旺了一千多年。可惜,“南来车马北来船,十部梨园歌吹尽”,曾几何时,珠玑巷便如珠光宝气的贵妇沦落为一风鬟雾鬓的村姑,往日的容光已无从辨认。
  我明白了,珠玑巷何以没有留下大户人家宅院的缘故。中原皇朝屡经更迭,战火将一群群逃亡者驱赶到岭南这一块相对安宁的土地,但不久这块曾经为禅宗六祖相中的净土便不复有往昔的平静,政治的祸患不断南移,岭南也成了烽火连天的战场。历史的过道容不下和平百姓的栖息和居止,政治统治力更不容许有化外之民优游自适的存在。
  老百姓求生、谋生、追逐幸福和自由的渴望虽然是那样的微茫,却又是不可遏制的本能。战乱来临,人们不惜流离失所,跸路蓝缕,万里投荒,无远弗届。而政治统治力对于逃亡者的追捕则是天罗地网,穷幽极微,虽远勿赦,无复噍类。黎民百姓的逃生之路由此布满了风险,自始至终伴随着死亡。宗谱记载,由珠玑巷南迁多由水路,某次有数千罗氏族人乘坐木筏顺流而下,途中遭遇飓风海潮袭击,木筏解体,溺死者大半……
  统治者一味视逃亡者为猎物,不惜赶尽杀绝。正史往往从大一统观念出发,对此给予正面的评价,将一代复一代底层百姓的血泪和呻吟湮没于无闻。历史上时有各派政治势力争夺人口的事件发生,《三国演义》说刘备逃离汝南时有10万民众相随,为此蒙上了一层温情的面纱,以证明刘皇叔的“爱民如子”,其实何尝不是刘皇叔挟制一方百姓以为“人质”、以为“本钱”?须知在生产力低下的小农经济时代,人口即财富,人口即税源,人口即产出,拥有人口就是政治实力。唐人陆龟蒙诗曰:“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杜荀鹤诗:“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珠玑巷的移民史,印证了诗家的传唱不虚。
  基于“家天下”的理由,历代统治者对于桀骜不驯的化外之民一贯采取毫不留情的剿杀政策,对那些逃逸海外的炎黄子孙更不容有丝毫的体恤和怜悯。而逃至岭南的中原百姓,对于中央皇朝的残酷无情看得特别透彻,故时有义无反顾之举,在珠玑巷稍事停留,便又再度倾家或举族南迁,许多人最终逃离了中国这块故土和祖地,将生我养我的父母之邦永久地留在了梦乡。
  移民是有文化的。移民文化相对于固守的本土文化总是胜出一筹。在岭南乃至海外,移民族群终究成为中华民族最有活力的一部分。惠能禅师当初选择避匿岭南,正与其移民的身份有关。惠能祖籍河北范阳,出生于广东,是移民家族的后代。当年五祖弘忍故意说惠能是南方蛮夷之人,不能成佛,而惠能则以佛性平等、人之根性无南北之分与之相对,遂令五祖刮目相看。禅宗在岭南的崛起,继而挥师北上,正是岭南文化领跑汉文化的初次演练。

  (补记:依现代法治理念:“自由迁徙”是公民“生存权”的一部分;而“生存权”是每个公民与生俱来的“天赋人权”。1912年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史以来第一次规定了中国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而新中国1954年制宪,据说最高领袖不同意将“迁徙自由”写入宪法,“他认为人不能想到哪儿就到哪儿,得有制度;城里人就是城里人,乡下人就是乡下人,不能随便来回移动。”遂有了其后60年的城乡分割,有了作为现代国家而本国居民不能在国内自由迁徙的尴尬事实。有意思的是,本次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采用了“自由迁徒”这一词汇,但当晚央视白岩松去做节目,便被告知有最新宣传口径下来,“自由迁徒”不准提。这令白主持大惑不解,当着宣传部门高官争辩:“这是一个未来的梦想,我们就不能自信一点,我们是要奔那个方向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3-22 12:11:11 | 只看该作者
前辈做事就是认真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3-22 12:51:44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一遍,感觉我也去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10:02: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沉钟 于 2013-3-24 10:25 编辑

  4.1游丹霞山
  早上看了阳元石。一束阳光从对面山峰投来,将这“生命之根”隔成阴阳两半,头部显得尤为璀灿。游客中时有男子欢呼,女士失笑。有男放言“我亮出来与它比比,谁高!”招来女士们一顿奚落和臭骂。其实,这阳元石非丹霞山所独有,但凡丹霞地貌景区都可看到,江西的龙虎山、龟峰也不少,不过最逼真的还是丹霞山。可视为大自然隐含的生殖崇拜,亦不妨读作大自然对人类性爱的一种调侃。
  阳元石背后是太极峰,上有“嘉遁亭”,如悬半天。绕道后山上去,坡道稍缓。路经“细美寨”三天门,据称原系道士所居,后废弃,明末有当地豪绅避李闯乱,携族人居此。堪称天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下来走前山栈道,紧贴着悬崖,多处几近90度,手抓铁链,脚踩岩壁上凿出的孔穴,一步一步往下坠,似自天而降,惊心动魄。
  下午又爬了长老峰、舵石岩等处,听一团队女导游说,上长老峰都是90度坡,把不少游客吓退了。其实路并不难走,只有最后一段较陡,亦不如太极峰险峻。而站上长老峰,那丹霞地貌的森罗万象、妖娆多姿尽收眼底,方知登高履险总是有回报的。虽因阳光耀眼而视线模糊,但扑面而来的层峦叠嶂、奇峰秀岩,恰如花团锦簇,云蒸霞蔚,那种宏富、瑰丽的气象和流动宛转的姿态,让人目不暇接,心驰神往!丹霞地貌通常适宜近看,可以由细部中看出造化之奇诡和变化之奥妙,而丹霞山因其丰厚博大,从高处远眺,有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巨轴画卷,其丹青本色及线条层次尤足观瞻。好景致一一摄入镜头,留待以后慢慢品味,而最赏心悦目的一刻仍在当下,只是兴奋莫名,无以言表。(待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3-24 11:29:32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8月2日丹霞山与国内其他五座丹霞地貌的山(包括浙江的江郎山)以“中国丹霞”的总名称,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是岭南第一奇山,天下奇绝的阳元山、阴元山皆傲然于此。凭借此两座山,这里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家把性文化和自然风景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华性文化博物馆。她的建立,使天然的性、人间的情相得益彰,真正完善了丹霞山作为世界性文化旅游圣地的人文内涵,成为粤北旅游文化建设上的一朵奇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20:46: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沉钟 于 2013-3-24 21:08 编辑

  长老峰下有“雪岩”、“海螺岩”,岩洞地貌独特,留有沧海桑田的痕迹,还有就是从前僧道修炼过的遗址,可惜寺观均已毁弃,唯余断墙和一堆堆残砖剩瓦。半山有“别传寺”,大殿是新的,正在继续扩建工程。有二十来个和尚在殿内念经,显然已与世俗流派趋同,不复有“教外别传”的旨趣。看资料介绍,“别传禅寺”为明末澹归和尚所建。澹归出家前曾入仕,明亡后还曾辅佐南明永历帝图谋复辟,奈何江山易主无力回天,遂遁入空门,隐于丹霞山,开建了别传寺。在他的主持下,别传寺一度声名远播,应者云集。也许是动静搞得太大,他的一些不合时宜的诗文传到官府,惊动朝廷,终于惹恼了乾隆皇帝,乾隆采取他一贯的“文字狱”罗织手段,焚毁了一切与澹归和尚有关的书籍,驱逐了别传寺的僧人。在山门外的摩崖石壁上,至今还留存着乾隆那块下令整治丹霞山寺庙的御碑……
  我于是知道,丹霞山除了瑰丽的风景,还有一块沉重的“遗民文化”。据介绍,丹霞山的大规模开发始自明朝末年。明亡,时赣州巡抚李永茂耻事清廷,与弟李充茂等带领家人避乱至丹霞山,辟草莽,凿石阶,修栈道,建屋宇,开井引泉,广殖良田。经若干年锐意经营,令丹霞山别开生面。原来在各地四散飘零的明朝遗老遗少,纷纷闻风而至,山上居民最多时超过1000人。后人于是把李永茂称为丹霞山开山之祖。
  岭南的移民文化,反映了黎民百姓的生存渴望;丹霞山的遗民文化,则表现了士大夫对汉文化及生活方式的一种坚守。其后我与友人某教授谈及这一现象,教授却未置可否,认为这也只是后人的一种“解读”。回到当时当下的情境,那些士大夫究竟出于何种目的,有着怎样的怀抱,无从考证,或许情形相当复杂,为衣食计,为稻粱谋,为避祸求生,为抱团取暖,都有,很难说就是一种对文化的自觉守望。自古及今,中国人真正有信仰、有理念的总是寥若晨星,不可多得。我想也是,但又有一点不能苟同:统治者连文化人一点异念都不容许,比起专制对思想的牢笼,后人将前人的逃避、疏离有意往上拔高,或也不失为一种“隐喻”。是谓“借他人之酒浇自家块垒”,只不过仍然逃不出犬儒式的行为法则而已。
  无独有偶,后来在福建连城冠豸山也看到一些类似的古寨残址,同样凝结着一种文化,不过,两者所取角度截然不同,判若泾渭。冠豸山的古寨是当地豪绅聚众抵拒太平军的工事,据说当年那一幕也极其惨烈,山寨最终被太平军攻破,三四千被围民众跳崖殉难,事后清帝下诏表彰,御碑亦镶嵌在山崖之上。而丹霞山则是反清义士的据点。两者相隔二百余年,事件本身虽无是非可言,却不排除其中存在某种关联。隐去那些历史的细节,我隐约感觉到一个民族的精神被阉割、被羁靡、被复制的线索——由最初的痛苦、抗拒到被动接受、安心,最终臣服、依附且舍命相从,显得如此诡异,又如此自然!其中转捩的关节,除了权力的诱饵,或就是统治者的意识形态整合。曾经看到某前清遗老的一段笔记,称“我朝高宗纯皇帝创立《二臣传》,奖励臣节,极为宏大。厥后粤逆、捻逆、回逆相继扰乱,臣民之捐生效死,较之前代逾数千百倍。各省所修《忠义录》,及各府厅州县志所载者,其数已不可胜纪。其湮没不彰者,尚不知凡几,更无论矣。岂非高宗纯皇帝崇奖之力,有以启之欤。”中国的老百姓何其不幸,事实上,那些宏大叙事所传递的价值观,与底层民众的利益毫不相关,却在实际生活中影响着、左右着无数微末个体的生命方式。每逢王朝更替,天崩地裂,无数无辜的生灵被裹挟、被消灭,如尘,如蚁,杳无声息。后人回顾那一幕,只剩下白茫茫一片,天地无间,更不见有鲜活生命曾经活动的痕迹!(待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4:4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沉钟 于 2013-3-26 14:22 编辑

  4.2游南华寺
  南华寺,初名宝林寺,坐落于韶关城外曹溪之畔,乃禅宗祖庭,六祖道场,六祖惠能在此传授佛法37年。苏东坡有诗曰:“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盾古佛衣,不向南华结香火,此身何处是真依?”
  南华寺建寺已1500余年,现有殿宇主要为明清建筑。天下寺庙规模有大小,格局无差异,看过了也就模糊了。留点印象的还是寺后一块园林,有一眼“卓锡泉”,泉水清澈,流涌不绝,传说当年六祖常在此浣洗架裟。泉侧有九株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水松,最高达40多米,据称是全世界最高的水松,树龄500年。山门对着曹溪,溪在公路一侧,道是“曹源一滴水”,在信徒们心目中是何等的圣洁、源远而流长,可如今的曹溪已被改造成一条规整的渠道,不复有六祖时代的自然韵趣。
  正逢清明小长假首日,人山人海,芸芸众生无不为烧香求财祈福而来。其实,自明代以后,“禅净合一”,禅宗早已步入衰落,“别传”不传,与其它教派泯然一体,虽有近代虚云大师重振宗风,毕竟无法挽狂澜于既倒。世人对“佛”纯取实用主义态度,见偶像就拜,祈在有求必应,无论五宗十派、为教为禅,管它礼忏打坐、说东道西,合我心意即好,否则便敬而远之。不过,此刻在万人攒动之中看到六祖真身象,看到虚云和尚真身象,心里仍不由升起一种庄严感,肃穆感,不敢慢言亵渎。六祖真身居然保存1200年,历经寺庙多次兴废而不败,简直让人难以置信。网上有广东省博物馆考古所所长徐恒彬证词,“六祖真身确是慧能的肉身”(但又有一种说法,文革中红卫兵抬出六祖真身象游街示众,并在真身背后挖出了铁枝和麻布)。看上去六祖生前就是个慈祥的老和尚,一脸朴拙之态更像是黄梅寺里那个火头僧。——忽然,心底又生出一丝疑惑:禅宗否定偶像,乃至毁佛诃祖,六祖自己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必惹尘埃。”怎么会留下自己真身示人于后世?据徐恒彬先生介绍,这尊中国式的“木乃伊”是由惠能的门人塑造的。惠能圆寂前,打坐入定,不吃不喝,使体内营养和水分逐渐耗尽,最终坐化圆寂。遗体被置于两个对盖密封的大缸之中,用生石灰和木炭逐渐风干,然后“以香泥上之”,加布,再“以铁叶、漆布固师颈”,最终成就一尊祖师真身塑象,得以流传千古。如此看来,还是他那些徒子徒孙多事,节外生枝,硬要以这样一种世俗方式来树立老师形象。世间诸多学说理论,当初创始者未尝不够高明不够超拔,但学生们往往都是歪嘴和尚,把老师的经念歪了,佛头着粪,狗尾续貂,改得老师面目俱非。所以历代禅宗大师们随身的弟子觉悟的并不多。禅宗公案记载,六祖临行前倒是有过一段话:“我灭度之后,你们不要和一般人相同,悲伤流泪,接受他人吊问,穿着孝服的就不是我的门人,也不是如来的正法!恐怕你们不能体会我的意旨,再嘱咐你们,只要认识自己的本源心性,照我所说的去实践,就和我在的时候一样。”可惜他的门人仍然不懂他的意思。
  禅宗以不立文字为宗旨,道是念经说法都是多余,就是怕初学者执著文字相,生出大法执。有“我执”和“法执”,皆为不自在。学佛者终须以观照内心为要。
  有朋友问我到处游览是否为了“寻找什么”,我说“没找什么”。禅宗说人生无需寻找,也无可寻找,想找的东西是找不到的。好比俗人找对象,其实,对象是“碰”到的,不是“找”到的。此所谓“缘”。我想,人到这世上只有一回,不可再来,怎样活得自在、活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每一个人都是各自独立的生命个体,适合自己就好,自己觉得好就好。功名、事业、财富、地位,有用于当世,可求则求,无法免俗;但执着太过、不能自拔,便失去了意义。有人选择削尖脑袋去争名逐利,只要不妨碍他人,也是他的权利,但是这样的方式,很难保证不损及他人,若执意将一己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便不可取。至于教门修炼求长生、求来生,也是我所不屑为的,此为法执、我执,走火入魔,以过程为目的,以掏空此生为代价,使生命失去应有的内容,如此,来这世上本身就是误会,活着如行尸走肉,同样不值得。不如顺其自然,做自己该做的事、喜欢的事,随遇而安,不存非分之想,不求非常之福,不近无妄之灾,才比较切实、踏实。——是为游南华寺之一得。(待续)


南华寺





六祖真身象


虚云大师真身象


和尚做法事


南华寺的水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14:08: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沉钟 于 2013-3-26 14:30 编辑

  4.4游中山故里
  孙中山故里翠亨村,珠江三角洲的一个古村落。20年前曾来过一次,此次再游,大体如原来的印象,只是感觉房子修缮得更新、更整齐了,再就是游人更显得拥挤。
  翠亨村不收门票,据说是由于宋庆龄女士的坚持,不让拿伟人的名字赚钱。
  翠亨村的民居颇有特色,因为近海,为防御台风,多为平房,或二层,实叠的砖墙显得特别坚固。中式夹着西式,没有太深的庭院,却处处透露出精致。
  中山先生的故居是一幢赭红的两层楼小洋房,比起周边的民房,则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格调,疑似南洋的建筑模式。
  此行得以一窥伟人孙中山鲜为人知的感情生活,不禁产生种种疑窦和遐想:孙的元配夫人卢慕贞育有一子二女,又有追随他多年的同居女友陈粹芬,与原配夫人情同姐妺;宋庆龄婚后似未与原配夫人谋面,三十年代孙科女儿在上海结婚,宋参加婚礼,作为祖母的卢慕贞却没有参加。孙的原配夫人活了86岁,死于1952年,虽然早已与孙离异,但仍一直住在澳门的孙公馆。
  回头搜检了一些资料——倘若不是此趟旅游,是决不会想到翻看这些资料的。
  新华网载文《为革命寻伴侣 孙中山原配夫人“让贤”宋庆龄》:
  出于对大哥孙眉的敬畏,孙中山在大哥生前没有贸然提出与卢慕贞离婚。他后来郑重其事地给卢慕贞写信,请求同意离婚,并派侍卫官郑卓陪同儿子孙科回乡递交。郑卓曾回忆道:我带着孙科回乡去,心中也着实有点害怕。但是既已受托,只好硬着头皮把中山先生的信交给卢夫人。哪知卢夫人早已知道了我们的来意,因为报纸上早已风风雨雨地广为宣传了。她看了中山先生的信,心情异常平静,问了宋庆龄的一些情况后,立刻表示同意离婚,说她是为了国家而牺牲自己。卢夫人……看了信后,不假思索,朗声道:“阿科,椤(拿)枝笔来,要新慨(的)!”毅然在信上写了一个“可”字,同意离婚。
  卢慕贞毅然同意与孙中山离婚,使孙中山与宋庆龄能够顺利结合,她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一番言辞,曾使郑卓和孙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其实,卢慕贞对孙中山的离婚请求是经过再三考虑,经历了一番痛苦抉择的。她当年曾劝孙中山纳妾,无非是想为他找到一位革命事业的贤内助,绝没有想到有一天孙中山会因此而离开自己。在那个时代,封建意识根深蒂固,接受丈夫提出的离婚对一个女人来说是何等的奇耻大辱,卢慕贞要经受的痛苦可想而知。
  孙中山虽和卢慕贞在日本协议离婚,但对卢慕贞受到的巨大伤害深怀内疚,据说他向卢慕贞提了三项条件:你永远是孙家的人;孙科永远是你的儿子;回乡后皈依基督教。上述三项条件,从以后的情况看,每一项都成为事实。孙中山安排卢慕贞住在澳门孙公馆,是他把她视为永远是孙家人的体现。
  卢幕贞还曾写给宋庆龄一封亲笔家书,对孙中山的关怀,真像一位慈母在惦念着一个漂泊游子一般,细致入微,字句真切,感人至深。卢幕贞告诉宋庆龄:“……他的胃病常犯,你让保姆多做些易于消化之食物为好。”“要劝其早睡早起,不要吸烟喝酒,对身体不好,要少参加宴会等活动,对身体有害且有害群众中的形象问题。”对宋更是虚怀若谷:“你与逸仙在外奔波,非常辛苦,一定吃了很多的苦,姐姐我很是过意不去。”作为孙的原配夫人,这种贤惠大度让人实在有点不可理解!
  又有资料介绍,宋家三姊妹中的宋霭龄,曾当过孙中山的秘书,日本人就直言他们有情人关系。有一说法认为宋霭龄与宋庆龄姐妹为了孙文针锋相对,但是后来姐姐主动退让嫁给孔祥熙。据台湾资深外交官陆以正回忆录《微臣无力可回天——陆以正的外交生涯》一书透露,宋霭龄的长子孔令侃曾告诉他,孙中山先生最初钟情的对象是宋霭龄,但宋霭龄听从父母劝阻而嫁给了孔祥熙。反而是宋庆龄年轻,在英雄崇拜下私自离家出走到日本,和孙中山生米煮成了熟饭,宋家才勉强接受。
  伟人也是人,伟大的另一面就是平庸。在伟人光鲜富丽的表面之下,正不知有多少与凡常人等同样的隐私及爱恨情仇,不足与外人道,更被主流史家有意掩盖,世人无从窥知,于是,伟人变成了偶象!而更让人难以释怀的是,一旦伟人成为了偶象,他那些私心、私情、私癖乃至肉欲,也都蒙上了“革命”的光环,让民众不得不对此顶礼膜拜……(待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3-27 20:16:32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地方也不认识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09:12:55 | 只看该作者
旅游,就是要到不认识的地方去,去认识不认识的地方和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5-3 02:08 , Processed in 1.0704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