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运动女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亲启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8-11 14:13:29 | 只看该作者
后司街开通寻人频道。
12#
发表于 2010-2-21 10:06:40 | 只看该作者
当年的宁协乡有以下这些村:塘下谢、(山+弯)塘、东山岗、乌石下、后村、筻下、伍伯岙、道者庵、广严、大井头、乌墓、宁一、龚家、寺后、下张庄、上张庄、胡庄、前上陈、莲荷、下王丁、山前陆、西安、协三、上丁、下王、奓溪汤、前角张、东沈
供你参考
13#
发表于 2010-2-21 10:12:52 | 只看该作者
   红卫街在江南的小城中为东西走向,在小城的历史上曾是最为繁华的一条街。但在我的记忆中,红卫街这种昔日的繁荣却是如此的遥远,它更没有现在这样的繁华。70年代的红卫街除了几家副食品店和饮食店之外,大概就只有几家打铁店了。至于红卫街的名字,大家一看就知道,它必定源于文革。所以在文革结束后的不久,就恢复了它的原名“中山街”。现在的年青人谈起红卫街都会感到一种陌生,这是一件极为自然的事。因为文革在现在的年青人眼中,似乎是很遥远的事了。按理说中山街的街名应始于民国时期,而中山街的开街的时期应远远的早于民国,那么中山街以前这条街理应有一个街名。那时的街名大概已没人记得了。
  
   按现在的目光来看,这条街最客气也只能以“路”来称呼。因为它的宽度实在是够不上街的份量。但在老一辈人的心目中以街来称呼它,却是一点都不过份。两块石板的宽度已足以进入街的范围,它毕竟曾是这座小县城最为繁华的一条街。从街两旁油漆都已剥落的木板上,我们至今还依稀能辨认出昔日所留下的一些老字号招牌的名字。这渗入了木板的招牌字,任凭岁月的风雨洗刷,它还是静静地挂在屋檐下,由人们去想象它昨日的辉煌。屋子的主人可能已换了好几回,但往昔的叫卖声却还留在屋中。但在60年代之后的二十几年中,由于中山街的易名,似乎将这种繁荣也一起易去了。于是红卫街在文革中成为一条苍白的街,街上还是铺着青石板,雨后的石板还是泛着青光,但在街上行走的人们的脚步却失去了往日的那份从容。
  
   在记忆中的红卫街总是与夏日的傍晚联系在一起。乘凉中的那一份闲情与孩子们脸上的那一丝天真,都融入晚霞中的小街,是一种无奈或是一份娇情。于是在夏日的傍晚,孩子们在大人的叫喊声中,打上半脸盆的水,轻轻地将水泼在自家门口。等到地上热气稳有散发,就迫不及待的将自家的凉板搬出,搁在已放好了的两把木凳上。然后,打来半桶井水,均匀地泼在凉板上。如此待晚上乘凉时,一丝凉风会从中升起。也会有几个心急的孩子会未能等凉板上的水迹完全干掉,就坐在凉板上了,于是弄湿了短裤,那必定引来同伴的一阵笑话。也会有一些孩子手托着饭碗,早就座在凉板上了,任凭两条脚在半空中摇晃,口中还必定是念念有词,也不怕把饭喷出。
  
   而对大人而言,真正意义上的乘凉是开始于晚饭之后。蒲扇是整个乘凉过程中必备的道具,或在手中摇晃,或插在背后,都显出主人难得的悠闲情态。蒲扇不但带来凉风,还能驱赶蚊子。但与这些实用功能相比,人们似乎更注重蒲扇的形式。所以人们似乎都在心中问自己;不带蒲扇也能称去乘凉吗?于是蒲扇成了乘凉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讲究的扇子成为人们谈论的对象。无任是草编的扇子,还棕树叶做成的扇子,人们都乐于找一块花布将其边缘包起来,作为一种装饰。于是花布的质地与缝纫手工都决定着一把扇子能否引起它人的注意。越是引人注意的扇子也就意味着越容易掉失,于是扇子的主人往往会将家中某一小孩的名字用毛笔隆重地写在扇子的某一角落,作为记号。而大人的名字是万万写不得的,因为那必定为孩子间相互取笑提供了方便。
  
    
   晚饭之后,孩子们常常不是直接进入乘凉的。他们需要一个过渡的时期。他们往往与同伴相约一起玩耍一会,或找同伴下几盘军棋。军棋是那个年代惟一的棋类活动,其它的棋类均被列入资产阶级的东西而得以清除。按军棋的规则是将对方的军旗背到自己的大本营为胜,如同将对方的司令部彻底的毁掉。但这样孩子们似乎感到还不解恨,非要把对方所有的棋子吃光才满意。这种下法有点打翻在地,再踩上一脚的气势,现在想来与当时的氛围倒是十分的吻合。待到天黑之后,孩子们才三三两两地回到凉板上,此时孩子们的乘凉活动才真正的拉开序幕。身躺在凉板上,心却还没有收回。于是先是抱怨凉板下的蚊香太刺鼻了,然后又与同伴为凉板的位置作一翻折腾。躺得太靠近了,占得地方太大了,都会用各自的双脚通过几回合,将一切摆平。于是进入太平时期,静静地躺着,没有任何幻想。那个时候,小城的孩子们并非像一般书本上所描述的那样,都有一个会讲故事的奶奶。由于缺少了一般意义上的奶奶的角色,那么,小城的孩子们所有知识都只能通过各自的悟性去获得了。面对神秘的天空,他们也没有人们后来所讲的那种丰富的想象。因为那时能找到北斗星的方位,能认出天空中银河系的孩子大概可以称为当时的一位秀才了。现在想来,那时当个秀才的确是太容易。或许只因为容易,才显得难得。寻找天空中慢慢流动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大概是当时孩子们最接近科学的一项活动了。望着东方红一号卫星,不知当时的孩子们有没有将其与知识相联系起来,也不知面对着茫茫的天空,孩子们是否能想到自己的未来与眼前的天空一样茫然而不定。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睡在各自家门回的大人和小孩,我们却无法进入他们的梦乡。而当夜色中的红卫街将其本色彻底的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人们却感到是那样的陌生。沉淀在青石板上所有的对岁月的感叹,都悄悄的潜入了人们的内心。或许我们一直回避着那段苍白的岁月,或许这样苍白使得我们内心感到底虚。只有当大人把孩子抱回室内,顺便用脚将门勾回时,那扇古老的门所发出的那声“吱咯”声,却永远的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就是在这一吱咯声中我们才感受到人生的一点凄凉和温暖。
  
   这就是记忆中的红卫街。
14#
发表于 2010-2-21 10:21:22 |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0-6-10 16:56:17 | 只看该作者
顶几
16#
发表于 2010-6-15 19:53:49 | 只看该作者
宁协我认识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4:25:4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他们已经都找到亲人了,谢谢关心他们的人哦
18#
发表于 2010-9-16 14:42:3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4-29 14:25 , Processed in 1.0692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