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86|回复: 10

【百花影像】天台张思古民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8 10: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复初堂的传说——张思古民居文化风采之一

             陈海江 图/文




    张思是一个大村,乃天台西乡陈姓望族。村里不同区块,均有不同的小地名,如墩头街、大街沿、新屋里(上新屋)、下秧田、下新屋、后新屋、水沿坦、隔甽、下园、上屋、高殿、大门头、上门头、下门头、胶丸厂、井头、学堂前、下园底等。


从张思前面大路进复初堂的街路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0: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独孤狼爷 于 2014-3-18 10:41 编辑




复初堂门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0: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饱经沧桑的复初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0: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初堂后天井外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0: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初堂后门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0: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独孤狼爷 于 2014-3-18 10:46 编辑

        在张思大街沿,有一个四合院,中堂正梁上原来挂有一匾,上有“复初堂”三个烫金大字。相传这块匾当初乃县太爷所授,取“人之初,性本善”之意,褒奖永忠相一心行善,并励族人多行善事。后来历任县官上任伊始,都要来此拜前任所授之匾。此匾在文革前还非常完整,文革时,家父为保护祖宗文物,将匾反过来搁在中堂正梁之上,可还是逃不过村支书的眼睛,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督促父亲,一定要把匾上的“复初堂”这三个金字敲掉。父亲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照办。依稀记得我十来岁时,一次中堂屋顶大修,我曾见过此匾字迹犹存。如今,近四十个春秋眨眼而过,此匾还在,但上面的金字痕迹业已退去,遗憾之极。每每谈及此事,父亲都心痛不已。
        复初堂主人名曰陈永忠,是家父祖父的堂兄弟,在台州六县颇有名望。
        陈永忠博学多才,人称永忠相。永忠相为人和善、乐于助人,据老辈人传颂,但凡有官司诉讼之事求他,他都是以力求双方和解为目的进行调解,让双方都能满意而归。台州六县内但凡有官司诉讼,都会慕名来求他或调解,或写状纸,名气很大。
        有一次,亲份里有一家的远房亲戚是黄水人,因自由恋爱,别人的老婆跟他私奔,到张思暂避。黄水村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在当时的天台西乡也是远近闻名的“强盗窝”,民风剽悍。侦知这对男女避于张思村,遂聚集上百壮汉前来索人。张思村人口好几千,都是陈姓同族,岂有被人欺上门之理,村里后生们摩拳擦掌,舞刀弄枪,眼看一场血腥械斗即将上演,一旦打将起来,黄水“兵”有失地利人和,肯定也讨不了好去。面对群情鼎沸,永忠相力排众议,坚决制止动武。并吩咐后生门杀猪煮酒,将黄水“兵”好言请进村来,道是远来是客,热情款待。并对私奔之事,力加调解,最终圆满和平解决。
        据传一位新任县官,得知前几任上任伊始,都要去张思村的复初堂拜匾,十分不满,认为一位村野之人,怎么配拥有这么一块匾?还累及县太爷去瞻拜!真是岂有此理,不惩治一下如此刁民,如何在此为官。于是,他带领一批衙役,来到张思。永忠相得知来意,一边好酒好饭热情款待,一边暗中差人火速到城里西门里报信。当县官坐着官轿,永忠相拄着拐杖来到名唤“老鼠岭”这个地方时,已是傍晚时分。远远看见城里西门方向灯笼“蟹籽”样,不免一阵惊喜,只道这天台城里百姓礼数这么周到,知道我下乡办案返城晚归,都打着灯笼来迎接本太爷来了。急忙派一衙役去看看,是哪些人来迎接的?不一会那衙役飞奔来报,说那些人都是城里有头有脸的乡绅,他们说,听说今天西乡的永忠相到城里来作客,都在这里恭候。县太爷一听,惊得从轿子里溜了下来,忙不迭地释放永忠相并连声赔不是,还请永忠相上轿就坐……
        永忠相为人谦恭,凡事主张和谐,而他的儿子却与他不同。他的儿子名叫方言,也是饱读诗书,一肚子的墨水,比起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方言为人年轻气盛,恃才傲物,做事不留后步。
        有一天,方言在张思庵前的自家田里耘田,从平镇方向走来一位客人,操临海口音,见到他就向他打听永忠相家怎么走。方言告诉客人后,寻思此人从临海这么远来,一定是为了什么官司来求父亲。所以,他就在田头等。午后,客人一脸喜色地回来了,方言上前招呼,问状纸写好了吗?写状纸的就是我的父亲,你给我看看,他写得怎么样?客人将状纸给他看了,他说,写得很好,还有一个字要改一下就更好了。客人心想就改一个字,那就改吧。方言把里面的“贼从犬门入”的“犬”改为“大”。临海客人也不知就里,满心欢喜地去了。方言回到家里,还向父亲夸口,说你今天的状纸写得没有水平,被我改了一字。永忠相忙问改了哪个字?方言得意洋洋地说,我把“犬门”的“犬”改为“大”了。永忠相惊得一下跪于中堂,面天而拜,悲叹曰:“伤天害理啊,吾家运道到此为止了!”原来据说在当时,“贼从犬门入”,可判定此贼乃小偷小摸,不足以杀头,“贼从大门入”,此贼即是强盗土匪,是要杀头的。永忠相本意是让双方平和了结这官司,可这状纸被方言这么一改,害得官司对方死了六个人。
        正是方言的为人处事与其父相反,处处得罪人,据传上屋有一位名唤方烈的也是博学之人,非常讨厌方言,就经常与其作对斗法。也正因为方言的嚣张跋扈,处处树敌,且外人不知就里,罪过都落到永忠相头上。也导致后来闹太平天国那阵,太平军从方前经街头过天台时,被人报复诬称永忠相一家是劣绅,借太平军之手害了永忠相。
        永忠相虽死,但“复初堂”却留了下来,永忠相也成为族里人的骄傲。八十年代以前,农闲时节,或茶余饭后,人们围坐一起天南地北,谈古说今。我的父辈祖辈们,经常谈起的就是永忠相的往事,“复初堂”的往事。如今,电视、电脑、手机、空调、电风扇等,彻底改变了农村人的生活,夏天,人们不再天天晚上在道地里铺凉板乘凉闲谈了;冬天,人们不再在院子里向阳的廊下晒太阳海聊了。热闹兴旺的“复初堂”也历经沧桑,颓败冷落了,“复初堂”的往事也随着老人们一个一个地离世,渐渐地在人们的记忆里淡去。
        (注:复初堂和永忠相等乃真人真事,但因年代久远,村里人口口相传,如今永忠相遗事有好几个版本。比如说县官来拘永忠相,一说是由于跟黄水人的事件,永忠相在复初堂审人,乃私设公堂。又比如说方言所改的字为把“后门”改为“前门”,在田里耘田又说是在地里削芥菜,害得对方死六人又说死八人等。因本人水平有限,这里择一种说法记之,但愿能起抛砖引玉的效果。如果有擅长乡村文艺作品创作的前辈们能来张思村深入采风,一定能大有收获。也请凡张思子孙看到本微信,一定要努力转发扩散,为宣传张思古民居文化遗产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8 18: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8 19: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外婆的老房子现在也是文物保护了 哈哈     从小长大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9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俺的陈姓,就是张思陈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08: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桥镇首届花海节已于3月22日在张思开幕,上万人涌入张思桃园和张思古村观赏和拍照,盛况空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12-11 13:29 , Processed in 1.0739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